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兆
摘要:本文基于去鱼鳞装置展开分析。当下全球鱼类消费量巨大且逐年增长,而去鳞是鱼类初加工必须进行的一个处理工序,由于鱼类的消费量导致处理量巨大,以往的人工去鱼鳞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如何提高去鱼鳞装置的去鳞效率和去鳞效果一直是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去鱼鳞装置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鱼鳞;辊子;转筒;滚筒;高压水;钢丝绳
1 去鱼鳞装置的简介
鱼类的初加工一般包括去鱼鳞、剖腹、去内脏、去头、鱼皮、鱼刺、清洗、切块等,其中,去除鱼鳞是鱼类食用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加工工序。我国地处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区域,水域辽阔,海洋面积居世界第三位,鱼类资源丰富,为捕鱼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近年来全球鱼类产量逐年增加,随着鱼类消费量的增长,鱼的去鳞机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的手动去鱼鳞工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安全性差,容易划伤手部,已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为了提高去鳞效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去鳞装置,从传统的手工去鱼鳞逐步走向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国外19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自动化的去鱼鳞机,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国内在1986年后开始出现去鱼鳞工具的专利申请,至今已有相关专利753件。根据自动化程度可以将去鱼鳞装置分为手持式和非手持式,手持式去鱼鳞装置又可以根据其驱动方式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手持式去鱼鳞装置一般用于家庭、饭店,成本低且轻便省力,而非手持式一般用于工厂来进行批量加工,效率高且安全性好。非手持又根据其效率可分为连续式和非连续式两种,相较于非连续式去鱼鳞机,连续式的一般都包括输送装置,可以边输送边去鳞,实现了供料和出料的连续化,效率更高。
2 去鱼鳞装置的技术分解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去鱼鳞装置分为手持式和非手持式,手持式去鱼鳞装置一般用于家庭、饭店,成本低且轻便省力,而非手持式一般用于工厂来进行批量加工,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对1919年起至今的一千多片专利申请统计分析后,在申请初期,手持式和非手持式的申请量较为均衡,在19世纪40年代,手持式去鱼鳞装置的申请量有所增长,1975年后非手持的申请量增长更为迅速,特别从2015年开始,明显超过手持式去鱼鳞装置的申请量,随着渔业的发展,鱼类的初加工逐渐产业化,人们追求更高效率、更好效果的工业化去鱼鳞机器,对非手持式去魚鳞装置的研究更为关注。
2手持式去鱼鳞装置的技术分解
对于手持式的与鱼鳞装置,根据去鱼鳞部件的形状和去鱼鳞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去鱼鳞部件为锯片/刀片、钉板/齿板、设有刀具或者齿的辊子或棒子、钢丝绳、刮鳞网、啤酒瓶盖/环状刀具、设有耙齿的钉耙、设有去鳞部件的手套或剪刀,除此以外还有利用高压水流如高压水枪或气流来进行去鳞。
早期国内申请的手持式去鱼鳞装置都为人工驱动,直到2004年,国内才出现了第一篇可以由电机驱动的手持式刮鱼鳞器,其是一圆筒状罩壳螺接一把手连接件,把手连接件后面螺接一把手,圆筒状罩壳一侧开有长的凹形缺口,在圆筒状罩壳内设置一圆形塑胶刷,塑胶刷的刷毛露出圆筒壳体长的凹形缺口外面,塑胶刷由内置的直流电动机带动旋转,电动机由内置的充电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供电。而国外则早在1922年就出现了第一篇由电机驱动的手持式刮鱼鳞器。而手持式去鱼鳞装置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实现快速有效地去鳞,还逐渐出现了一些带有辅助功能的去鱼鳞工具,如防鱼鳞飞溅和带有储鳞空间的,还有可边刮鳞边喷水的去鱼鳞装置等。
3非手持式去鱼鳞装置的技术分解
根据去鱼鳞装置中去鳞方式和去鳞件结构的不同,可以将非手持去鱼鳞装置分为辊子类、筒状类、板类、高压水类、钢丝绳类,而辊子类分为表面设有齿和表面为刷子如钢丝刷两种;筒状类又分为筒体转动和固定的筒体内的轴转动两种,可以在筒体内壁和/或转轴上设有例如齿状的去鳞件,其实从筒的设置方式也可将其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卧式筒体的中心轴横向设置,立式筒体的中心轴竖向设置,立式一般为筒体固定,中心轴转动,很多筒状的去鱼鳞装置中都设有高压水流喷嘴;板类分为齿板、刮鳞带,此处的板泛指为片状物,因此软的刮鳞带也划为此类,此处的齿也包括刀片;钢丝绳类通常将多根钢丝绳构成履带状或辊状,然后相于鱼体运动来刮除鱼鳞;除了上面列出的几类外,还有直接驱动单个或多个刀片转动或往复运动来去除鱼鳞的,这种去鳞装置与手持式去鱼鳞装置较为类似,因此不予赘述。
3.1 辊子类
辊子类是在辊子表面设有齿、刷或其他去鳞刀具,可在去鳞的同时作为输送辊来实现边输送边去鳞,如传送辊沿着该框架的长向按纵向地分隔开,并在与鱼的供入路径正交的轴向上转动,鱼以不间断的方式送过此路径上,在各传送辊之间安装有一列沿纵向分隔开的不同形状的除鳞辊,当鱼在传送机辊上运动时,可有效地咬合着鱼的一侧上的不同部位,除鳞作业中,还可配置有可弹性弯曲的压紧机构,此种机构当鱼沿着除鳞机的整个长度上依直线路径相续地通过传送辊的上面时,能有效和可弯曲地贴合该鱼的相反一侧。通过对去鳞辊形状的改进来提高去鳞效果的同时减少对鱼体的损伤。辊子表面可以是硬质的齿/刀片,也可为软的毛刷,可接受不同大小的鱼类,不受鱼类大小限制,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
3.2筒状类
筒状类去鱼鳞装置分为卧式和立式,其通过在筒体内壁和/或转轴上设有例如齿状的去鳞件,将鱼体放入筒内,使其翻滚、旋转来去除表面鱼鳞,其耗时短,效率高。卧式筒状类去鱼鳞装置一般设有滚筒,滚筒中设有刮鳞柱,滚筒转动使鱼翻滚时其正背面均可以短时间内不断与刮鳞柱接触,达到彻底除鳞的目的,其耗时短,效率高。立式筒状类一般是筒体固定不动,仅内部的转轴或搅拌轴转动。
3.3板类
板类剥鳞装置上有两块板,上板和下板,上板的下端面上和下板的上端面上分布着刀具,动力装置传递动力于剥鳞装置,使上板和下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将要剥鳞的鱼安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剥鳞装置上还有自动变距结构,自动变距结构使上板的下端面刀具和下板之间的上端面刀具与要剥鳞的鱼抵触,剥鱼鳞时在动力作用下上板和下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鱼鳞在刀具的作用下剥落。还可将去鳞板替换为软质的刮鳞带来适应不同大小的鱼体,去鳞更彻底。
3.4高压水类
设置高压喷嘴,通过高压喷嘴喷出高压水对鱼体的鱼鳞进行清除。除了喷射高压水流外,也可对鱼体喷射高压气流来去除鱼鳞。该类去鱼鳞装置既有连续式,也有非连续式,非连续式常与筒状去鱼鳞装置相结合,可将喷嘴设于转筒内
3.5钢丝绳类
多根钢丝绳形成履带状或者辊状,使鱼体被钢丝绳形成的履带或者辊子输送的过程中,钢丝绳与鱼体表面产生相对运动,摩擦将鱼鳞刮掉。
4 总结
本文以CNABS和DWPI数据库收录的专利为样本,详细分析了去鱼鳞装置的专利申请状况以及各技术分支的申请趋势,并对本领域重要申请人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梳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自动化程度而言,非手持式去鱼鳞装置技术更为先进且广泛用于工厂加工,而在非手持式去鱼鳞装置下的几个类型中,辊子类、筒类技术是其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徐小怡,宁凌.我国沿海省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比较[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3):145-15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江苏苏州 2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