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坤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多过程类的计算题,此类问题综合性高,涉及面广,区分度和效率度高,学生认知的障碍大,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不知如何审题,不知如何规范解答而失分,本文从审题和规范解题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并指出了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规范;审题;解题;答题
解答计算题要经过审题(即阅读全文)和规范解题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紧密联系,审题是规范解题的前提,规范解题是审题的目的。
一、如何审题
1.寻找“关键词句”
在阅读题文的过程中要用笔标出对解答题目有帮助的 “关键词句” 。这些“关键词句”能提示研究对象是否要考虑摩擦力,处于什么状态,满足什么条件。例如,是否考虑摩擦类的关键词有:光滑、不计一切摩擦、不计空气阻力、粗糙等;处于什么状态类的关键词有:静止、匀速、缓慢、轻轻等;满足什么条件类的关键词有:恰好、恰能、相等、相同等等。
2.图文对应
图像对于解答物理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寻找完“关键词句”后需要画出(或补充完整)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境图,并在大脑中将运动过程完整重现,然后还需将各物理量(字母和数据)标在图中相应位置。在图中标出物理量时要注意,如果题文中已经给出相应的物理量则必须严格按照题文中给的物理量标出,如果题文中未给出相应的物理量,则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义相应的物理量。
3.拆分过程
多过程类计算题都是有多个子过程构成的,按照题文和图像可将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拆分为多个子过程。这些子过程一般包括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以及圆周运动(轻绳、轻杆、内轨道,双轨道模型)等运动模型。
4.对每个子过程和每个关键位置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每个力的做功情况
研究对象在每个子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所受力的做功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图中画出研究对象在每个子过程和关键位置的受力示意图。此外,还应知道每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为解题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做好准备。
5.寻找子相邻子过程间的联系
要特别注意各子程的连接点,在这些连接点加速度可能会发生突变,但是速度不会突变,上一个子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子过程的初速度。
总之,审题过程采取“整体一——部分——整体”的方法。首先,初步了解研究对象运动的全过程,构建大致运动图景;其次,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并分析每个子过程的运动规律,受力情况,做功情况。最后,找到各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在审题完毕后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题目中有多少个子过程;第二,每个子过程中研究对象做什么运动,受哪些力,各个力做什么功;第三,每种运动满足什么物理规律;第四,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关键位置。
二、如何规范解题
1.寻找突破点
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点,第一,想想自己有什么。即题目中给出哪些已知条件,优先选择从已知条件最多的子过程或关键位置进行突破。第二,看看别人问什么。即分析问题设置,题目问题的设置一般是由易到难的,按照问题的设置寻找在哪个子过程或关键位置进行突破。
2.规范书写。找到突破点后,就要书写相应的文字说明、方程、结果和答案
(1)文字说明至少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研究对象;第二,哪个过程或哪个位置或满足哪种条件;第三,做什么运动,用什么原理。另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需要规定正方向、选取零势能面以及设出需要的物理量等。
文字说明常用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研究过程,可写成“研究对象从某位置到某位置的过程,做某种运动,由某种原理得:”的模式;第二,研究关键位置,可写成“当研究对象在某位置时”的模式;第三,研究条件,可写成“因为研究对象满足某种条件,所以满足某种方程”的模式;第四,研究图像,可写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的模式。
(2)列出方程。常用的方程有,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方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平抛运动方程。要注意,在列出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书写的先后顺序在每个方程后面标出①②③……。
(3)求解结果。结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数据,要写单位;第二类是由字母构成的表达式,不需要写单位,但是要化简成最简形式。一般可写成“由①②③……得:待求量=结果”的形式。
(4)写出答案。答案可分过程或问题给出,也可以解题完毕后最后统一给出。
三、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现象
1.方程书写不规范
第一,不注意因果关系。例如,写动能定理方程时,将动能的变化量写在前面,将合外力做的功写在后面就是不合理的,这种形式的方程从数学的角度看没有问题,但是从物理的角度看就是不规范的,因为合外力做了功,所以物体的动能才发生变化。
第二,方程中出现数据。方程中的物理量无论是已知量还是未知量都要用字母表示,不能既有字母又有数据。
2.将计算过程写在试卷上
为保持卷面的整洁,不能在试卷上书写计算过程,更不能在方程上直接划掉共同的物理量,要保证方程的完整性。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必须在草稿纸上完成,只要把计算结果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
3.物理量的使用不規范
例如,题文中已经明确规定A点的速度为V0,很多考生在书写方程时仍将A点速度写为VA。
4.直接使用结论解题
例如,题文中指出小球做圆周运动恰好过最高点时,很多考生直接给出最高点的速度,而没有写出推导方程。
5.结果不规范
很多考生的结果没有单位或者没有化成最简形式。
6.无文字说明
综上所述,按照本文中提到的解题步骤进行规范的审题和解题,并尽量避免易犯的错误,会让学生增强解答问题的自信心,增加解题的速度,减少解题时间,减少出错的概率,会让试卷整洁,美观,会让阅卷老师心情愉悦,最终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