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爱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来说,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个石子。新课程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考试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审美能力是其核心素养组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学科是促使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学,以美术教学为依托,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客观来说,审美能力指的是人个体在面对一项事物时,对该事物所展现出的美进行评判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开始步入青春期,自身会有独立的个人意识以及审美标准。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将学生的审美意识转化为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以及鉴赏。美术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在美术作品中,美是评价作品最直接的标准。教师需要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依托生活课堂,调动审美意识
在初中课程组织体系中,美术可以算得上是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生成发展的最直接的学科。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很多初中领域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价值,甚至会认为美术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由于这一错误理念的认识,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审美能力发展,也没有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甚至会对其形成忽视状态。为了调整这一错误的教学思想,教师需要接受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正确看待美术教学的价值,借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所谓,生活中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与美相关与美术相关的事物。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以生活中这些美为依托,将生活与教学相互整合[1]。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对于美术教学会持有一定的敷衍状态,只是会简单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观察课本中的一些图片,将美术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深刻状态。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化元素,鼓励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上,去感受美术的美以及美术的价值,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纹样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所提供的一些素材图片为基础,然后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下载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纹样。例如衣服上的纹绣,街边建筑瓷砖上的排列方式,大自然树木的纹路,叶片的纹路,花瓣的纹路。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纹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自己的同学组成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一些自己的创新想象,绘制一些别样的纹路纹样。在学生完成绘制工作后,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对其他小组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依托趣味教学,强化审美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經验、学习经验的支撑,对于艺术创作会具有一定的自主认识,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艺术创作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自主创新,借此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
兴趣也有助于人品位的提高变化。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审美情绪为出发点,以此奠定学生的发展基础,让学生可以掌握多种不同的审美方法和审美评价技巧,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专业性有效性。
例如,在情感抒发与理念表达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著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如梵高,达芬奇,莫奈以及米开朗基罗。将这些艺术大家的美术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站在多种不同的角度上,通过对比的方式,找出这些艺术家在美术创作方面的特殊点以及优势。为了加强学生的审美效果,教师可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这些作品具有什么样的风格,通过这些作品你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哪些情感,以此既响应了本堂课的主题,同时也可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依托创造想象,培养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想象思维。一个艺术家的思想一定要高于普通人,他们能够创造出普通人眼中无法看到的世界,甚至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事物。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影响,自身的思维会达到较为活跃的发展状态,很多初中生都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为学生提供开阔思维,发挥想象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
例如,在弘扬真善美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以真善美为主题的作品。播放完作品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作品背后的寓意以及内涵,让学生可在情感角度上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弘扬真善美为主题,自行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生活体验,创作一幅符合主题的美术作品。也可组织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择几幅优秀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锻炼学生的审美水准。
结论:总之,在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鉴赏练习,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打造生活化课堂,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打造趣味课堂,强化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审美兴趣。在学生的审美基础达到夯实状态后,教师可适当提高教学难度,通过创造想象的途径,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扩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乾.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246.
[2]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