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燕
教育改革的推行,让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渗透到各项科目当中。基础学科吸收核心素养能量的同时,在类似于小学体育这样的学习科目中,核心素养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理念的驱动下,小学体育课如何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需要研究的方向。让学生对于体育科目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引导学生内核的学习动机,从主观上去热爱体育,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让体育课堂成为高效的、能动的、充满创造力的一门学科。教师对于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要借助核心素养的理念力量,通过对于课堂的全面革新,最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外驱动力和内在动力的配合,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打破陈旧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重视度,开创高效体育课堂的全新局面。
1 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需求,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构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全的人格,在立德树人的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引导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以人文本,让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迎合科学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核心素养去体现出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核心素养基于民族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时代性传承,核心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秉持爱国思想,牢握民族魂魄。
核心思素养要求学生发展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的自主能力,在成长中对于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独立性,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认真思考,珍爱生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期发掘自身的潜力性,最终完善自我社会认知。
2 核心素养对于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体育科目往往被认为是为其他文化科目所服务的,在教学时间上要为文化科目让步。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注入让体育课堂恢复了生机,体育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对于授课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与调整,改变较为单一的教学内容,将新时代元素融入到核心素养理念中,帮助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所提高,通过身体的放松,纾解心理所产生的压力。
3 核心素养在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中的策略
3.1 端正态度,加强交流
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思想意識,但又无法完全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体育老师需要在平时的交流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融合彼此关系的僵硬感与生疏感。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困惑与问题及时解答,引导学生爱上锻炼身体,喜欢上体育科目。在交流中端正学生的态度,将体育课重视起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对于体育产生兴趣,从根本上吸引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热情,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高效的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
3.2 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学
体育课堂往往以活动与运动为主,忽略了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学习。教师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领会科学运动的重要性,通过传授有效的运动技巧让学生安全的进行运动。通过对于体育运动及体育项目或体育器材的讲解,吸引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让体育课堂不再趋于散漫,逐渐呈现出课堂高效授课,注意力凝聚的气氛。从内容上改革体育课堂,运用核心素养理念,增强体育科目在学生中的感染力。让学生在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于体育知识也有着了解与掌握,让信息变得多元化,发散思维,打破知识的局限性,让学生的知识储存摆脱单一性,可以在各个领域与层面发展,在发展中找寻自身的潜力。
3.3 新颖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体育课堂以相对较为死板单一的形式进行授课,简单的拉伸运动之后,进行跑步等相对乏味的项目训练,在集体进行运动之后,学生的课堂时间较为自由,各自做一些喜欢的项目或运动,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凝聚力的,不能体现体育科目所要展现的核心素养精神。教师可以对于课堂形式进行创新式的改革,结合网络元素,教授学生一些时下流行的健美操,集体舞蹈,或者结合一些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安全性高的游戏,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运动量的同时,又能同时开发大脑的智力,让学生身心平衡发展。教师通过游戏或是集体活动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感情与感受,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让体育课堂的时间呈现一种高效集中式的发挥,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去感受体育科目的魅力,主动去学习体育,在体育科目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性表现在方方面面,还有更多的潜力以及能力有待挖掘。高效的体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集中的短时间内,提高身体的素质,释放来自于学习的压力,解放天性,以科学的方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是教育体系打破固有模式的创新尝试与探索,让教育理念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先进性,符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色主题,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中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