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琰铭
剧本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是戏剧艺术类文艺创作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剧本阅读,如何做好这类文本的教学启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剧本的文体特殊性、故事内容的概括和主要人物形象的理解等几个方面开展,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阅读剧本的种子。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几篇剧本类文本。这些剧本的语言相对容易读懂,学生读起来并不费力,演起来也有兴趣。那作为教师,可以教学生什么呢?本文即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谈对小学阶段剧本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一些看法。
比较文体,了解特点
《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只有一幕,是独幕剧。小学中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类课文,在排版上就应该可以发现这和之前学过的记叙文、散文等体裁的课文有所不同。因此,在第一遍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体裁和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在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思考这篇课文和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所发现—剧本并不是由单一的自然段构成的,还有其他组成部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剧本的不同之处。在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后,学生都可以答出以下几点:开头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课文中出现了方括号和圆括号;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课题下方告诉我们这是独幕剧。
学生在回答出来这些不同后,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其发现剧本的特点。比如学生找到了剧中出现的括号,教师可以顺势鼓励、引导:“你读得真仔细,都关注到括号了。我们一起找一找带有括号的句子。”让学生逐句找带有方括号和圆括号的语句。方括号和圆括号在剧本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学生一般可以根据平时的阅读得出:方括号只有前面有,作用是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不需要读出来;圆括号里的内容交代了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也不需要读,但可以演出来。这些关于剧本的知识就自然而然地,通过学生自己概括出来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独幕剧的不同后,教师作小结:“这些都是剧本的特点。这篇课文只有一幕叫独幕剧,那由多幕构成的就叫多幕剧。同学们,通过第一遍读,我们知道了文体的特点。”同时,教师把“一读知文体”写在黑板上,明确了第一遍读后的收获。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剧本形式的认知会更清晰。
概括标题,理清思路
在设计教学时,我遇到了一个瓶颈—剧本没有自然段。该如何分段呢?经过思考后发现,公仪休和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就是划分段落的依据:故事先写公仪休在和子明的谈话中说自己爱吃鱼,再写他拒收管家送来的鱼,最后公仪休告诉子明他拒收鱼的原因。
于是,在学生第二遍阅读时,我抛了一个大问题:“课文是如何将公仪休拒收鲤鱼一步一步写清晰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公仪休分别和谁进行了对话?”学生在阅读后会发现,公仪休先和子明对话,接着和管家对话,最后又和子明进行了对话。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三个部分,思路就明晰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是重点,比如第三部分“说原因”。
朗读是理解概括的第一步。文中有两个反问句:“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这两句的语气比一般陈述句要强烈,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故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可以采用比赛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出反问句强烈的语气。读好句子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是否能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如果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以根据板书顺势引导:“看板书,前两件事在写公仪休爱吃鱼,却拒收鱼,那这里其实是公仪休在告诉子明拒收鱼的真正原因。”
学生在读准句子的前提下,就可以尝试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了。若学生实在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路厘清后,教师要适时再小结一下:“看,同学们,通过二读课文,我们就厘清了文章思路。”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公仪休和子明、管家的几次对话,清楚了剧本的写作思路。
整體感知,初识人物
因为本课的教学是第一课时,所以学生对公仪休人物的品质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有一个大概的、初步的印象即可。因此,学生在读第三遍时,我的读书要求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公仪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第三遍之后,有的学生说公仪休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的说他是个正直的人……学生还没有学过“清正廉洁”这个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适当地引导:“像他这样不接受别人贿赂的品质就叫清正廉洁。”教师再次小结:“通过第三次读,我们初步了解到公仪休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剧本的教学与记叙文、散文等不同,看起来很容易,实则不简单。教师要多思考能教会学生哪些剧本的知识,发挥剧本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