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
十五年前,国家为了资源共享而撤校并点,让许多小村庄的学校规模降了下来。先是撤六年级五年级,然后撤三年级四年级。因为一二年级学生小,住校不方便,所以没有并到乡镇的大学校去。那时候人口多,几乎每个村子都有1—6年级,并校后学生到离家远的地方上学,还要住校,家长很不乐意,国家是顶着压力干工作。
没过几年,师资力量都投入到大学校。上微机、修操场、建楼房,派年轻得力的教师到大学校,打造品牌,共享资源。各小村庄的教学点只剩下学前班和一二年级,房屋老旧,设备简陋,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就成了教学点的主力军。
骑驴看账本,国家觉得只重视大学校也不对,所以慢慢在教学点上下功夫了。一六年,邯郸涉县提出强基固本战略。近几年,涉县的教学点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就是一七年开始教学点职教工作的,我目睹了教学点的变化。
我是辽城乡石门村人,我们辽城乡是涉县教学点最多的一个乡,以石门和西辽城两个大村的两所中心小学,辐射共计19个教学点。老师们都往两所中心小学挤,不愿到清冷简陋的教学点,因此,教学点派老师很难。为了响应强基固本战略,我主动申请到茅岭底教学点支教。当时我在西辽城明德小学住教,茅岭底小学离明德小学只有3里地,来去方便,我还可以住在明德小学,每天步行到教学点支教。
那时候,同事们送我到点上,还留了影,村民也很欢迎我,我也是意气风发,准备在那大干一番。可是节外生枝,贾庄教学点出了问题,我又辗转到了贾庄教学点。
贾庄教学点在河的另一侧,离明德小学有8里地,离家也有小20里,道路不顺,只能住校。相比茅岭底,贾庄教学点只有我一个老师,一个混合班包含了大、中、小班和一年级,共计17名学生,其中小班4人,中班4人,大班4人,一年级5人,都在一个教室。贾庄小学虽然临着大路,但要进入一个窄小的深巷。大门也不大,就像农家大门,只有门头和门两边的一副对联才能让人看出,是一所学校。门头是朱红的四个大字——贾庄小学,两边是朱红对联——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院子有四五分地大小,北面是一座两层瓦房,二楼原先的教室堆放着一些大队的杂物,窗户也破烂了。一楼靠东边是一个教室和一个办公室。校园的西边是一座土坯平方,下雨就漏,也是堆放着杂物。再往西边就是三层的民房。南边也是高高的民房。东边有一段矮墙和一个厕所,厕所是新建的,与教学楼的灰墙旧貌形成鲜明的对比。东墙外边也是民房。因为四周的民房是新建的,地基都提高了好多,与大路齐平,而北面是依山势一个大堰,所以学校就如同一个天井,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的“高高的围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校园低得都排不出水,一下大雨,南边就坑了老些水,幸好是砖铺的院子,还存不了水。因此,教室办公室特别的潮,过一暑假,屋子里都发霉了,长了苔藓。院子里的三株大树,常年不修,胡子拉碴,更增加了学校的阴气。教室里,白天也是昏暗暗的,后窗户被高堰淹没了,前窗的阳光被农房和大树遮住了,再加上教室墙壁常年不涂刷,桌子还是以前的大长桌、条凳,教室就感觉是水浒传里的牢房。
不过,从我到那以后,一年变一个样。其实,就在我去支教之前的暑假,那里就开始变化了。厕所就是新建的,装了水冲厕,刮了腻子,装了雨棚,那么白那么新。教室里也装了鸿合一体机,连了网,比明德的设备还好,我上起课来可就如鱼得水了。网上有很多资源,音乐、美术、科学、道法、体育都不发愁。办公室也给我配了一台新电脑。
半年不到局里评比校园环境,贾庄白墙绿裙,校园明亮起来了。没几天院子里墙上装饰了五六块大牌子,都是古典故事,教育方针的牌子更换一新,校训校风的牌子都有了。一八年,春季開学,教室里也粉刷一新,换了木质单人座的桌椅,各种守则什么的大牌照也换成了新的。我又大刀阔斧地修理了一下大树,教室里焕然一新,亮起来了。接送孩子的家长都惊叹变了样。一八年冬天,不让烧煤取暖了,教室里的两个电油灯也无济于事,干脆撤掉,装了一台扬子大空调,升温快又方便。
一九年的春天,要迎接省检,校园的环境又来了一次大变样。把一楼靠西边的一个闲屋子收拾出来,刮腻子、涂料、装修,又把多媒体从旧教室装过来,空调搬过来,以前的旧门窗换成塑钢门窗,做了教室。木质桌椅也换成了150元一套的可调节小桌椅。原先的教室,置了几个柜子,买了一些篮球、足球、呼啦圈、跳绳等器材,办了音体美器材室和活动室。厕所的白墙上描画了一幅画,南墙上也修饰了一番。学校更美了。
环境、硬件设备一直在变化着,也将一直变化下去。转眼二零年已逝,二一年也过了三分之一,贾庄新支书计划把校园抬高、硬化,教师、办公室铺上地板砖,办公门窗更换,墙面装修。我拭目以待!
不光环境、硬件有变化,软件也是不断前进。首先充实青年教师,县里每年招收200新入职教师大多充实到教学点,为教学点注入新鲜血液。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从单调变得丰富起来,小舞台,大课堂!
这只是涉县教学点教育的一个缩影!我相信之后会变得越来越好!
(涉县贾庄小学 河北邯郸 0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