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下的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研究

2021-09-10 05:43刘鹏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纪念馆传播

刘鹏杰

摘要:以文化治理思想为导向审视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的本质:以文化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将传播视作一种交互性、建构性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发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功能、媒介途径、新领域等以纪念馆馆文化塑造文化共同体、打造文化交互平台、激发社会组织及个体传播文化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进而增强纪念馆馆文化传播感染力与影响力。基于文化治理视域探究纪念馆馆文化传播路径。

关键词:文化治理;纪念馆;馆文化;传播

文化治理以现代治理理念为核心,注重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的自觉性及社会关系与秩序的维护。在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空间及社会属性的保存地点,而是公众平等享有文化环境及文化公共服务、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因此,纪念馆的文化定位、馆文化传播渠道与方式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的调整,不仅需要治理与营造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交互与建构环境,还需要通过契合时代、符合公众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传播方式激发公众文化自觉性,使其成为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的主体,进而使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重塑纪念馆文化定位

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仅仅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及重大事件的纪念地,而是公众汲取事件精神、接受思想熏陶与心灵启迪、交互并建构文化的广袤空间。为此,应重塑纪念馆文化定位,将纪念馆由永久性文化机构、宣传教育场所转变为容纳多元文化、凝聚文化力量的共同体[1]。一方面延伸纪念馆馆文化的传播范围,使公众在馆内与馆外均可受到伟人思想、事件精神的感召,借助线下与线上活动的融合开展使深处纪念馆文化辐射范围内的公众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浸润,以此增强纪念馆作为文化交互与建构场所在社会治理中的效果;另一方面,将纪念馆文化传播视作人们学习、思想交流的渠道及载体,消除文化传播中的“消费色彩”,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的管制者,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介者,以馆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带给公众精神层面的享受与体验。

二、构建网格化治理组织

相对于文化管制来说,文化治理思想倡导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协同行动。在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馆文化传播不再是紀念馆或文化管理相关部门的“专权”,而是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平等享有的文化权。因此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都将成为纪念馆馆文化的创建者、传播者、交流者。基于此,应成立网格化治理组织有效合作、互动治理以解决纪念馆这一“文化共同体”所面临的发展与传播问题。如企业与纪念馆互动合作推进文化的交流与广泛传播,借助纪念馆文化传播的基本功能促进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协同发展;再如赋予公众纪念馆文化的阐释与建构权,使其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纪念馆馆文化传播中,即使在公众离开纪念馆后,其文化因素及底蕴对公众的影响依然不会消散,而是内化为人们内心的民族情愫、坚毅精神,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以此发挥纪念馆馆文化在维系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治理作用。

三、实现文化传播分众化

纪念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载体,也为人们纪念、祭奠伟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依托,具有极强的历史记忆价值、文化价值。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的传递主体、单纯的历史记忆空间,而是对外开放、实施宣传教育、促进文化交互的重要场所,为此,应根据公众在精神、文化上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分众化文化传播策略[2]。其一要在纪念馆现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增添时代性、生活性元素,既需要体现人物思想与事件精神,又需要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供指导,使其在与纪念馆馆文化交互中明确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其二要以创新为驱动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陈列空间,如针对学生群体凸出人物生平事迹的陈列,使其以“看故事”的形式获得精神的感召。

四、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

文化治理中,个体是最根本、最广泛的治理力量。在多元文化冲击、快餐式文化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不良思潮、负面及非理性信息大肆传播,对个体治理成效、个体文化自觉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使纪念馆馆文化共同体更为稳定,需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其一,纪念馆与学校、图书馆、基层文化馆等合作,使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时刻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身行为;其二,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纪念馆馆文化传播覆盖面,加强对纪念馆功能、活动、陈列项目等的宣传与介绍,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为契机开展网络祭奠、纪念活动,使人们的情感有依托、精神有寄托,以活动架起人们追思对国家及民族有贡献人物、追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桥梁,进而使人们时刻获得知识文化与精神慰藉,以此增强人们对纪念馆馆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熏陶下进行自我规训、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结束语

文化治理理念为纪念馆馆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视域、新空间与新思路。纪念馆需秉承文化交互与建构的思想与社会组织、企业、个体构建网格化治理组织,铸牢文化共同体,并通过分众化文化传播、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切实提升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影响力与感染力,以此发挥纪念馆馆文化在维系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唤醒公众文化及行为自觉性上的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昊.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新传播途径探索——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J].传媒论坛,2021,4(08):129-130+133.

[2]曹瑞颖,邱玥,方江菲.新媒体环境下西安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1(03):70-72.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纪念馆 050400

猜你喜欢
纪念馆传播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