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选择与创造。高等学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和场所,其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现代社会赋予了高等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基在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的本质属性即文化性,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联系紧密、息息相关。高等学校聚集了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高等学校自身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无数先人千百年来的不断演绎,不断发展,不断传承,才延续至今,逐渐成为国家推崇,世界追捧的健身宠儿。另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彰显出巨大地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心,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抓住这一契机,不断挖掘,充分保护,大力弘扬,才能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就要求高校太极拳教学,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招一式练起,认真学习和练习,掌握其精髓,领略其内涵,将太极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1 太极拳文化主旨
太极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涉及内容广泛。从技术功能层面分析,太极拳属于内家拳,主张内外兼修,除了练习规范性动作之外,还须从内部提升精神与意气,从而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境界。一方面,通过舒缓、柔和、慢速的动作演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及耐受力,达到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状态;另一方面,太极拳练习套路丰富,包括徒手单练、徒手对练、器械单练及器械对练。其中,对抗练习又包括推手、单式拆招、模拟比赛等方式。通过太极拳套路练习能改善身体协调性,强化对太极拳技术动作的理解。从太极拳的拳理思想层面分析,太极拳以《易经》为宗,融合道家的“道法自然”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以“圆”“空”为“理”的修身养性功法。太极拳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文化的典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等皆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和谐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而太极拳不论从技术还是从理念上,都无处不在地培养着人的和谐形成,体会和谐的成就,演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谐的理念。评价它的技术优劣,不是更高、更快、更强,而是谁最“和谐”。“和谐”是中国太极拳文化的核心。在世界众多的体育运动形态中,尽管也有和谐的思想,但“和谐”思想在这些运动中的体现,往往只是简单地归于运动过程中的技术要素,如:协调、配合、整体战术等等。对于太极拳来讲,和谐却是它的文化命脉,是技术的核心。缺少和谐的太极拳,就一定不是太极拳,因为所有的技术根源都脱离不了“和谐”。太极拳是和谐之法,是和谐之体。“一阴一阳”为之太极的文化起点,就使得太极拳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与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相结伴。上与下、左与右、身与步、眼与手、气与意、神与形,无处不再追求和諧。太极拳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还是带有明显技击性的推手运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太极拳文化中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放射出无穷的魅力,而且正在作为一种适合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文化而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
2 太极拳文化的教育价值维度
2.1 太极文化的育德价值
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人无德而不立,德行是人高的品质。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太极文化是中国五千传统文化精髓的集结,渗透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理是太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拳里中渗透道德观、伦理观,以及太极拳运动中所要求的各项武德规范着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德”、“礼”。太极拳运动中的太极推手就要求双方严格遵守规则相互配合,循环往复的运动中达到共赢,从中蕴含了守“仁”、守“礼”、守“和”、守“弱”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而这些传统思想内涵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太极通过教育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起到教化作用,将这些传统思想内涵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2.2 太极拳文化育美价值
审美观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产物,也是物质生活中平添生活色彩的颜料,同时它也是人类发现生活美、培养热爱生活,积蓄能量的源泉。生活从不缺乏美,只是少了双去发现美的眼睛,字里行间可以体察出审美观的重要性。生命渺小而又短暂,善于发现生活美,可以延伸生命的广度。太极拳是一项堪称术艺境美、高雅完美的运动项目,它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艺术。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大学生品味武术文化,完善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太极动作要求舒展大方、姿势优美、中正安舒、刚柔相济,同时又要求虚实转化、阴阳开合加之动作以圆画圆、刚柔相济、绵延不断、动如抽丝、步如猫行,给人们刻画出潇洒从容、神态自若、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从起势到收势沉稳凝重之势,行云流水,外显安逸之神,内藏汹涌之势无不表达着人体艺术气息与魅力。通过练习太极拳这项健身与艺术集于以体的运动项目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体验到美的本质,发现生活的情趣,领悟生命的价值,进一步塑造大学生成为一个有深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2.3 太极拳文化育身价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极”,也就是虚无;“一”是“太极”,太极即是太虚,无极而生。太虚空空荡荡,为体内真气所填充,是身轻体健的内在源泉。太极拳动作中的动静自然,气沉丹田,平静和谐,养刚中气,以意导动,以意运气,专注于机体内外的协调配合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太极拳的“松”是道家功法“空”、“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意识导引的身心放松;以调神、调意、调身、调息、调动,全身气血运行,疏经通络、培养元气,以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
3 高校太极拳文化传承境遇
3.1 现代体育文化的挤压
西方的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观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体育精神与太极拳追崇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静心养心”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使得高校中太极拳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显得非常被动。人们的目光也更多聚焦在体现现代体育精神和价值观的竞技赛场,而较少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体上大多是现代体育文化内容的报道和新闻,而关于传统体育的报道则相对较少。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对传统太极拳文化的挤壓日益明显,以至于高校领域传统太极拳文化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3.2 经济市场化威胁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和消费社会的转变,作为太极拳文化出现了竞技化和商品化的趋势,原生态太极拳文化内涵发生了变异,传统太极拳文化的生存环境出现了恶化,传统太极拳的存在形式逐渐被去中心化,太极拳的生存性受到了极大挑战。随着体育的商品化、市场化趋势,今日之太极已非昨日之太极,太极拳俨然成了一种商品和某些人谋生的手段,甚至形成了相关产业。商业竞争导致太极拳与其他拳种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太极拳各派系之间的竞争加剧,最终使宣传太极拳的目的脱离了文化传承本身,而成了推销商品的一种手段。
3.3 教学衔接的缺失
课外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弥补知识遗漏和强化技能学习的重要手段,将课程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太极拳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这一举措显然是缺失的,一是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由于对太极拳健身价值和课程地位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大学生在太极拳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课堂学习一知半解,课外训练无所适从;二是学校层面疏于管理,学校各级部门均没有开展与太极拳学习有关的课外训练或研讨活动,学生在课外训练时缺乏必要的学习平台和活动氛围。
4 高校体育教学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4.1 体育教师太极拳文化的自强
“大学教师是大学中思维活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科研工作者,是太极拳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联结大学与社会的沟通的工作者。教师与受教育者有着最密切最经常的接触,因而对学生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对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产生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成为太极拳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以及创新者,高校体育教师所体现的太极拳价值观、太极文化自信等,对太极拳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太极拳文化精神建设是高校太极拳文化回归、传承与弘扬的主体力量,而且发挥着主导作用。
4.2 增强学生太极文化认同
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纳与吸收新事物,但传统事物则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拒绝与排斥。在大学生眼中,太极拳往往被看作是一项没有活力与朝气的老年运动,因此需要利用多方面的途径增加大学生学习太极拳义务的宣传与动员力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参加体育教学与训练义务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太极拳教学与训练活动是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传承太极文化义务的宣传,当代大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肩负着发扬与传承太极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的太极拳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更是传承与弘扬太极文化的重要途径。
4.3 新媒体教学方法助推太极文化传承
由于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去推进太极拳的教学并不十分理想,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创新思维,把目光放到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上来。在这一点上,教师完全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再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现实特点,总结出属于太极拳课程独有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新媒体教学不失为一种便捷、直观的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太极拳的具体内容通过数字动画、相关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将复杂抽象的太极学知识转换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影像资料,给学生一个十分直观、清晰的感受,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太极学理解的提升,还能够加快课程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