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保障能力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2021-09-10 07:22方坤朱浩涛赵磊
科技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航材评估

方坤 朱浩涛 赵磊

摘要:从航材保障的角度出发,阐述保障能力及评估的概念含义,然后就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航材保障能力的评估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航材;保障能力;评估

引言

航材即航空飞行器所需的器材,是飞行保障的重要物资基础,为了更好地为航空飞行提供航材保障,有必要对航材保障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航材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有益于决策者掌握目前的保障实力并找出存在的短板,为后续的优化整改找准方向及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将从航材保障的角度出发理清保障能力评估的具体含义,并对不同的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1航材保障能力的概念定义

能力的基本含义指实现某个目标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任何一种行为都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能力,而能力直接影响行为的效率。近些年来,在军事理论以及系统论等领域中出现了许多关于保障能力的研究,不过目前尚未对保障能力形成一个标准化内涵,在不同的专业内有着有各自专业内部的定义。

张勇[1]认为能力指为实现目的的定性或定量程度,而效能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实现规定目标的能力,其中规定的条件包含了人、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规定目標即所要满足的目的,对于装备保障指挥系统而言,效能就是其在部队完成训练、战备、作战等军事任务时将潜在的保障能力转为实际保障能力的程度。刘长泰[2]指出有部分研究将维修保障能力和维修保障效能混淆,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相同,保障能力是系统自身的能力问题,属于瞬时的、静态的概念;而保障效能则是描述维修保障系统把潜在能力转化成实际能力的影响程度,属于过程的、动态的概念。郑金忠[3]认为对于航材保障而言,不同于“保障效益”和“保障效能”,保障能力是用于描述“本领”或“潜力”的静态概念,航材保障能力即为在现有条件下航材保障系统所能完成指定保障任务的程度。战希臣[4]在分析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时认为,保障能力由保障人员队伍、装备、设施等7项因素共同决定,在具体的保障活动中这些因素贯穿全程发挥影响,共同形成保障能力。国外关于保障能力的研究中,欧洲航天与国防工业协会发布的《保障性分析S300 LSA》较为权威,该报告细化了保障能力所包含的多个要素,如人员、设施设备、供应点、维修点等[5]。

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可知,在广义上能力指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完成规定任务时的综合特征,即所能达到系统规定目标的程度或是达到某个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从航材保障的角度来看,保障能力可以理解成为了完成航材保障任务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是航材保障工作潜力值的度量。

2航材保障能力评估的具体含义

评估的基本含义可理解为评判与估计[6],具体来说就是基于一个给定的标准与尺度对事物或系统的价值进行严谨的分析与度量,并给出评判结论的过程。人们常常将评估与评价混用,但严谨地说两者并不完全通用,评价更偏向于形而上,即通常与理论、学说等概念搭配使用,如评价理论;而评估则更加形而下,常与实务结合,如效能评估、 毁伤评估等。

航材保障能力评估即可理解为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航材保障系统在航材保障过程中所能发挥出作用的程度进行评析与判断。航材保障系统具有众多表达其特性的性能参数,包括筹、储、供、管、修等航材保障环节均需考虑,且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我们不能凭借个别参数来评判航材保障系统能力的强弱,而要从整体描述保障效果,把各项指标综合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可以反映航材保障能力的值,以实现保障能力的定量描述。

3 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方法

影响航材保障能力的因素繁多,能力评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多目标评价问题,。国内外关于能力评估的研究很多,常用的评估方法总结如下:

3.1 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代表的多元统计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PCA)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炼出重要的信息,将多个变量综合成数量较少且不相互关联的变量,达到简化评估问题的目的,在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较为客观,适用于评估指标间的相关程度较高的问题。

3.2 以层次分析法为代表的多属性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可将复杂问题层次化,使用少量的定量数据来实现决策者主观思维判断的量化表达,使决策过程变得简便明朗,同时还保证了决策人员的思维与决策原则保持一致,缺点是定性的成分较多,适合对复杂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

3.3 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代表的不确定性理论

模糊综合评判法基于模糊集合论的相关原理以及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实现对待评估模糊对象的定量分析与表达,可减少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适用于结构复杂、缺少必要定量数据、不要求评价结果为具体数值的问题。

3.4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代表的交叉学科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能较好地处理多输入、输出的复杂问题,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评估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地对决策单元进行评比排序。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异常数据对评估影响大,且难以对所有决策单元作出完全评价。适用情况为有多个待评价对象或只需做出排序评价时。

4 结语

1)文章以航材保障视角分析了保障能力的内涵,为航材保障能力的检验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2)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多目标评估方法,总结了优缺点及使用情况,下一步还需对指标的量化方法、评估模型的构建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勇,祁标,郑龙生.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3,24(02): 31-34.

[2]刘长泰,杜晓明,李锋.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J].四川兵工学报,2009,30(10):120- 123.

[3]郑金忠,陆四海,李友虎.基于效用函数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J].物流技术,2007(08):246-248.

[4]战希臣,李文立,郑海平.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5):128-129.

[5]马亚龙. 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1-3

猜你喜欢
航材评估
航空应急救援任务中的航材保障
航材共享模式研究
浅析二手航材在中国的使用
从“人”的角度浅谈对航材管理的认识
供应链管理的航材仓储保障与发展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危险品类航材的几点管理建议
资产评估法的五大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