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1-09-10 07:22苏培然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措施大学生

苏培然

摘要:社会的飞速进步、劳动力的流动、社会结构的转变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大学生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提升人们劳动素养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之后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措施

劳动不单单只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基础展现形式,同时也是新时期创新创造的必由之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承担我国时代重任的关键群体,时代的不断进步也要求高校教育紧跟时代节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转变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劳动教育边缘化、形式化的现状。解决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劳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種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之下,全国大中小学积极行动,把劳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劳动教育得到极大推进,高等院校也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劳动教育中涉及众多方面的教育,其中主要包括手工实践活动、基础技能教育、职业预备教育以及经济与政治教育等方面。针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使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白劳动对其学习、生活、职业生涯以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意义,促使学生了解到劳动对其接下来就业、生活起到的关键作用,使其明白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其未来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奠定基础。通过为学生开展准确、合理、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锻炼学生的自主时空管理能力,可以使其形成优良的劳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优良的参与社会、进行跨文化跨行业交流沟通的能力,更为正确地履行自身的责任[1]。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具体的生产生活技能

劳动教育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于一体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技能,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为其接下来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当今大学生生活的时代,物质条件已经大大改善,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参加过繁重的体力劳动,少数学生甚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少实际的生产生活历练,生产生活技能相对缺乏。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其掌握生活的基础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独立生活。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投身劳动,用自己诚实、勤奋的劳动来改善生活、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提升

针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技术、职业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工作能力。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加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然而劳动教育就刚好符合这一需求,在劳动教育中不单单只是对其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更多地还是对其进入社会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其之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时所掌握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知识同样也是公民教育中关键的基础环节,大学生把在接受教育时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等充分地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去,能够使其独立自主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行动能力均得到高效的提升,从而使其形成其优良的劳动意识,进而为我国发展提供更多有用人才。

(五)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从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任务来看,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保障,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条件,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参与劳动实践、接受劳动教育的良好途径。当前,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尚未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办法让劳动教育落实落地。但是更多的学校已经在积极探索建立自己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整个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中,实践活动课是当前课程体系中落实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之一。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高等院校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缺口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现阶段所有的学校都要组织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劳动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然而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完全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具体到高等院校,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用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场地设施,导致劳动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受到了极为严重影响。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内接触到的劳动仅限于校内的教室卫生整理以及校园卫生整理方面,和校外劳动具有联系的劳动活动基本没有[2]。

(二)大学生迫切需要劳动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现阶段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抑或者是家庭条件优越,由此造成的家庭的溺爱以及自身性格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寥寥无几。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则可以使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掌握劳动方面的知识,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学生未来投身社会开展工作等均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因此,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迫切需要劳动教育。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诸多困难

现阶段,一些高校由于办学资金较为紧张,再加上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劳动教育设施以及空间。同时,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缺陷,尚未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情况、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各高校也都没有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和指导,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除此之外,现阶段高等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没能把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大多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导致劳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基本可以分为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校内劳动具有独有的优势,然而校外劳动却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把二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才可以把劳动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发挥,从而使劳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得到高效提升。

(一)形成组织合力,强化队伍建设

从学校来讲,首先需要通过大力的宣传,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力开展“劳动光荣”、“劳动崇高”等劳动意识的宣传工作,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树立起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其次是要建立完善的队伍。由学校领导挂帅,教学部门的管理者靠上指挥,把班级作为劳动教育学习实践基本单位,根据校方的劳动方案开展劳动学习与实践,这样的话不但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与劳动进行接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同时还可以在队伍之间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协作能力。

(二)积极创造条件

1.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虽然现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还没有相应的条件为学生设置出完善的劳动教育场地和设施,但在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不断影响和强制要求下,高校会不断克服困难,逐步为学生营造出较为完善的劳动教育条件。所以,在实际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方式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等,明确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其次,就是需要针对学校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为学生们开展最为适合的劳动教育。比如,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们在基地中接受劳动教育。条件较差的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以及周边小区等,为学生们开展劳动教育,使其在接受教育时提升自身的劳动意识。

2.结合专业学习,联合校外企业开展劳动教育

将校内的劳动教育看作练习,把校外劳动教育看作实习,将二者的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劳动教育充分强化、细化,并落到实处。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分析,选择与学生专业相符合并且有育人意愿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双重教育促使大学生劳动意识以及劳动习惯的形成。高等院校和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理念,把教育和生产劳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中进行实践实习劳动,帮助工厂、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职工培训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作用最大化发挥。这样不仅能够为工厂、企业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还能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与其他高校合作

各个高等院校还可以将相互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劳动教育基地,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完善单一院校条件不足无法完善劳动教育设施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节省出一大部分教育成本,使劳动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双方共建、共享劳动实践基地、资源、智慧的同时,还可以联合举办合作研修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整合校内资源,完善劳动教育

校内劳动教育因其具备易于实施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更好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等方面的优势,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争取获得政府以及社会方面的扶持。对于部分自身条件较差的高等院校来说,则需要重视校内实训室建设,把校内所有相关的资源整合到一起,构建出一个可以满足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在同一实践环境中,设置出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所有高等院校都应将教育为首、兼顾实际的理念作为发展基础,在构建实践基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劳动教育需求,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基地的建设,使其功能更为全面,教育作用更为强大。这样就可以在自身条件较差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更好的劳动教育,使其劳动意识以及劳动能力双双得到提升。例如对校办企业、校办产业、校办农场、研究所、专业实训室等校内实践基地的综合建設和利用,这是当前高等院校创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的一种较好形式[3]。

(四)基于劳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在实际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充分的创新和优化,把劳动教育基地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将劳动教育基地学习模式具体化、项目化、主体化。可以运用项目教育方式、任务教育方式,以及案例教育方式和问题教育方式等,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去充分完成老师所预留的学习任务,感受劳动的意义,在物质以及精神两个方面均得到满足感。比如,在实际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学生明确劳动教育不仅是锻炼自身劳动能力的课程,同时还是教学研究的项目,把劳动教育和学生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到一起。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全部的劳动项目设置相对应的主题,在设置的时候需要注意主题的性质一定要与学生的专业符合,比如,生命之美、友谊锁链、生态重生等等。每一个主题都应安排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适时组织、过程引导、错漏更正和结果评价。如此就形成了灵活、系统的教学实践基地使用模式[5]。

(五)打牢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

在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阶段中,特别是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大多数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式存在部分问题,所以这也就代表着家长在实际劳动教育中的价值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这些简单理念所传达的是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示范和正向引导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重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帮助大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坚持不懈进行劳动等好习惯,增强大学生独立性和劳动积极性,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现阶段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劳动教育受到了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劳动不仅是社会实践的根本表现形式,同时还是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关键途径。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作为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高等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现实,积极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我国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庆,张静,刘子琳,等.新时代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社会科学前沿,2021,10(1):6-6.

[2]刘晓婷.浅析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0,3(10):178-179.

[3]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07-110.

[4]王朕,赖世海."三全育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120-121.

[5]刘镇玮,林美卿.大学生劳动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6):29-32.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措施大学生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