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古风古色越来越被大众所接纳,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穿古风,唱古曲的潮流,说到这些不得不提的就是古筝了,古筝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的风格与独具特色的民族韵味,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乐器。古筝有着很多不同的称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于秦朝,素有“秦筝”、“真秦之声”之称,又唤做“素筝”、“瑶筝”、“云筝”,但是通常被人们将其称之为古筝。
古筝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演奏乐器流传于民间后,被无数文人雅士所喜爱,在历代史书典籍与诗词歌赋中赞美了这种乐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筝的发展逐渐走出国门,其中日本的筝则是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如今还保持着唐筝的韵味;秦筝也随着时间的变化由东向南发展,之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如河南筝派、潮州筝派、浙江筝派、陕西筝派(秦筝)等。
最早有关筝的史料记载是《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就作为伴奏乐器流行于秦朝,秦人用陶器敲打节奏。到了唐代,筝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不论是宫廷音乐还是民间俗乐,筝倍受青睐、广为流传。宋代筝在民间音乐中显得更为兴盛,并成为宋代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建国前,筝在陕西地区逐渐消失,只有在榆林边缘地区采用箏作为伴奏乐器依然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左手颤音滑音很少见,右手多以大拇指食指弹奏。这正是古筝最早的弹奏方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筝家提出了“秦筝归秦”的口号,从陕西当地的民间音乐、地方曲艺和地方戏曲中提取素材,编制秦韵风格的筝曲并随着古筝演奏方法的发展革新而初步被人们重新熟知。1956年周延甲西安音乐学院开设古筝专业,秦筝走向了专业的艺术殿堂。1957年榆林秦筝名家白葆金先生,在全国音乐民间调研和陕西省第三届民间戏曲汇演期间。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陕西迷胡筝曲得到了肯定。陕西筝曲16首被列为音乐艺术院校古筝专业学生的学习曲目。并创作了大量“秦风”曲目,如《孟姜女》、《绣金匾》、等优秀作品。
《秦桑曲》的作者:周延甲“秦筝归秦”第一代实践者。曾多次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音乐会及讲座,得到了海内外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先后发表论文《榆林古筝考察报告》、《继承和发扬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秦筝归秦,贵在实践》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2000余人并深入研究秦地传统戏曲音乐文化整理和创作了大量的秦地戏曲音乐古筝曲目,1999年《周延甲筝曲选》出版发行,2001年录制《中国筝曲.陕西篇》CD盘,2002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古筝流派名家音乐会》。使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真秦之声”得以恢复盛名,大放异彩。
《秦桑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周延甲、强增抗两位大师根据陕西地方戏曲音乐“迷胡调”、“碗碗腔”(碗碗腔是陕西省戏曲剧种之一,其音乐细腻,感人,唱腔抒情、优美。)为素材,同时还借用李白的乐府诗《春思》的诗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为依据创作而成。此曲描述了一位深情少女倾诉了思念远方亲人的悲切心情。它们的主音都是5音,欢音是3音和6音的结合,苦音是微降7和微升4的结合。若作为欢音出现,“4’、“7”音准比较准为本音,没有颤音的感觉;若作为苦音出现“4”、“7”在音律上高底带有微差并且有颤音的感觉:“4”的音高介于(原位4)和(升4)之间通常称为“微升4”;“7”的音高介于(原位7)和(降7)之间通常称为“微降7”。1989年在全国器乐比赛(山城杯)中获一等奖。乐曲情感细腻、委婉、缠绵却又粗狂、激昂,是秦筝派最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秦地筝曲。在旋法和格式上都接近于传统,为秦派古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便涌现出大量的陕西风格的优秀筝曲,如《凄凉曲》、《孟姜女》、《香山射鼓》、《三秦欢歌》、《绣金匾》等。1983年“陕西秦筝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秦筝学派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起点新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特别是民族器乐的兴起,古筝的学习热潮也愈演愈烈,古筝在陕西这片沃土上生长繁衍。经过一代又一代古筝名家的努力他们根据西安古乐、秦腔、迷胡戏等史料记载,探索发现秦地戏曲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将两千多年历史的“真秦之声”从废墟中挖掘出来。如今秦筝得以发扬光大,居民族器乐之林,站优秀传统文化之高地。
古筝蕴含着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资源。通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秦派古筝也成为当代古筝流派之一。秦派古筝与陕西民间音乐紧密联系,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形态,使秦派古筝展发出新的魅力。通过本文对秦派古筝的恢复与发展及《秦桑曲》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秦派筝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演奏者若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必须深入了解其乐曲表达之意和掌握过硬的演奏技法。同事也希望大家更加了解秦派音乐和秦派古筝。
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秋丰小学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