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一个创办了8年的读书会,人均年龄在70岁以上,每次活动几乎全员出席,这样的读书会,你见过吗?更有意思的是,读书会的每个成员心态都很年轻,他们不仅悉数经典文化历史,对苏州民俗如数家珍,还会紧跟时事热点,并且微信社交一个不落下……这样的读书会,实在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充电”40年的读书带头人
说起沧浪街道玉兰社区的“书香玉兰读书会”,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读书会的带头人张香生。生于1940年的张香生,今年82岁了。年轻时,她从事了航天科研工作,上世纪60年代去了戈壁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一同为中国研发原子弹的事业作出了贡献。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张香生一直对文学情有独钟。在她的记忆里,儿时家中书架上满是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一有空,父亲便抱着她一起看书,“这让我一生受益。”张香生说。1978年,转业回来的张香生在苏州交通局从事党政宣传方面的工作,闲来会读读书练练随笔。
退休后,张香生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阅读和学习充电上。从1996年开始,她就成为苏州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书法、绘画、跳舞、太极、八段锦、钢琴、英语……她一口气学了二十多个科目,一直学到今天。她常常调侃地说道:“我是个‘不合格’的学生,什么都想学,但又都没有‘正式毕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青年时期到大学毕业的17年,加上在老年大学的23年,张香生已经读了40年的书。80多年的人生里,她有一半时间都用来读书。2013年,在玉兰社区的帮助下,73岁的张香生召集了辖区8名退休老人,组成了“书香玉兰读书会”。起初,读书会每月开展一两次主题分享,诸如“退休生活的ABC”“我喜欢的一首诗”“旅游一二三”等老年人关注的生活日常。后来,张香生发觉,有必要一起看看书了,于是她开始指定书目,包括《读者》《毛泽东诗词鉴赏》《一生自在》《红岩》等各有涉及。有时,看到了值得探讨的热点文章,张香生还会将其打印下来,作为补充材料发放给每个书友。她也邀请了苏大教授,专门为书友们科普经济知识。张香生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方式。
那些被“逼”读书的老骨干
读书会成立至今,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了20余人,基本上保持每月一到两次的活动开展频率。每次活動时,大家常常振振有词地分享阅读感想、探讨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即使这些书友人均年龄达到了70岁以上,但每次活动几乎是全员准时现身,风雨无阻。而这些得益于张香生的“威严”,用书友开玩笑的话说:“都是被逼的。”
在读书会里,大家都称张香生“张老师”。虽然张香生未从事过教育工作,但读书会的这份使命,让她像极了教师。一方面,书友看的书、读书会的主题活动都由张香生来决定,每次分享前,她也做足了密密麻麻的“教案”;另一方面,为了检验大家的阅读成果,抓好书友的“出勤率”,张香生布置了不少“作业”。张香生规定每个书友都要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并做好读后感。每个月,她还会不定期“抽查”,要求书友分享时一一发言,讲出心得。
而这个“作业”还是进阶式的。读书会的“骨灰级”书友刘胜民说:“为了让我们讲得有条理、有思路,张老师还要我们写好发言提纲,慢慢地要求更高了,不光要我们讲得多、讲得好,还要脱稿讲……”正是因为这样的读书机制,书友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不做好充分的工作是不行的,张老师要点名让我们发言,答不出来多尴尬呀。”同样是读书会“骨干”的赵建华说道。
2016年,张香生被评为姑苏区“百姓学习之星”。书友们在张香生的影响下,常常随身携带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走到哪读到哪,上面记录着读书会成立至今的所有读书活动、个人阅读感想以及日常生活的随见随感。还有成员原来从事车间生产工作,因为接触了历史经典,如今对中国史颇有兴趣,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看世界的眼光也变得通透了。
“走出去”之后大家都越来越年轻了
这几年,通过玉兰社区的协助,读书会有了党建为民服务项目经费和思麦特读书会的支持。一方面,对于张香生所推荐的阅读书目,社区会统一购书,发放到每个书友手里;另一方面,社区还牵线搭桥了社会阅读组织和党群共建单位,邀请优秀党员、机关干部、专家学者,协助读书会开展了不少主题阅读活动。
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阅读活动中,读书会和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一起开展阅读交流,平均年龄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平均年龄三四十岁的企业员工聚在同一个空间,大家从甲午战争、不平等条约,到电影《北洋水师》《林则徐》等不同角度交流心得。在这之前,张香生还带着读书会的20多名书友,走进沧浪亭,在山石、复廊和亭榭之间,一边欣赏结构古雅的建筑之美,一边品读历史故事,将日常在书籍中学到的园林知识与所看所触相结合。此外,书友们在吴文化研究者的讲解下,搭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游船,一路从蟠龙桥开始,沿苏州环古城外城墙红色路线,至胥门段的廉政基地、汤斌纪念馆、民不能忘牌坊,边赏景边学习。
据悉,今后读书会会把每次活动的内容拍成录像或录音,作为读书会的资料档案保存下来。张香生谈到,读书能够塑造一个人的一生,书友中,有的从年轻时就喜欢阅读,有的在退休后才有时间品读,哪怕他们阅读量有限,但从阅读中得到的满足却是他们老年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张香生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她喜欢和年轻人接触,也喜欢和他们交流。有时读着书,她甚至会冒出个念头:如果还能再重来一次就好了,“我女儿总说我心理年龄只有14岁,但是14岁多好呀,年轻多好呀。想着想着,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或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