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便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特别是对文化的追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现象。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经过27年发展,成长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都市。随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群众对公共文化供给有了更高期待。为更大力度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更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园区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要求下,公共文化中心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付诸实践,努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探索出园区“城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还入选了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也是江苏省首批入选的五个试点单位之一。
不断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
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是由园区图书馆、文化馆、金鸡湖美术馆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是园区为市民端出的高质量文化“组合套餐”。
2005年园区图书馆建立,2009年文化馆开始为园区市民服务,2012年金鸡湖美术馆正式亮相,可以说园区人乃至苏州人对于这“三馆”都不会陌生。“让1+1+1的效果大于3,公共文化中心致力于将普惠性文化推广和高雅艺术传播相融合,更好地为园区特色产业和不同层次人才提供智慧服务。”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诩淙介绍,公共文化中心成立后,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联动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三方优势,致力让居民享有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在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建成了近270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全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达到2000场。“举办的活动数量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其中很大一部分‘落地’基层,通过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服务供给,让百姓享有文化参与的满足感、幸福感。”
经过2年多的努力,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为园区文化发展带来了崭新气象,更多资源实现了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手段日益丰富,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场所也可以是“网红打卡地”
两年一届的“金鸡湖双年展”已经成为了园区文化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去年双年展期间,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并且将在园区看到的、游到的内容,发布在社交平台,无形中为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传播。”
今年金鸡湖美术馆举办的“陈曦:规则之外作品展”也吸引了众多当代艺术爱好者目光。“作为园区乃至整个苏州发展当代艺术的主阵地,金鸡湖美术馆一年四个大展,每次都会吸引众多长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成为了国际化园区向外展示更多文化内涵的‘窗口’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金鸡湖美术馆不仅在专业美术展览上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在美育教育方面,同样可圈可点,“童画园区”“展览高端论坛、讲座”“青梅小课堂”“美术馆联盟活动”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将“高大上”的艺术变成“接地气”的美育,让更多观众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全民阅读季、“陈曦:规则之外作品展”“江南艺、忆江南——周文雍绘画作品展”“赖声川大讲堂”“丁乃竺的会客厅”等文艺活动不断“上线”;24小时图书馆不断增多,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与“中国最美书店”之一的“钟书阁”书店合作,引入“图书馆+书店”的新型模式,实现了不少爱阅之人“左手咖啡、右手书”的愿望;第三届金鸡湖朗诵大赛、五个“一百”群众文化献礼活动、百支优秀团队与百名歌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型快闪活动轮番上演……
这些空间与活动,正在成为园区新的地标,也是园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高品质跃升的重要抓手。
融合發挥叠加效应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园区很多公共文化设施,已经成为热门的“打卡地”,不仅是本地市民闲暇时的文化空间,也成为了园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阵地之一。季诩淙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聚焦空间融合,打造文旅融合载体,公共文化中心尝试在游客集中场所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建设了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并与景区景点、咨询服务点、游客集散中心功能结合,为旅游服务注入公共文化内涵。
“我们布局了多家‘24小时智能图书馆’,在现代传媒大厦打造了‘旅游专题分馆’,与诚品书店、苏州中心联合推出‘阅读寻宝’图书漂流活动,将一批园区的旅游景点、商业综合体转化为新型文旅空间。”
季诩淙介绍,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公共文化中心今年还推出了“行走文化季,邂逅园区韵”品牌。全新的园区公共文化品牌围绕“文旅风向季”“江南游艺季”“先锋一百季”“艺术有戏季”四大主题,每季度发布“当季文化流行风向标”,不仅能让居民感受到园区的文艺氛围,也为游客端出具有园区特点的“江南文化”体验大餐。
近270个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据点,众多文化的“网红打卡地”,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一方面借助优势的硬件和软件,为市民的文化生活注入更多活力。另一方面,这些场所、空间、活动,也体现着园区城市的魅力、活力和创新力,成为了一扇“窗口”——既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让更多人透着公共文化中心的系列活动,可以看见园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