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述评

2021-09-10 09:43王伟辰姚素文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

王伟辰 姚素文

摘要: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一直都是高校贫困资助研究中的特点话题。笔者从贫困大学生的管理理念研究、贫困大学生的认定研究、贫困大学生的生存/资助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发展研究四个维度,对近年来关于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优秀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推进我国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述评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管理中的特殊群体,该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性极易出现严重的影响。对该群体的管理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新世纪以来对贫困生管理的研究涵盖了贫困大学生的管理理念、认定、生存(资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研究趋势。

一、贫困大学生的管理理念研究

贫困大学生管理理念是指导和制定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在贫困生管理研究的初期,研究主要以经济贫困为前提。18世纪,亚当·斯密以认为,人是一切资源中的最主要资源。二战以后,研究者们提出了受到普遍认可的教育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接受教育是基本的人权。而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应该由政府、学生、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承担,贫困生可以通过预支未来的收入承担一部分成本达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以上理论非常具体、深入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资助贫困大学生以及如何资助贫困大学生等重要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从经济贫困的角度看待和管理贫困大学生略显不足。

为避免以往视角的单一化,贫困生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始增加了关怀伦理[1]、可行能力[2]以及和谐管理[3]等多元视角。关怀伦理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对他人进行关怀时要考虑到他人的观点、需要甚至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可行能力理论认为为弱势群体的实质自由和功能性活动得到切实保障是最大的社会正义。在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帮助贫困大学生要制定社会大众认可的政策。和谐管理将和谐理论分解为“和”的精神以及“谐”的制度为帮扶贫困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多元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管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对贫困大学生的多方面关照,这一进展也为后续管理贫困大学生制定具体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贫困大学生的认定研究

(一)贫困大学生界定

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处与贫困生管理的基础阶段,对于贫困生的管理起到划定范围,确定工作量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者们首先在贫困生界定的机制上做了研究。研究者认为要采取教育再现认定在前、定性与定量考察、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学生上报与组织推荐、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五个结合模式[4]。以此为导向,研究者们进一步将评估的指标进行细化。研究者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评估分为基本情况、支出情况、收入情况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列3-5个指标,共11项指标共同评估大学生的贫困水平[5]。也有研究将贫困大学生分为从特别困难到一半困难等3个等级,本门别类制定管理计划。总结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综合考虑多层面的指标结合现代大数据科技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贫困生认定的难题。但是也要看到评估力量薄弱,学生家长失信等问题还应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第一,生存状态的概念界定。彭洲美、邹立君认为:“学生的生存状态也就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方式。周逸群、陈平水主张:“学生的生存状态就是学生的生存的方式和内容以及方式、内容呈现出来的水平、程度和现状。”第二,生存状态研究的内容。周逸群、陈平水认为学生的生存状态包括两个维度: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和学生人际关系—并称为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学生与自身的关系。李源源从四个维度展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研究内容,包括:主体的生存价值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主体的社会交往结构、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体验。第三,特定环境以及人群的生存状态研究。邱海燕、项超研究发现,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李源源以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对上海地区的2129名待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46名相关人员进行个案访谈,揭示出待业大学生真实的群体特征,挖掘待业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和价值。

三、贫困大学生的生存/资助研究

对于贫困生的管理起源于对他们的生存的辅助。在贫困生生存辅助的研究中资金的供應是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对于资助政策的研究、对于资助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于资助信息从管理研究。

(一)资助政策

我国的资助政策可以分为5个阶段[6]。1949-1965。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供给制、人民助学金以及学杂费减免等制度。1966-1977。这一时期人民助学金制度仍然是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1978-1992。此阶段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补充的政策格局。1993-2006。混合资助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007-2019。这一阶段做到了“三个全覆盖”,从制度上真正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贫困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资助影响因素

资助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执行者辅导员、辅助执行的法律、贫富差距等3个方面。辅导员作为资助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一方面在精准认定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精心服务方面持续发力。在法律层面,研究者们从宪法的角度确认了贫困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也从法律角度就如何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另有研究认为,贫富差距加大加之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偏差会给贫困生的帮扶工作造成后续的巨大困难。

(三)资助信息管理

资助信息的管理是信息网络告诉发展之后的重要研究进展。研究者首先会关注资助信息管理的意义。其次会指明原则,如管理应客观、个性、动态、系统,同时具有私密等原则。再次,研究者会充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各类资助信息的软件系统,并尝试应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贫困大学生的身份认定、资助、资助监督等多方面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提供支持,对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习进而成才有积极意义。

四、贫困大学生的发展研究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怀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帮助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但在感恩、善良、有责任感、信用等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又高于普通学生。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现有研究主要从社会机制、心理关爱和个体自我适应能力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激励理论、FPA性格色彩理论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提供了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渠道方法和路径。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针对贫困大学生独有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出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崭新路径。

(二)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关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体现在教育理论的运用上。研究者会采用组织要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全育人理论指导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为很好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尝试用不同的载体。众多载体中勤工助学和社团活动是最常见的两类。社团活动又可以分为社会基金项目类、感恩自强教育类、自助助人公益类。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最多的就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其中讨论内容最多的是诚信和感恩。

(三)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就业能力是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者基本都赞同整合式的帮扶模式。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其执行、高校的系统化、专业化管理、加强校企合作、争取社会帮助等都是营造良好帮扶客观环境的策略。同时,研究者更为强调贫困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增强,主要从增强实践管理能力角度、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几个维度研究了个人就业竞争力对于贫困大学生永久脱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青霞. 论关怀伦理与高校贫困生管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1):121-123.

[2]梁涛. 可行能力视角下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理念与管理[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88.

[3]叶绿素,鄢涛. 和谐管理理论在高校贫困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23):174.

[4]胡天生. 坚持“五个结合”构建贫困生科学认定机制[J]. 北京教育(德育),2010(05):45-46.

[5]鄭杰. 上海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系统构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5.

[6]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中国学生资助70年[N]. 人民日报,2019-09-23.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生存状态及其改善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王伟辰,男,大连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姚素文,女,大连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生存状态及其改善路径研究”。作者简介:王伟辰,男,满族,辽宁丹东,1968.12,副研究员,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大连外国语大学,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姚素文,女,汉族,辽宁朝阳,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大连外国语大学,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