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建
在新课标改革的推动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身体发育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身体素质练习,正确规范动作,才能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素质。然而怎样加大课堂容量,加强素质练习强度,提升学生的运动速度、力量与耐力,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文章对力量素质练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对于正处在青春发育黄金阶段的初中生来讲,开展力量素质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具运用多种形式的力量素质训练,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寻找乐趣,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1 初中体育课堂力量素质练习方法
力量素质是每个人在运动环节所体现的素质之一,它是获得运动技能的前提,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指标。力量素质泛指肢体肌肉在进行运动时,克服阻力表现出来的力量,它与耐力密不可分,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的力量素质练习方式有负重抗阻力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弹性物体阻力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练习、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器练习这几种形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主要以上肢力量素质练习、下肢力量素质练习以及核心力量练习为主。
1.1 核心力量练习
核心力量是人体中间部分的力量训练,从肩关节以下至髋关节以上,其中包括骨盆的区域,这一部分是核心肌群,负担着身体的稳定性,对于上下肢的衔接发挥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影响着身体姿态、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练习方式主要有平衡站立、单腿蹲、球撑箭步蹲、跪姿控制平衡、平衡点俯卧撑、单腿站立扶腿几种形式,通过科学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力量素质。
1.2 上肢力量素质练习
上肢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是练习手臂力量,包括俯卧撑、立卧撑、举哑铃、引体向上练习、双杠支撑练习、实心球练习、推小车练习等几种形式,一般以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的形式进行训练,期间需要注意肌肉的施力状况,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发育特点。
1.3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
下肢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是练习双腿的稳定性,其中包括台阶跑、变速跑、负重阻力跑、接力跑等跑步运动,包括蛙跳、立定跳远、跳绳、单腿跳等跳高、跳远的运动,还有一系列下蹲的运动,充分利用课堂,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训练之中。
2 怎样有效开展力量素质训练
2.1 注重练习环节的科学性
力量素质训练就需要初中生克服阻力,锻炼肌肉力量。需要制定训练方案与计划,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训练。首先是入门阶段,以一周为准,在这一时期不适合制定高强度的运动计划,可以实施负重训练,学生在负重过程中预计能完成六到八次,还需要根据负重的重量进行调整,灵活教学。第二阶段是强化阶段,一般开始于三四周,在第一周的基础之上肌肉力量以及耐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可以增加负重量的强度,将课堂练习负重增长至九到十次,增长重量可以为原重量的6%。另外,还需要提高训练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力量训练。第三阶段是保持阶段,在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力量素质一般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只要每周开展3-4次核心肌肉群的训练,就能够保持当前阶段的力量素质。
2.2 强调练习环节的纪律性
在课堂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出现运动姿势不正确所带来的伤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在学生开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统一下令开展活动,在一组训练完毕后,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学生恢复疲惫后继续开展下一组的训练。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热身运动,促使肌肉、韧带做好运动准备,为后续的活动降低风险,在器械练习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两个同学一左一右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2.3 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注意力,时刻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学生出现抵触心理,教师就需要全面关心学生,消除学生对待训练的消极心态,引导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鼓励她们进行训练。另外,需要合理照顾体质差的学生,及时观察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梳理工作。
2.4 指导学生开展正确的力量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力量训练,就需要教师熟悉每个学生的力量素质情况,了解他们已有的训练经验,教会他们新的学习方法,通过新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力量训练,解决自身现存的问题。第二,需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开展不同的练习,启发学生寻找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多元的学习途径,找到可接受的训练方法。第三,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利用教学道具、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力量训练的有效性。第四,还需要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预估。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素质训练,结合新课标中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依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投入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之中,有效开展教学。同时需要明确学生自主学习地位,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