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晨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需要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从学情出发,逐步摒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误区,立足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把知识学习、方法掌握、能力培养、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特别是要落实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与生活;平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371
引言
尊重学生的数学起点,理解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存在,它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本身亦离不开生活环境,他们在接触数学知识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单纯地对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经验,结合教学内容,从中找出线索,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数学思考,继而产生探讨数学知识的欲望。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参照,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它给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了学习依据,所以是开展数学教学的核心抓手。目前,统一的部编版教材更加契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相对于之前的数学教材,新的数学教材完全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所以新教材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也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在思路上突出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倡学生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学习,这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重视问题设置的合理性,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二、运用生活化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更高效的掌握,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如何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教学过程当中,并用生活中常见的、统一规格的积木作为水果的替代品。当学生说明喜欢某种水果时,便放置一个积木。在对“学生最喜欢的水果”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教师不仅要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将基础的空间几何思想渗入其中,进而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将积木放置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够更清晰地看出哪种颜色的积木更高,也就表示喜爱那种水果的学生最多。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统计与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思想进行了解,同时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了有效培养,从而可以借助生活化理念对数学的生动性、实用性等特点进行充分展现,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挖掘数学课本中存在的生活元素,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新课程的改革促使了当下教育界的创新,在新课程中明确规定当下的教师除了要传递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兴趣、创新的思维、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型的人才。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牢牢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如可以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的《购物》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要在课本中找出存在的生活元素。该节课程中需要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并进行人民币的换算,比如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能够利用人民币付钱。很明显该节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拿出1元钱,10元钱,5毛钱等,问学生这些是什么,用这些钱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呢?二年级的学生都会知道这是人民币,可以用来买东西。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在传递学生人民币买东西的换算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现场购物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继而探究出购买物品时的各个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加强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开阔学生的眼界,避免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加强作业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挖掘数学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布置和生活贴近的作业,确保学生掌握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千克、克、吨》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能够在具备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克、千克,了解1000克=1千克,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对秤的使用能力。一般课堂的40分鐘,学生是很难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此时就需要老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探究和巩固。在布置这类作业时,为了防止抄袭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和克以及千克有关的物体,将其记录,并采用单位换算法进行换算。这种作业不仅遵循了开放性的原则,同时还提升了学生主动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掌握。
结束语
数学与生活是不可割裂的两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强调数学知识抽象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数学课堂上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平衡,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明白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要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祁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启迪与智慧(中),2021(01):43.
[2]余红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4):99-100.
[3]王聪慧.运行生活化教学,助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