周蔚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教育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故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教师要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及其核心地位。鉴于此,以下将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路径。
深度讲解课本知识
当前,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较注重单词和句法的教学,忽视了英语具有的德育功能。但仔细分析英语教材后不难发现,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讲解。如果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应用性学习层面,那么很难发挥其德育的功能。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深度讲解课本知识,以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德育作用。例如,在小学三年级Our new home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教材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渗透热爱家庭、关爱家庭成员的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家庭成员多互动、多交流,发掘学生心中的爱与热情。毫无疑问,深度讲解课本知识是将德育融入英语课堂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教育”二字,既在“教”,也在“育”。但无论是教还是育,究其根本,教育的受眾是学生,目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成长。教育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习得技能或积累知识,教育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的习惯、态度、思想及品格。总之,德育工作绝不能被忽略和忘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仅靠学校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对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一个人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就要把家庭和学校紧紧地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实例看,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品格和生活习惯是深受家庭影响的。
仍以Our new home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课程讲解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一些需要家庭成员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例如,爸妈和孩子共同拍摄小视频,介绍自己搬新家的一次经历;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画出自己想象中新家的样子。这样既提高了家庭成员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使学生对“家庭”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思考。总之,教师需要意识到,良好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由他处在的环境所塑造的,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成长轨迹。因此,在学生刚开始发展自己认知的阶段,榜样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小学阶段,教师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承担德育的任务,还应该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起到的重大影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学生倾向于学习和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毫无疑问起着带头示范作用。
例如,在教学“I like dog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自己为例,讲述自己关爱小动物的故事,从而倡导学生爱护动物,尊重每一条生命。除此之外,教师的德育作用还可以发挥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在小学阶段,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种类繁多,既有劳动娱乐型活动,如植树活动、春游、秋游等,又有知识型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和科技展览等,还有塑造学生精神面貌型活动,如参观烈士纪念馆和给烈士扫墓等。在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中,教师的表现和行动会成为学生参照的例子,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育改革的深入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德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因此现阶段将德育融入课堂非常有必要。当然,笔者提出的只是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在实际中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去积累有效的经验。
(作者单位系扬州大学、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