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的教学方法分析

2021-09-10 05:43刘媛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文明。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且历史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给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探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添加到服装设计的教学中的方法,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从多个角度寻找最优答案,为这项技术注入活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设计;教学方法

前言: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经济发展,这种快速的发展形势,逐渐使文明与文化显得模糊,不再重要,一些曾经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正在走向灭绝。这使得我国的大量宝贵文化以及工艺濒临或者已经失传。为了解决这一状况,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些文化的教育,使其可以继续传承。在服装设计中,融入非遗元素,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我国的宝贵文化,提升人们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非遗元素应用存在的问题

精神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即便口传心授,也需要用物品来体现,运用直观的、可视化的物质来体现文化,可以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可以让人民更为清晰的接触、了解一些独特的文化,服装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标志,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在。根据研究表明,服装的起源过程几乎与人类出现的过程保持同步,即在现代人类诞生之际,服装就接踵而来。人类服装的发展史也从侧面映证了人类的发展与繁荣,在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服装,如汉服、唐装等[1]。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辛追夫人身着20层纱衣,纱衣千年不腐,薄如蝉翼。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的逐渐重视,很多院校都将非遗元素融入了教学当中,尤其是服装设计院校,已经将挖掘非遗元素写入课本。我国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服饰穿搭也各不相同,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服饰特色,将这些服饰进行合理的融入,可以提升服装设计的独特性,目前虽然被广泛使用,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目前的服饰设计中引用非遗元素守旧性特别强,由于过于重视民族特色的展现,会给人一种过于夸张的感觉。其次,在服装设计中的固有性思维严重,很多元素都被约束,显得缺乏创新,思维局限,导致服装设计出的样式不符合当代发展潮流。最后,时装设计缺乏内涵,显得肤浅。现在的时装设计大多缺乏创新与创意,很多服装设计都千篇一律,缺乏创意的服装,虽然看上去花枝招展,但是却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2]。除此之外,对于教学,教师的思维固化严重,教学方法也不够科学,对于学生的思维激发相对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一个班的学生所设计出来的服装都是一个样,缺少创造力的服装设计师,只能当学徒,距离大师却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二、服装设计教学中非遗元素创新应用的方法探讨

(一)色彩应用方法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是给人第一印象的直观感受,運用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达到吸人眼球的效果,且不同的色彩会为服装显示出不同的风格。比如:红色会给人一种热情火热的感觉,白色会带给人一种纯洁无瑕的感受,而黑色往往充满神秘,紫色高贵典雅,蓝色浪漫神秘等。另外,不同民族的服饰色彩也有所差异,畲族喜欢用蓝色和黑色搭配服饰,壮族多用天蓝色,而藏族喜欢白色,以示尊贵,而不同颜色的搭配又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当中,一般会用到黑、白、黄、红、蓝五种颜色。在非遗元素的色彩应用当中,需要注意色彩三要素的使用。首先,对于不同明度的色彩进行搭配,可以使设计的服装呈现不同效果,比如在年轻女性的服装设计中,一般采用浅蓝色、浅紫色、浅黄色等明度较高的颜色,这些颜色可以使人看起来更具青春活力。其次,色彩的纯度是原色在色彩中所占的比例,纯度高的服饰往往给人一种活泼积极的感受,纯度低的色彩会使人感受淡然、轻松。最后,色相的不同搭配也可以带来视觉的差异,合理的利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可以使服装更加的人性化以及个性化,在使用中,需要把握当今流行趋势,了解流行色彩,努力使服装设计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将非遗文化更好的宣扬。

(二)面料应用方法

面料即服装所用到的材料,相比于色彩带给人的直观感受,面料更可以将服装的特点以及风格进行展现。我国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涉及的技艺包括:南京云锦、宋锦、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壮族织锦技艺、云锦等。其中,使用最多也比较著名的有宋锦、云锦等,这些面料都是非常优秀的非遗技艺。传统面料的优点是这些面料的材质一般都是天然纤维,使人穿起来舒适,且由于手工制作,非常绿色环保。但是缺点就是耗时长、复杂繁琐,很难大批量生产,因此,就需要运用科技的力量进行研发,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搭配现代材料与传统面料。尤其是一些刺绣、镂空、镶嵌等复杂的技艺。如果将这些技艺从服装上剔除,显然会影响服饰的观感,但是这些特殊的技艺很难实现机械化的批量生产。对于面料上的非遗元素,需要适当添加,太少起不到作用,而全部采用非遗技艺又会显得与时代脱节。因此,可以将非遗元素用在服装的局部来展现,比如领口、袖口、门襟等,这些地方采用刺绣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服装的高贵感。除此之外,利用非遗工艺剪纸技术对于传统面料进行二次制作,可以使服装更有层次以及增添趣味。

(三)款式应用方法

服装的款式可以有效体现其所展现的风格,比如汉服、唐装等,款式不同,所蕴含的韵味也就相差各异,现代化的服装设计,一般将款式分为西式、中式、韩式等。利用非遗工艺,同样可以完成服装款式的制作,例如苗族的百褶裙,可以利用单品,再配合上现代裁剪的西装衬衫,运用合理的搭配比例,获得有别于现代与传统的民族风格服饰。另外,在服装中加入立领、盘扣等现代工艺,可以使原有的服装更具现代化气息以及时尚潮流,比如对于汉族的传统马面裙,将裙面的图案换成当下的流行图案,可以作为秋冬季大衣的内搭单品,既表现了传统,又不与现代艺术相违和[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与现代服装款式的搭配,需要按照合理的比例,不可肆意搭配,不然会使服装看起来不伦不类、似是而非,丧失了服装原有的品质。

(四)图案纹样应用方法

服装的图案一般是最直接的非遗元素的表现方法,因为图案可以呈现出很多景象,如图腾、纹样、风格等方面,这些图案可以将非遗元素体现出来,比如端午龙舟、中秋赏月、梅花映雪等。尤其是我国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符合当地特色的图案或者图腾,一般有动物、植物、天地星辰等,这些无不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我国特色的文化体现。另外,图案不仅仅是图像,还可以是文字或者图像与文字的混合体,在图像的使用上,需要结合衣服面料、材质选取大小适合的图像,在近些年,我国服装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中国风的服装,其品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的柔软舒适、收放自如,而有的太过夸张,喧宾夺主。因此,对于图案纹样的选择,必须仔细斟酌,既要体现服装想表达的含义,也要符合搭配规律。另外,图案的选取需要不断创新,符合时代潮流,但不能随意搭配,比如,有一些国风服装,上面印着英文字母,这就失去了服装的原有价值。

结论:我国拥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需要人们的保护。将这些文化遗产有机的融合到服装的设计中,可以得到大众的广泛接触与认同。在进行非遗元素与服装设计的融合中,需要注意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纹样图案等因素,使服装实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芳.特殊教育学校服装教学中非遗手工艺传承实践路径探索——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J].纺织报告,2021,40(03):102-104.

[2]李梦婷.河北非遗大营皮草服装的创新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20.

[3]曹慧超.“工匠精神”在中式服装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作者简介:刘媛(1988.08—),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艺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法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