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不足驾驶行为对交通出行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1-09-10 20:31吕晓弯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通安全培训

吕晓弯

摘 要:众所周知,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主导,大多数的交通事故直接或间接的由驾驶员所引发,所以对新驾驶员的能力训练,尤其是新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训练,使其在危险事件推演过程中能尽早感知危险的存在,避免交通冲突,降低事故的发生,这将是改善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通过对驾驶经验不足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进行一系列研究,并寻找培训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研究结果发现驾驶经验与危险感知显著相关,可以对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进行培训,制定一套符合国内情况的驾驶员危险感知培训系统。

关键词:交通安全;驾驶经验;危险感知;培训

0 引言

由于驾驶员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占重要地位,所以驾驶员因素也是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调查统计,大约有9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 在我国,由于是混行交通,在此模式下,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量更多。在我国2003年交通事故致死统计中,机动车驾驶员占比为75%,行人10%,非机动车7%,机械故障占4%。在我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死亡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92%。然而,在众多人为因素中,辨识驾驶过程中存在危险情况的能力对驾驶员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验,该经验可使驾驶员能在驾驶过程中满足交通环境对他提出的认知需求。感知不同于感觉。因为感觉仅仅意味着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发现了道路中的障碍,但驾驶员是否将此障碍当成对自己安全的威胁却不确定,因此,需要驾驶员去识别该障碍物中的危险。即只能当驾驶员发现障碍物并将该障碍断定为危险,才认为该驾驶员感知到了此危险。这个能力就是危险感知。故驾驶员危险感知过程一定包括对危险的判断、预测。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普遍共识的事实:大约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信息处理故障、缺乏警觉、技能低下等行为所引起的。驾驶员在判断、决策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失误都有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而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又是其信息处理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新驾驶员数量的快速增长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现有的驾驶员教育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新驾驶员在日益复杂、拥挤的道路交通环境中安全行车的需求,因此,探讨培训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十分必要。

1 经验不足驾驶行为对交通出行安全影响的研究

危险感知是驾驶员获得道路信息的能力,驾驶员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驾驶行为。因此如果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弱,对道路交通环境中的危险做出了错误的识别及不合理的评估,那么驾驶人据此做出的驾驶行为便高度危险,且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Hull[1]等人发现感知危险更快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越低,危险感知能力较弱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越高。

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不同的道路情形下会采取不同的视觉搜索模式,而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却趋向于采用相同的搜索模式,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不同道路类型和不同交通状况下,其视觉扫描方式更加灵活,并且他们的注视时长通常比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短。因此,应该对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进行危险感知训练。

张开冉和李国芳[2](2008)研究表明,在道路信息量不多的情况下,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反应无显著差异;而在道路信息量很多的情况下,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杨印杭[3](2016)的研究表明,在危险场景中,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对于危险的反应速度快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黄端,张侃研究表明年轻新驾驶员在感知驾驶危险并采取相应策略上缺乏及时性与有效性。

早期的研究主要考虑的是驾驶经验与危险感知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危险场景中信息量的多少。后面的研究考虑了信息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量不多的危险场景中,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对道路危险感知的反應无明显差异;而在信息量很多的危险场景中,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性。

2 对于经验不足驾驶员危险感知训练

McKenna和Crick[4](1991)研究表明:危险感知受训练的影响,通过训练介入,可提高驾驶员的风险感知能力,无论是高级驾驶员还是一般的普通驾驶员,只要他参加过包含危险感知训练在内的高级驾驶课程学习,他们危险感知能力就会明显地比对比组中的驾驶员要快得多。

都萌[5](2008)通过归纳总结常见道路危险交通场景,并利用建模,驱动,让不同类型驾驶员对所构建的危险交通场景进行危险预测,以此对比不同驾驶员的危险预测能力水平,进而研究出提高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的培训方法。

3 结论

综合国内外关于驾驶经验不足对交通出行安全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国外对于危险感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驾驶经验与危险感知显著相关,并且开发了符合各自国情和交通特色的“危险感知检测”技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交通法律法规、交通环境的差异,其对驾驶员的教育、考核也就不同。欧美国家启用了较成熟的鉴别、预测、决策、行动法,来增强驾驶员的危险感知教育。该教育可让驾驶员学会对交通环境变化状况的推理、预测,以此提高驾驶员发现潜在危险的能力。(2)国内对于驾驶经验与交通出行安全关系研究比国外较晚,而对于训练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研究有一些成果。国内目前驾驶员培训未考虑培训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3)借鉴国外成熟的对于驾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培训,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国内情况的驾驶员危险感知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Hull M,Christie RJ.The Hazard Perception Test: The Geelong Trial & Future Development[M]. Wellington:The Official Committee on Road Safety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ouncil,1993.

[2]张开冉,李国芳.新驾驶员反应特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8):115-118.

[3]杨印杭.危险类型和驾驶经验对危险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6.

[4]McKenna,F.P,Crick,J.L,Hazard perception in drivers:a methodology for testing and training, Final Report,Transport Research Laboratory, Crowthorne,UK,l991.

[5]都萌.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研究及基于可视化仿真技术的预测能力训练系统[D].长安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交通安全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探析道路因素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