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小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就成了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外在环境挑战的信念。它包括两个成分,即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自我效能感是某领域特定的概念,并非是一般的人格特质。
在不同领域中个体所持有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自我效能感通常被看成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自我效能感在具体任务领域的体现,如管理自我效能感等。
学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学习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
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提出者班杜拉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自我效能感:1、过去的成功经验;2、替代榜样;3、口头说服;4、唤醒。
班杜拉指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的成功经验是指获得与工作或任务相关的经验,如果我们曾成功地完成一种类似工作,那么我们就更加自信,将来也能够完成这种工作。第二种资源是替代榜样——当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近的人成功完成某一任务时,就会变得更加自信。第三种资源是口头说服。他人的说服使你相信你具备成功的必要技能,因此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最后,班杜拉认为唤醒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唤醒使得个体处于兴奋状态,驱使他们完成任务。他们变得兴奋,表现得更好,但是,唤醒具有导向性,如果唤醒与工作是不相关的,就会影响绩效。
以此为指导,本人认为针对小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一是对小学生安排合适的活动,活动的难度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最合适的活动要高于学生现时的水平,但又必须是学生在老师指点下及自己努力(用功)之后,就可以达成的水平(符合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倡导的“近距发展区域”理论)。教师对其已取得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相信做得好,是因为用功了。也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掌握某些行为——用功,这些行为(用功)能达到自己渴求的目的。当学生遇上失败或挫折时,他们也会相信“这次不行不打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用功),下次便有机会成功”。因为决定成败的是用功,而用功又是自己能控制的。
二是为小学生找到合适的榜样。小学生具有天生的模仿习惯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并具趋同性。作为教师适时为他们树立合适的榜样,运用好替代强化(罗茨克兰斯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榜样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未受到强化的行为,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模仿)作用,就会使小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小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做成了某件事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就会想象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務,而更愿意付出努力,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如果一学生看到跟自己身高体能差不多的同学跳过鞍马时,就会坚信自己也可以跳过去。当你与所观察的人很相似时,替代榜样最为有效。
三是使用言语劝导。言语劝导就是通过恰当的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种事情,它是凭借解释、劝告以及说服性建议来改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因为语言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都有着奇妙的作用,“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能刺激人的思维,还能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
言语劝导要取得很好的价值,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切合实际,如果言语劝导是在有着直接经验或者替代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话,那么效果就会显得很好;而空洞的言语,特别是那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劝导作用不大,很难提升自我效能感。例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可用“我们班的某某同学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你运用也会有很大进步的”;又如,当学生信心不足时,教师可用“你上次的作业写得非常好哦,我们期待你这次的作业完成得更好”等话语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信心完成任务,这类就是切合实际的言语劝导。当然言语劝导效果也与受劝说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家庭环境等因素。
四是运用情绪唤醒状态。情绪对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会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心情紧张过分激动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焦虑过高的学生往往会在考场上低估自己的实际实力等等。情绪虽然多由外界事物或遭遇所引发,但其方向和强度如何,要视个体对这些外界事物或遭遇的诠释或看法。能掌握较健康想法或信念的人,便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较好的心理状态。
针对小学生教师要会运用表情向他们传递可用的信息,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教会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悦纳自己,做到不自怜、不自卑、不自责,还要宣泄、转移或遗忘不良情绪,强化学习信念(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于人的努力与坚持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就是一种信念,当一个人相信某一些行为能达到他所渴求的目的,而他又确信自己能进行这些行为,这个人便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加强同家庭的联系,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同时,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实际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是随时随地的、全天候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便主动地通过观察家长去间接地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理解学习的意义。家长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一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还要主动作为,同学校一道,同频共振,提高孩子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达到教育培养孩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铁军等,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广德市东亭乡中心小学 24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