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新生之道

2021-09-10 05:14:19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人苏绣大禹

张小妹

“旧时,韶华婉转于指尖锦绣;而今,岁月流连于传媒光影……”在厚重悠扬的旁白声中,“禹·绣”大禹非遗沉浸秀在苏州56文创园永恒的星光馆徐徐拉开帷幕。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大禹网络与姚建萍刺绣艺术旗下非遗生活传承品牌姚绣,联手打造沉浸秀式场,用年轻人的方式多样诠释趣味苏绣和创意非遗,展现出古老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潮流红人碰撞的魅力,给到场嘉宾带来一场耳目一新的极致视听体验。

跨界携手,让更多年轻人发现非遗之美

在活动一开始,大禹网络就联合姚绣创新性提出“非遗传承先行者”的概念。非遗传承先行者,并不是单一的拿来主义和浅层次的符号主义,而是要把曲高和寡的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做有活力、有张力的创新性传承,这也是大禹网络和姚绣联合主办“禹·绣”大禹非遗沉浸秀的契机。

姚绣始创于2010年,倡导“有温度的非遗生活”,是姚建萍刺绣艺术旗下的非遗生活传承品牌。姚建萍老师素有“国绣手”美称,是我国著名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曾多次为国家盛事、文化外交提供重要服务。

而作为头部MCN机构,大禹网络以“让内容创造美好”为定位,紧随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推出內容 IP ,已成功打造众多网络红人。在思考了“非遗应该由谁来传承”“传承人更喜欢什么样的非遗形式”的问题后,大禹网络以“为非遗传承做什么”为议题采访了近20位素人,并与姚绣进行了深度交流,答案很明显——人人都应是非遗传承先行者。现代人更喜欢年轻的、有生活温度的非遗,因此大禹网络决定通过旗下众多红人的影响力,将非遗传承辐射向更广泛群体,引领更多人关注非遗,让国粹薪火相传。

对此,该司MCN事业群副总裁师师表示:“我们想要用我们强大的新媒体基因和红人流量,来为传统文化出圈找到专属于大禹的新潮玩法,让更多年轻粉丝发现非遗之美。”而这也是大禹网络联合姚绣举办“禹·绣”大禹非遗沉浸秀的初衷。

这次,大禹网络邀请到数十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红人,以“红人+非遗”的模式,用红人力量推出千年手艺之美,让非遗走进、吸引、感染更广泛受众,让苏绣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火”起来,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播和传承赋能,为非遗文化源远流长贡献绵薄之力。

创新传承,让苏绣更多维度发声

现场,手碟乐声响起,乐声中近30位红人模特身着姚建萍手工刺绣礼服作品款款走来,倾力演绎手工刺绣服装之美。不仅有氤氲江南传统美学的《双栖》《素心》《幽情》等,还有姚建萍老师为女儿出嫁所绣制的重工秀禾服,一步一景中演绎灵动江南美学,一针一线间洞见手工传承的温度。

除此之外,现场也展出了不少姚绣精美手工作品,《层峰归云》系列屏风、《荷光掠影》 系列挂画、手工刺绣的精美首饰、古典胸针、精致扇子等,一展当代年轻设计师“让苏绣回归生活,美化生活,温暖生活,服务生活“的设计理念,让苏绣更多维度发声。

在网络和虚拟现实流行的今天,“禹·绣”大禹非遗沉浸秀显得尤为真切。它在时空的绵延中不断回溯与更新,给予古典非遗与现代浪漫的一次绝妙融合。在“禹·绣”主题活动中,大禹网络与姚绣将各自发挥长处。大禹网络用丰富的内容创作经验赋能苏绣创新传承,姚绣通过代代相传的匠人匠心拓宽美的边界,在跨界合作中,用更时尚新潮的玩法为苏绣注入新生力量,用现代式的语言述说传统东方美学的今生故事。

这样的跨界联合并不是噱头,也不是一时兴起地将两种不同风格美学进行拼凑,而是大禹网络在其业务外的深度思考与探索。除了IP孵化、粉丝增长外,大禹认为“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创新传承非遗文化将会是大禹网络近几年公益层面的重点发力方向,之后将会关注到更多非遗项目,联合旗下众多红人为非遗创新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好“非遗传承先行者”。

猜你喜欢
红人苏绣大禹
大禹奖工程风采展示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华人时刊(2023年9期)2023-06-20 08:31:30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6:44
The Red Man and The Green Man小红人和小绿人
苏绣,“秀”出奇迹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18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300亩塘净赚200多万,六年养鱼年年盈利,励志“塘主”从平凡司机摇身变成料企争抢的红人
当代水产(2019年2期)2019-05-16 02:46:06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小大禹”来治水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