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途经通往苏州各个乡镇的公路上,常常能见到简易的指示牌,比划着去某个采摘园该如何走。这给乏味的路途增加了一些趣味和心思:这里竟然有个果园!回去的路上要不要带点水果?!本地果园里出产的水果自然比市场上大车拉来的水果要新鲜得多,即便果园里现摘的水果不便宜。这趟路途有了额外的亮点,附加值也被大大提升。
每到节假日甚至是双休日,只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并有当季水果正在上市,就会有前往采摘园里采摘、休闲的人,有时还会将往来大道堵得动弹不得。园艺专家也说,果品的消费理念已与10年前有了很大变化。10年前,买了水果就走,这会儿,得消费一下果园环境、体验体验果品的饮食文化。一些果园兼营采摘,提供亲子活动的设施场所,是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的积极调整。
是真心想买水果,还是出去放飞,顺便短途悠游?大概是兼而有之。用苏州人的话说,就是借荫头,偷得浮生半日闲,逃离各自的琐事,给自己一口喘息的闲余,尤在当下。
若论种植面积、水果产量之类,即便整个江苏,都是不能跟那些水果大省相比的。从园艺专家的口中或新闻里,也能辨别得出,苏州盛夏的果实里饱含了果农的大量心血。梅雨季节雨水频频,雨水一多就病蟲害滋生,且总还要有几阵台风登场露面。
那地产水果有什么竞争力?园艺专家说水果这东西,“娇贵”在新鲜度。刚采摘下来时,香气、糖分、水分、口感全在状态。两三日过后,坚实的表面变得软绵绵的,果品性状发生了极大改变,口感、新鲜度急剧下降。当本地水果可以生长到八成熟,甚至完全成熟再上市时,更多的外地水果在七成熟时就开始考虑运输中的时长、碰撞、损伤等问题。一个长到九成熟或者完全熟的水蜜桃,摘下即吃会非常好吃。尤其软桃一类,是无法长途跋涉,去到更远的地方的。
苏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从前的苏州人,较多种植葡萄、枣、石榴、桃什么的,不成规模,多半作为观赏或点缀庭院之用。之后渐渐有了桃、李、杏、梅、梨、枇杷、桔子等四时品种。
地处太湖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苏州又形成一个独有的小气候,本地最有特色的果品是枇杷和杨梅,其中吴中东西山区域出产的较多,但不在时候。此时盛夏,正是梨、葡萄、桃等水果丰收上市的时节。
一直以来,苏州在各个区域引进和示范推广适宜于本地栽植的果品,及一些设施类果品。比如葡萄,上世纪80年代,苏州从江苏省农科院及国外引进了一部分葡萄品种,经多年来的选育、优化、改良,调整了种植结构,现在葡萄主推的品种叫阳光玫瑰,最顶级的阳光玫瑰即达到了晴王的水准,而后者是日本的一个注册商标。张家港有一个夏黑的芽变新品种叫紫香妃,极早熟,约每年六月上旬上市。夏黑、妮娜女王、蓝宝石等一系列新品种,以及优秀如巨峰这样的经典品种源源不断地上市,为本地水果市场带来一阵清凉。
比如梨,引进了新品种苏翠1号,成熟期比翠冠梨早,清新翠嫩,水分充盈。比如桃,有湖景、锦绣、白凤等品种。苏州的种植面积虽不算多,但品种、品牌在国内影响力不小,在国内各项比拼中屡获金奖。比如在大棚里种植的柑橘新品种红美人,皮薄,化渣率高,入口即化,糖度高。
其实远不止这些品种。就像品食私房菜,我们在果园里大开了眼界:从翠冠梨吃到翠玉梨,从苏翠1号吃到夏露梨,耳边还飘过各种好听的名字,秋月梨、南水梨、华山梨、幸水梨、早晶梨……即便此时此刻,不是每一种梨口感的最巅峰时期,但不同的滋味与风味依旧展现得淋漓尽致。
循着一种水果在苏州的种植分布,你都能踏出独具特色的行旅足迹:苏州的枇杷,绝大部分都在吴中区,但张家港也有一点;苏州的杨梅,绝大部分也在吴中区,但苏州高新区有一些;苏州的桃,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昆山、吴江区、吴中区和苏州高新区;苏州的梨,主要种植在张家港、吴中区、太仓、昆山、吴江区;还有苏州的葡萄,主要栽种在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区。
每一类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对应整个苏州一千多万人口的消费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江浙沪是全国水果消耗最多的地区,优质鲜果优先发展,而技术引领产业的发展。
在往来苏州乡镇的途中,不断出现的采摘园正是当下工业反哺农业的例证。农业发展方向之一是园区化,将农业种植集中到一起,有效提高耕地使用效率,提高农业相对投资效率,包括排涝设施、土地、生产用房等。许多农业园区建设得越来越像景区。另一个农业发展方向是设施化,搭建起大量大棚、棚架。苏州大力实施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成立农业信息中心,都在表明农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未来,农民通过app实现对农业环境的监控、调节,原有的一部分工作将由人力操控转为机器操控。
盛夏稍纵即逝,每一个果品品种上市时,都要有条不紊地抓紧时间采摘,但循着苏州的水果种植分布在地方休闲旅行,风土人情与果香果味会长留于记忆,农业发展结出的果实,也会一直给人们带去美味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