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视域下虚拟空间与现实环境的互塑

2021-09-10 07:22熊山杉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

摘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逐步走向深入,成渝双城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就现阶段的探索现状看,媒体依旧未能深入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个独立的虚拟空间这一概念,仍存在传播内容浅显、传播方式刻板等问题。本文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以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探讨媒体如何做好虚拟空间的形象宣传。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形象;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128-0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成渝两地主流媒体积极合作,建构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场景的显著景象,完成了受众的获知、说服环节。然而,要更精准地向受众投送信息,媒体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作用,精准把握并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虚拟空间概念。本文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宣传的独特性,以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探讨媒体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的职能与作用[1]。

一、独立的虚拟空间概念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问题。会议对未来成渝地区作出了新的定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从地域划分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渝两个地区版块的组合,是一个为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实现融合发展而建立的“新城”。可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重叠于两城之上的、独立的空间。落实到城市建设层面,其概念就是一个虚拟城市空间的现实建构。

二、以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形态的发展,城市形象在城市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对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期望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城市形象進行创意传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是以宣传经济圈规模、布局、形态、环境的外表形象,结合文化意蕴的内在形象来构造其良好的空间形象,从而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应注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象塑造并不是对成都、重庆两个城市形象的简单相加或混合宣传,而是立足于成渝双城形象,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独立的虚拟空间进行构造和宣传。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概念。李普曼认为,媒介报道的世界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媒介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传递的新展示。不过,人们通常意识不到拟态环境的存在,往往将拟态环境视为客观环境对待[2]。智媒体时代,技术的革新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拟态环境趋向真实化发展,即大众根据媒体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使现实环境拥有拟态环境的特点,最终导致人们无法明确、精准地区分虚拟空间与现实环境。简言之,媒体信息编织的拟态环境对人们辨别现实环境起到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成渝两地媒体打造拟态环境,可以形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虚拟空间概念形态,更新圈内的潮流态势,有效实现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

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媒体应尽之责

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平台逐渐进入大众视线,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工作职能越来越清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推广知识、教化大众、推动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渝两地媒体不仅要承担信息发布、传播的传统职能,还要精准把握虚拟空间的特性,承担起另外两大职责。一是在尊重双城多样性的基础上,打破两地市民的心理区隔[3]。具体来说,就是媒体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报道,不能混淆两座城市的特质,要对两地居民习性、审美趣味等个性特征予以尊重。成都的安逸温和,重庆的活泼热辣,都应在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彰显到位。换句话说,平衡两地之间的异质性,能够促进两地市民交流、理解和共处。二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达成时空感的平衡。成渝两地在地域文化上有不少渊源,时间维度上要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平衡,空间维度上要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媒体要超越一般层面的信息传播,将重心置于优化虚拟空间方面,构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进而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成渝两地媒体积极作为。如川渝两地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专题节目《川渝代表委员话“双城”带你品尝“成渝cp”甜甜圈》,获得了2600万次的点击量;重庆广电第1眼和四川广电“四川观察”共同开设了“双城记”频道;两地报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开展交流合作;立足渝西、服务成渝两地的渝西都市报正式创刊……成渝两地媒体通过融合协作,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媒体视角定位模糊、内容分布失衡、体系管理紊乱等问题,亟须行业深思和应对。

四、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成渝两地媒体的传播工作应着眼于信息载体与传播介质的运用[4]。根据媒介化城市的概念,媒介与空间彼此融合,人们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两地媒介构建的生产传播方式。现实的城市空间建构和虚拟城市空间建构,都是影响城市双重空间格局建构的重要因素。因而,成渝两地媒体应以生产方式、传播内容为着力点,打造拟态环境,从而重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生活、社会治理和文化样态。除此之外,两地媒体的传播内容还应着眼促进两地市民的沟通交往[5],应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消除市民间的心理区隔,促进其交流共处。

(一)VR新闻的空间建构

拟态环境的经典论述是传播媒介从客观环境中提取要素,构建一个不同于客观实在的现实。有着独特的符号再现系统的VR新闻,是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建构的有力武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个虚拟空间概念,本就是符号组合的场景显现,本质上与VR的模拟环境相差无几。因此,将VR新闻应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建构是非常合宜的。需要注意的是,VR新闻场景强调空间和细节。两地媒体在运用时,要加强对空间和细节符号的重视,充分发挥其符号意义和优势[6]。

第一,空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宣传报道中,要着重利用空间符号,选择不同的视点,重塑空间格局,营造独立且全面的空间感。

第二,细节。细节是营造真实感、渲染气氛的重要符号,也是VR新闻中最能传递意义的场景符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VR新闻中,用户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场景中,因此场景中的细节决定了VR新闻是否能带给人沉浸式体验。譬如地铁与轻轨细微的差异,雾天的色调和光线,川渝人民的姿态和语调等,这些细节在VR新闻中都能决定场景氛围中的真实感与归属感。不仅如此,新闻制作者还可以通过有意味的细节,向用户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独到之处。

(二)影视剧的环境塑造

影视传播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内容[7]。影视剧以视听画面打造虚拟世界,并通过受众反馈把虚拟世界映照进现实,给现实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构建而言,影视剧发挥了不容小觑的环境塑造作用。

纵观国产电视剧,《蜗居》《北京女子图鉴》《三十而已》等故事背景都设于北京或上海。此类影视剧作品以主角的生活境遇为主線,为观众展现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城市生活,同时,也塑造了北京、上海的城市形象,让观众进一步感知了这两座城市。近年来,在影视剧市场,重庆这座城市炙手可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搭上“重庆热”的快车,可以加强“圈内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比如《风犬少年的天空》中,男主居住在重庆市江北区,他的母亲居住在成都市温江区,两地环境切换自然流畅,给身处两地以外的观众成渝一体的感受,也给成渝两地区域内的观众“一家亲”的观感。

除此之外,影视剧中的都市场景、人物关系、生活习惯、文化意蕴,从浅至深的演绎都可以影响观众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的认知,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身行为“圈内化”,从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发力,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五、结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闻报道工作应基于城市建设的实际,以如何破壁打造“新城”、如何实现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这两大难题为基点,把新技术、新方法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创新城市形象宣传工作路径,从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步伐,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真正成为两地市民宜居乐居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冷凇.“人间烟火”的景象迁移与“现实图景”的双向建构——新冠肺炎疫情下短视频与拟态环境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09):111-125,128.

[2] 刘基.“拟态环境”理论对智媒体传播影响机制的探析[J].新闻前哨,2020(04):51-52.

[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谢静.可沟通城市指标体系建构:基于上海的研究(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7):5.

[4] 吴予敏.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关于城市传播研究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3):6-19,126.

[5] 刘基.“拟态环境”理论对智媒体传播影响机制的探析[J].新闻前哨,2020(04):51-52.

[6] 潘晓婷. VR新闻中的真实边界:符号重组与现实建构[J].当代传播,2019(02):40-43.

[7] 张波.新媒体环境中的中国城市形象传播机制与趋势[J].科学中国人,2015(03):84-85,87.

作者简介:熊山杉(199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
试论融媒体背景下的政府公关管理与城市形象传播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探究短视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构建城市形象与视觉传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