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 唐媛媛
摘 要:超浅埋隧道高速公路施工沉降控制作为铁路施工中的主要难题。施工实践当中,受不同因素影响,浅埋隧道工程沉降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沉降施工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促进高速公路施工沉降控制工作开展。
关键词: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沉降;控制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相应的人们对交通事业提出越来越多要求,在交通支持下,城市间联系日益增多,这对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十分有益。轨道交通建设期间,铁路建设地位十分重要,身为国内不同区域连接主要方式,该项运输能力在国内交通发展中优势明显。
1 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意义
很多铁路施工环境较差,一些复杂地质区域,常常会遇到很多施工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合理控制施工安全与成本,有必要合理应用施工方法。隧道修建身为负高空操作,施工操作开展十分困难,加上工程建设对质量要求较高,为了工程建设在地表建筑中产生的影响,铁路隧道施工人员应妥善采取各项措施。针对超浅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来说,施工重点为在确保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期间,合理控制隧道建设在高速公路中产生的影响,合理防控高速公路沉降问题,便于确保高速公路车辆顺利开展。
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期间,应合理应用防沉降技术,特别在地表建筑物当中,为了妥善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有必要合理控制地表沉降问题。浅埋铁路施工期间,埋深较浅位置,对比传统隧道结构,上端结构支撑力与稳定性相对较弱,施工期间,出现沉降的可能性很大,隧道施工中沉降问题的产生,很容易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最终威胁地面建筑物,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很大经济损失。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其间,施工沉降问题的产生,很容易损坏高速公路路基,最终导致公路病害相继产生,影响公路整体寿命。所以,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期间,有必要加强地表沉降防治处理,具体施工期间,应全面了解周遭环境因素,合理控制对沉降施工产生的影响,便于促进隧道施工有序开展。
2 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沉降主要因素
2.1 隧道开挖面积
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当中,隧道开挖面积、支护参数和强度关系密切。随着隧道开外面积的增加,很容易对上端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增加实际支护强度。在隧道横断面不断扩大的当下,有必要提高隧道顶端结构质量,但隧道由土体与岩体组成,自身强度难以满足实际支撑要求,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上端结构支撑。这里,拿黄土地带施工而言,本区域隧道施工跨度超过8 m,若不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上端结构稳定性很难维持,且隧道上端高速公路会对地表产生荷载,土体维持自稳临界值会不断降低,这时应合理应用防沉降技术。
2.2 施工区域地层岩性
隧道施工区域不同,地质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土体岩性和强度、稳定性之间关系密切,若施工区域地层强度较高,岩体较为稳定,此时隧道上端结构不会对支护产生较高要求,若隧道施工位置地质情况较差,比如,软土或黄土,此时势必会导致施工难度不断升高。另外,地层对外抵御能力和地层覆盖厚度及整体性密切相关,就上端地层来说,若整体性和厚度不佳,在这一区域施工,很容易释放地层潜在应力,最终使得围岩稳定性逐渐丧失,进而引起坍塌事故产生,威胁隧道施工和地表建筑物安全。
2.3 地下水
一些区域含有很多地下水,对比正常区域,上述区域土体当中水分含量较高,土质湿陷性与软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地下水浸泡与溶解其间,土体间结合力不断减弱,自稳性不断下降,继而导致塌落情况产生。施工期间,即便排水地层内部水分,也容易因水分丧失,改变土体应力,最终导致土体干裂收缩,影响上端结构。另外,隧道沉降期间,地基承载力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区域含水量较高,地基沉降均匀性较差,这也会导致施工沉降不断增加。
2.4 高速公路行车影响
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期间,公路自重和行车会对施工沉降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公路下端围岩压力不断增加,若超出围岩承载极限,围岩沉降将不断下降。再者,高速公路路面行车身为围岩承受压力主要部分,这一问题在大型车辆行驶期间,问题尤为明显,这时围岩会在短期内而承载较大压力,若该压力超过承载极限,很容易导致施工沉降问题产生。所以,在超浅埋铁路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期间,公路自身和车辆行驶会对施工沉降产生较大影响。
2.5 施工因素影响
超浅埋铁路施工期间,为了对施工沉降问题进行合理控制,有必要提高施工支护质量,尤其在施工期间,更要关注这一问题。加强隧道支护,能有效防止沉降问题产生,隧道支护内容繁杂,施工期间,应充分考量支护类型,分析支护材料與结构,研究支护时间、支护手段。另外,超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期间,为了全面降低隧道沉降问题,有必要采用最佳施工技术和方法,若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很可能会对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3 超浅埋铁路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沉降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沉降预防
为了合理控制超浅埋隧道施工沉降问题,有必要加强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施工期间,妥善采取各项技术与措施,施工前期及时采取防沉降措施。为了实现该目标,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不断提升勘察质量。这样方能让施工单位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期间,具备充足理论与数据,深入了解施工区域地质、地下水与岩层分布情况,然后在施工前,及时采取沉降问题改进措施,确保沉降问题得到合理化控制,便于促进超浅埋隧道沉降施工开展。所以,浅埋铁路隧道施工前,应认真勘察工程区域地质情况,全面了解隧道施工不同区域情况,特别要关注公路和隧道交叉位置,比如,边坡土质、公路路基、路面沉降等情况,然后结合勘察数据,合理采取应对方法,这样方能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同时在理论和数据层面支持后续沉降施工进展。
3.2 施工沉降控制
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施工沉降控制十分重要。因铁路隧道施工位置地下水较多,地质情况不理想,围岩承载力较差,所以上述区域经常存在施工问题。因此,开挖支护施工期间,应先对高含量地下水施工位置进行处理,认真控制地下水量,避免其引发沉降问题,如有必要应及时排除施工位置地下水,接着合理设置排水沟,确保施工现场地下水有序排出,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围岩软化问题。
超浅埋隧道施工期间,应使用超前支护方法,便于提升隧道周遭稳固性,防止沉降问题产生。这一方法缺少自稳能力区域施工适用性较强,施工期间,若超前支护不合理,很容易引起隧道支撑较弱,沉降问题发生概率不断增加,最终影响工程建设有序开展。隧道地层中选用导管支护,然后开展注浆加固操作,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岩体稳定性,不断提升开挖面强度与围岩稳定性。注浆期间,应积极使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法,借助二者融合,不断提升隧道围岩稳定性,减少隧道沉降问题产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超浅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中,应结合实际规范要求,妥善采取防控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沉降,如此方能不断提升施工质量,为铁路与高速公路应用提供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曹美俊.浅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沉降研究[J].山西建筑,2012(5):180-181.
[2]刘建美,刘洋.地铁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沉降规律与变形控制技术[J].土地基础,2017(4):5-8.
[3]张臻,廖志鹏,房海勃.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7,48(9):94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