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比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44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予以对比。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比对比组高(P<0.05);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18%,比试验组的2.27%高(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还可以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7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患者,全部患者与家属签署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比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0~78岁,平均(49.53±29.54)岁;疾病类型:重症创伤8例,心力衰竭12例,心绞痛17例,其他7例。试验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1~79岁,平均(50.42±29.63)岁;疾病类型:重症创伤7例,心力衰竭13例,心绞痛18例,其他6例。两组疾病类型等资料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管理,包括对急诊不同岗位护士合理安排与分工合作等;试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如下:(1)完善系统工作管理:接受做好急诊室输液物品的清理,将药物根据种类和批次分类整理。将整理好的急诊室用品分类整顿,将危险药品和普通药品标识,以缩短抢救的时间,提升急诊效率。(2)优化流程:①在接到急诊电话后,5min内安排出诊,在出诊前通知救护车和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工作。②开放急诊绿色通道,减少患者急诊等候时间,采用先急诊再挂号、先抢救再收费的制度原则。③送患者入抢救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特征,为患者吸氧、气管插管等,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性,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采用心电监护。④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摆放成复苏体位,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将患者放置在抢救床上,主要将患者的头部保持在与躯体同一个轴面上,平放上肢在患者的身体两侧,开放气道,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⑤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为患者家属讲解病情,提升患者家属的配合度,急诊患者往往病情严重,预后差,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降低压力,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2做到准确、客观与真实,并和医生记录情况一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根据自拟调查表评定,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分层考核以及护理技能四个方面,各项指标总分100份,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佳)与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误吸以及坠床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均值±方差(x±s)表明计量资料,x2 (%)表明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提示有差异性且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2.1护理质量
试验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比对比组高(P<0.05)。见表1。
2.2不良事件
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8%,比试验组的2.27%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把风险管理机制引入到急诊护理中,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已存的护理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风险监控,降低护理事故出现率,进而系统性地改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尽可能使风险事件的出现减少,主要识别、分析与处理护理中潜在的风险事件。风险护理属于严密衔接的一种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核心,对患者的感受充分重视,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术中可以有效配合临床医师,使患者的抢救流程得到优化,并对护士与患者间的交流充分注重,使患者的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医疗事故的出现明显减少,规避风险,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急诊科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与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获得了较好效果。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比组高;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8%,比试验组的2.27%高,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沈福琼,黄文琴.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3):3730-3731.
[2]肖二艷,肖雪青.风险防范护理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127-1128.
[3]肖丹.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