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火监督工作中的创新方法探讨

2021-09-10 20:31张永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监督工作创新方法

张永峰

摘 要:本文简述了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意义,并就其现阶段的工作模式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消防防火监督工作创新探索意见,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消防防火;监督工作;创新方法

1 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价值

1.1 对消防工作的直接意义

作为消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防火监督体系创新具有关键作用,具有机动性强与涉及面广等特性。为从根本上消除消防隐患,作为消防部门必须在展开消防监督工作的同时,帮助建立强有力的忧患意识,在将自身注意力提高的同时也应保证隐患发现预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地缩减人力与物力资源耗费的前提下,充分突显消防监督预防的工作优势[1]。消防人员应将“为人民服务”为基本的工作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方向,继而达到排除消防安全隐患、降低火灾风险的目的。

1.2 对消防工作的重要发展价值

作为消防队伍不仅应担负起自身职责将自身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从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出发持续革新防火监督体制,为我国防火监督工作的未来顺利推进提供完备条件。

2 消防防火监督工作模式与发展现状

2.1 群众消防意识不足

消防部门虽然针对部分企业与单位进行了严格检查,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强调与集中整治,消除了大量的消防隐患。但部分企业或个人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消防部门反复强调的消防重点,在饭店或娱乐场所的建筑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建造[2]。此种情况下必然会将原本的消防通道破坏,致使其中的部分消防设施与安全设备无法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2 消防管理工作力度过小

部分单位为增加经济效益而选择忽略消防安全管理,即使内部消防隐患较多也没有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再加上现有消防监督体制下,部分巡查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责任心,检查不细致,消防安全隐患增多,增大了火灾发生风险。

2.3 与规定的消防质量要求不相符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与社会对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并不相符,再加上由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包含细节工作过多使之太过于繁琐沉重,无法充分发挥消防监督工作的保障功能。

3 针对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方法探索

3.1 保证工作推进的有序性并落实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作为消防部门,对其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定期对社会场所进行消防监督与细致检查。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包含的任务过于繁重且人员数量不足,使现阶段沿用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消防监督的实际需求,此种情况下对能够适应消防监督发展规律的具有高效特征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处于迫切需要状态。分类别分等级进行管理的创新模式与消防监督发展需求相符,在对各个生产单位的模式与特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即可较为方便的归纳火灾发生频率与隐患特征,划分匹配消防监督管理需求的等级与类别。将各区域内的单位组织分类完毕后,即可以各单位不同的登记制度为基础,制定详细的消防监督检查策略。无论采取何种类型的检查策略,作为消防部门均应保证处理火灾隐患的及时性,且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且应强化群众消防意识义将火灾发生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

3.2 保证整合科学性的基础上确保各类社会资源的应用灵活性

3.2.1 强化全民消防意识

首先应形成社会范围内的消防监督意识,让人们意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获得全民对消防工作的支持;无论社会何种企业与机构,均应意识到消防工作与国家发展与维持社会稳定性之间的紧密联系;全民参与到消防监督工作过程中是最为理想的工作结果,以帮助创设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为防范火灾事故奠定坚实的基础。

3.2.2 充分突显组织领导的重要价值

第一是为实现消防监督工作目标,各个基层组织均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第二是应在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划分消防监督工作主体的承担责任,继而达到工作制度的有效运转与相互监督的目的;第三是应强化对群众的消防知识宣传,形成全面消防监督意识以更好地把控遵循消防监督工作发展方向的思想基础。另外应以“统筹兼顾”为基础的指导原则,结合现有的指导形式,为更好地推进消防监督工作进度奠定基础。

以某城市区域为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社会性质的消防检查队伍,由于在其中融入了创新思路与先进的指导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区域一直以来的任务繁多且复杂的问题,大大缩减了消防人员的工作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消防安全成果。该类模式一经推出即获得了较大反响,组建社会性质的消防检查队伍,消防部门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也能保证定位消防安全问题的及时性,为我国人民群众防火意识的建立与火灾自救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3.3 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强化监督队伍建设

3.3.1 激励机制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消防工作仍然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使得消防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不高且主动性较弱。在此种情况下,就必须从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的角度入手,革新消防工作激励制度,以优化消防资源配置的方式将优化过后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奠定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的基础,并创设具有促进意义的良性竞争氛围。

3.3.2 选拔制度的优化

由于消防监督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消防队伍更应从消防监督工作的本质考虑以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为满足消防监督工作对技术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完备条件。第一是通过与各大高校进行定期的交流合作,落实定向培养与直接选拔模式,通过注入新生力量提升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并应在对工作队伍进行升级与优化的同时选择优秀人才;第二是需要将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基础夯实,建议采取定期到各大机构或高校进行二次学习的模式;第三是为掌握更多的先进工作理念、增加学习经验,我国消防单位应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发达国家进行学习,联系我国国情与消防工作展开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消防技能进行持续优化与升级,继而达到将我国消防监督工作水平提升的目的。

3.4 以规范制度作为消防责任体系完善的基础

3.4.1 组建网络化组织体系

法人代表责任制度应做好充分落实工作,以奠定横纵管理的统一基础。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个人企业,均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且应以书面形式做为防火责任书签订的基础,以此帮助落实消防监督职责。另外也应对防火安全知识进行统一协调,构建完善消防监督工作机构的同时将防火安全制度进一步升级,针对消防安全做全面的分级管理,为消防工作先进理念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础,继而达到提高防火监督工作整体效果的最终目的。

3.4.2 程序化监督水平的提升

作为消防部门应深入分析不同条件与社会情况下的消防监督工作体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消防工作优势。另外消防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不同地区的集中管理力度,將管理工作科学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为消防监督体系的全面升级与革新提供完备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应对愈发严峻的消防工作形式,我国消防部门应从问题的本质与各区域对消防监督的需求角度出发,革新现有的防火监督体制,并提供消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适应性。此外,还应在构建科学责任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消防主体责任,为我国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杨,付海曼.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19(11):20-21.

[2]秦燕.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4):77-78.

猜你喜欢
监督工作创新方法
浅论医院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论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三严三实”是党员纪检干部履行职责的尺子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基层党组织民主与监督工作浅析
浅论新形势下创新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