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燕 张丽蓉
摘 要:简单来说,试验检测技术就是对一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在道路工程上,一定要把无损检测技术运用上来,这样不仅可以让道路工程的质量有所提高,而且还可以使交通相对便利。尽管这样,道路工程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的问题,我国还是要在道路工程方面多重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改和调整,要制定出更具体化的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就道路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道路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0 引言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道路检测工作的成本,还能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完整性等多项参数,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应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监督。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采用无损检测,可及时发现潜在缺陷,且不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减轻了后续道路的维护工作。
1 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综合性,能够对传统检测技术进行补充与完善,并且能够将材料缺陷检测出来,也能评价其性能,并综合评价其完整性与可靠性,进而使施工获得有效数据参考[1]。(1)对被检测物的损伤小。在检测道路工程的时候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不会损伤到检测对象,这也是该技术在使用时最为明显的特点为无损,即检测过程中不会对检测对象功能造成破坏,这一有点比较值得肯定。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保证检测结构保持完整,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无损检测技术的操作不是很复杂,容易理解和接受,应用比较灵活。在检测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保证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便捷高效。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具有破坏性,相比较于破坏性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流程更加简单,保证待检测的构件不会以为检测而受到损伤,检测更加便捷而且效率高,检测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道路工程的时候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快速推进检测进度,检测所消耗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无损检测与其它检测技术相比,区别在于技术在使用时更加便捷,操作时更为便利,同时最终的检测结果也更为精确。
2 道路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其应用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脉冲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波波幅变化情况,对路桥结构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超声波参数变化的分析结果,掌握路桥结构存在缺陷的区域及其产生原因,然后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超声波检测技术除了具有检测准确度较高以及对路桥结构损害较小等特点以外,还具有检测技术较为简便以及操作安全系数较高等优势,在路桥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2 无损检测图像技术
在道路工程检测工作中,无损检测图像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无损检测图像技术主要包含 2 种技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主要是用全息摄影方法获取工程相关全息图,然后技术人员再对全息图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数据信息。这种检测技术直观、可靠,检测效果易于读取,因此,在我国道路工程检测工作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中,技术人员需要采取精度较高的热敏传感器,对需要检测的结构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和规律进行分析,然后将检测数据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工程构造内部的情况。
2.3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这一技术在运用时,对地下物体电磁以及不可见物电磁进行使用,原理主要为运用天线发射电磁波,同时使用另一个天线对电磁波进行接收。在使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时,可以快速锁定结构体中的材料,对其位置、分布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基于电磁波在介质影响下的传播,部分电磁波会在被穿透介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2]。通过显示设备对电磁波的变化情况进行显示,借此将介质当中的内部结构和是否有缺陷存在推断出来,保证检测工作在实施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直观性、连续性以及迅速性方面的特点比较明显。因此本功能在进行道路工程检测时,应注重对这一技术的运用,保证检测结果的直观呈现,并且尽快将检测结果得出。
2.4 声发射法检测技术
通过应用声发射法检测技术对工程进行检测,技术人员可以在被检测的位置上设置声波发射器,然后利用不同位置收到的声波时间差,判断道路工程的缺陷问题的产生位置。声发射法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结果更加具体等特点,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道路工程内部结构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裂缝的类型、大小以及裂缝发展速度等。
3 道路检测技术优化策略
3.1 加强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
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进行,必须要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才能够使检测结果具有可信度,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道路工程通过质量检测,否则会造成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损失。最终的质量检测结果也不仅仅是提供给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单位,同样要提供给政府监管部门和行政部门,所以检测结果需要承担相应的检测责任。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检测操作得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使检测质量得到统一的保证。人工检测时也可能会由于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意识不足,产生弄虚作假的情况,使质量检测的公正性受到影响。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相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极大程度了降低了检测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所以信息化管理能够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合理性。
3.2 强化工作监督与管理
道路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想,要安排专门的人员配合工程监理单位开展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加强对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工作得以高效实施与落实。监管部门要定期核查现场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状况,如果发现工作不积极、违规操作或者应付了事等情况,要将此情况及时反馈到工程项目负责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将现场试验检测实验室专项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对检测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进行综合抽检与评定,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技术应用缺陷以及人员思想问题等,及时整改问题,提高现场试验检测专业性与科学性,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真实。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除了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操作检测设备以及开展检测工作以外,更应重视检测数据记录以及分析工作的开展,为了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对路桥工程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4 结束语
道路工程一直以来都是交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要保证及时针对道路中的病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对病害的部位进行确定,掌握道路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对策,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海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钢筋检测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2):419-420.
[2]陈涛,张敏,翟超.无损检测技术在既有地铁结构现状检测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術,2019,41(8):115-1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