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新月
1 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训练机制不够完善
专业体育院校是我国培养专门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发展田径运动的训练与教学相结合已经日趋完善,但是新时代下,科技兴体的背景下,专业体育院校科研与训练相结合的互助机制尚未明确,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中,科研设备和医疗手段没有达到全方位参与和监督,对训练过程中数据追踪不到位,很大一部分凭借教师的经验来进行评判。
1.2 忽视了基础体能的重要性
在当前体育院校田径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老师在教学和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只重视学生的专项体能训练,而缺乏一般体能训练的意识,过高的估计了学生们的基础体能,基础体能训练内容的深度、力度不够,甚至还有部分老师片面的认为没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一般体能训练。这就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在教学与训练中,从一般的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专项体能训练,才能夠真正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田径运动的体能水平。同时,由于田径运动的专项体能训练过于重视力量和耐力素质,所以导致我国体育院校学生在专项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与国外的训练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性。体能训练就是一个动态和阶段性上升的过程,所以在忽略了学生运动潜能的基础上,将不利于挖掘学生的田径运动天赋,严重影响了国家所需要的田径运动人才的培养。
1.3 体能训练方法创新度欠缺
我国田径运动体能训练中的创新意识一直比较薄弱,专业体育院校本应该是运动训练领域的领跑者,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体育院校做的却并不好。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训练肌肉的神经系统灵活性,以便提高运动员的运动速度。西方一些国家的体育学院,如英国的拉夫堡大学采取了训练场地变换的形式来训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例如:在丘陵、森林及半山路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机体的耐力和应对力。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田径运动中的体能训练主要采取的是操场场地,这样的场地训练比较单一,而且体能训练也要将长中短跑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 提高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和策略
2.1 完善训练机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文化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往往需要处理好学习和训练以及个人生活的关系,良好的训练机制能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和科学文化的学习,不至于在此之间顾此失彼。合理的训练计划不仅是保证运动员进行充分的科学文化学习的需要,也是调整运动员作息规律,保证体能训练过程中精力充沛,从而达到效果更好的体能训练目标。在田径训练中应该注重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在训练计划方面,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合理的训练强度的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在训练的基础上给运动员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训练内容,使运动员身体能够在训练之余得到有效的休息。
2.2 完善基础设施
体育院校最大的投入就应该是学校的运动训练领域,而田径作为所有运动之母,田径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保证田径体能训练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这一方面,校方应该加强田径运动训练的预算,合理购进体能训练所需的运动器材,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一个合理的,完善的训练环境。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田径训练停留在固定的场地和固定的形式,导致长期以来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方式过于单一,完善的体育设施建设不仅能提升田径运动员训练质量,也是体育院校建设的关键部分。
2.3 坚持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在体育院校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以科学合理的训练理论为基础,本着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精神,不仅为促进本校的田径项目发展,更应该有为中国田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魄力。在以科学的体能训练理论为指导,构建系统和完整的体能训练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体育学院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水平。通常无序且混乱的田径运动体能训练,不但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还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体育院校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需要有丰富的理论内容作为支撑,并让所取得的训练结果来论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需求,切实完成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目标。
2.4 采取多样化训练评价方法
为了有效提升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水平,需要教师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考察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多采取表扬的态度,让学生在鼓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赞赏的过程中掌握和发挥自己的潜动力,深入感受田径运动的魅力。此外,教师切忌采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
3 小结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方式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不足主要是长期以来公众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足和认识偏差。对现在田径训练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保证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成果的需要。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