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玲
摘要:近年來,传统的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从大规模粗放式发展模式正在向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转变,以BIM、VR、物联网、大数据、IS3、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国内外在工程信息化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BIM以集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建立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将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产生积极的作用。BIM技术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整合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相关专业,对于开设BIM课程有着天然的优势。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技术;课堂教学
1 引言
企业、高校、设计院所等对BIM人才求贤若渴,高校作为BIM阵地的人才库,将BIM技术带入课堂,是大势所趋。学生在校接受工程领域的基本训练,获得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筑行业输入优秀人才,任重道远。高校工程管理课程中,工程造价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BIM教学改革是核心,以此来培养符合这个BIM大时代的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论文以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为例,积极探索BIM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径。BIM技术优势在于建筑生命周期信息透明化及营建产业的信息整合。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安排上,如何将BIM技术融入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对工程造价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实现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突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2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堂教学策略
2.1专业课程与BIM技术融合模式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中与BIM技术能很好地衔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类的课程。技术类课程包含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建筑CAD、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综合能力包含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建设项目评估、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经济类课程包括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
BIM课程体系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中依托项目融入工程实例。采用以学生操作为主,讲授为辅的模式。通过一模多用的方式,可缩减学生多次建模所占用的时间,以一个工程项目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相关工作,工程寿命周期多种信息参数的数据库应用于整个工程案例中。
2.2 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2.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利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时,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明确,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展开教学,提升教学实际成效。教师在教学中,需积极将自身定位明确,凸显学生主体位置,通过BIM技术应用,将枯燥理论知识难点为学生简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全面投入学习中。比如BIM在建筑制图及识图教学中。建筑制图与识图客课程为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学生拥有较强的制图及识图能力,为该课程开设的核心目标。教师可通过Revit中的体量建模及族建模,为学生直观学习做以支撑。建筑识图课堂教学,主要为培养学生二维制图能力,从而将建筑内部构造全面掌握,传统教学进程中,主要依附于简单内教具模型及CAD为学生展示,而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特别对于复杂性较强的建筑,构建相应的二维图纸较为困难,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可积极应用BIM软件,将建模实际过程向学生呈现,从而构建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式,并生成对应的平面视图。
2.3 引导学生正确探索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将学生问题解决,而且应给予学生部分问题,使学生实际能力得以锻炼。教师可给予简单的实际案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状况,课后利用BIM技术构建相应的模型,并将房屋结构砌体、围护结构等进行估算,充分发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教学完成之后,可将应用相关资料整合,通过信息平台发送至学生手中,便于学生课后实际应用提供便捷。待学生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将其进行检查,并将学生完成状况评价,应尽量多给予鼓励,将优秀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邀请制作学生分享自己制作过程,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 完善教学设计,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
教师教学设计,为教学核心内容之一,教学实际开展之前,教师需将教学实际目标明确,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利用BIM技术之前,为更佳向学生展示应用成效,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将教学资源设计可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共享网络资源,教师可将工程造价相关知识整合,并积极发起讨论分享活动,让学生提出相关疑惑,教师将学生问题总结。其次,将BIM技术应用过程进行完善设计,找寻完整的造价项目案例,以及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图片;最后,教师准备部分教学视频,邀请学生进行操作,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将知识掌握,确保学生拥有良好的自学空间。
比如,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与组织课程中应用。建筑施工与组织为工程造价核心科目之一,施工组织伴随施工进度不断变更,学生仅依靠教学讲授难以将其理解,教师可积极应用BIM技术将其施工现场模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模型,以BIM模型为载体将施工中进度、物资、图纸、质量等信息集于一身,利用三维漫游将其施工工况、节点等进行展示,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决策及具体化管控做以支撑,减少项目实施变更,缩短项目施工周期。将其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组织课程中,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利用流水段划分与信息关联,将模型划分为管理工作面,直观掌握各个施工段的进度、工程量、物资状况,使学生更深层理解生产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其二,通过施工模拟,使学生掌握项目负责人,在施工之前预估施工各个关键点,做好设备布设、资金所需、材料应用状况,同时邀请学生自主操作,选取不同施工方案,对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强化施工组织对项目重要性。
2.5 讨论分享,展开小组合作
学生单一通过知识难以将实际问题解决,特别为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学生而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针对工程造价专业部分计算内容,其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可通过BIM技术向学生演示之后,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计算讨论,以此实现“一带一”,通过学生帮助及合作完成学习目标,不仅提升学生对学习知识掌握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譬如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BIM技术为项目整个周期做以保障,传统工程造价教学中,仅根据二维图纸进行计算,但其无法真实将三维项目展示,使工程量计算难度较大,存在重复计算或漏算现象。教师可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真实钢筋构造,使学生将钢筋布设掌握,促进其对平法图集更深层理解。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并给予相关工程量计算项目,学生可进行积极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实际状况给予辅助指导,使学生更深刻将知识掌握,从而获取较佳的教学成效。
3 结语
BIM为建筑信息化技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而言,其应用知识能力决定自身就业竞争力,为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抽象知识更直观掌握,教师需对BIM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加以重视。实际应用进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状况,结合教学课程目标,做好教学组织计划,将BIM技术完美与课堂衔接,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便捷,培养高素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云,史晓燕.基于"互联网+BIM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65-267.
[2]冯羽生,徐超,朱文兴,等.BIM技术引领下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教学模式革新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v.6(21):89-91.
[3]谷智炜,李树山,李红梅.BIM技术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决策探索,2018,No.582(6):26-27.
[4]董毅.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0(09):102-103.
[5]朱兴亚.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砖瓦,2020(07):150+152.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