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媛媛
今年全國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3件全团建议,其中两件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分别是《关于支持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议》《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建议》。
同时,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
这些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全团建议、联名提案,凝聚着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含金量高、分量足。
另一方面,今年全国两会上四川代表团提交的21件全团建议中,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就有10件。这充分说明川渝两省市步调同频、行动一致,充分体现了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决心信心和不断强化的“一盘棋”思想、一体化发展理念,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会上的“双城之热”。
事实上,去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而关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重庆和四川去年就已展开多项合作。
这些项目该怎么建?目前又取得了哪些进展?《今日重庆》记者带你一起去看看。
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Take the Vantage Point of Futur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挖掘机铁臂高举,钻机、泵机等机械设备穿梭往来,巨大的塔吊在头顶运转不息,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3月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凤鸣湖畔,特斯联AI CITY项目首期AI PARK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整个春节期间,我们都没有停工。目前项目已经顺利封顶,力争今年4月亮相。”项目现场负责人刘航说。
刘航介绍,AI PARK建成后,停车机器人会引导汽车移到停车位;步入公司后,每一扇门都可通过面部识别自动开关;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会及时出现在人们身边,提供智能测温、表情识别、语音对话、人脸支付、安全保卫等一系列服务……
这样一座未来人工智能城市的范本,仅仅是重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缩影。
去年9月11日,科学大道、科学谷、科学城生态水系示范工程等7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300亿元,标志着西部(重庆)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
从此,一座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西部大地上拔节生长。它承载了重庆对“科学”与“城市”的美好期待,它的发展速度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其中,就包括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综合性科学中心。 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建设这个中心是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重庆代表团在全团建议中提出四条建议:
1、支持建设大科学装置
2、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基地
3、支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4、支持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杨帆表示,重庆科技创新氛围浓、科技创新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具有较好的基础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但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仍有短板,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通过建设这个科学中心,希望国家能够支持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计算、量子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等落户重庆。”杨帆说。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接受《今日重庆》记者采访时说,“把握国家战略大后方定位,我们将聚焦战略高技术开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按照主体集中、空间集聚、特色鲜明、显示度强的原则,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片区集中力量建设约100平方公里的综合性科学中心。”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将重点打造“科教创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总部研发及创新转化区”三个片区,加快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同时,我们将深化川渝协同创新合作,加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成都高新区等互动,联合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肖庆华说。
为此,重庆高新区将集中力量推进五大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务实合作,重点依托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加快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二是集中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等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三是打造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向科学城集聚,支持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牵头共同组建争创国家实验室。
四是前瞻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推动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发展,支持高校院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优势学科力量汇聚和集成。
五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积极导入中科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优势科教创新资源,在科学城布局建设科研分中心。
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Form a Port Allianc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距西部(重庆)科学城不远,位于合川区钱塘镇的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现场同样繁忙。
正值水上工程建设“枯水黄金期”,利泽航运枢纽左岸连接坝段1至3号坝块已经达到设计高程,泄洪冲沙闸1号闸墩正在滑升,船闸闸室也在有序建设中。
利泽航运枢纽上接四川省武胜县桐子壕枢纽,下连重庆合川的草街航电枢纽,是嘉陵江汇入长江干线的最后一个枢纽。
重庆高速航发集团现场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枢纽工程全面完工后,可通行500吨级船舶,远期能通行1000吨级船舶。到那个时候,四川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货物都可通过嘉陵江实现通江达海。
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一环,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需要整合港口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协同打造长江上游港口群。利泽航运枢纽的建
设,正是其中之一。
早在2020年5月14日,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水运规划统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管理服务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达成了一致意見。
2020年6月,川渝两地港航管理部门在南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由嘉陵江沿线4个市级和15个县级航务海事机构、9个嘉陵江航道管理机构为成员单位,建立了嘉陵江川境段及川渝毗邻市(区)水上交通安全联防联控机制。
2020年7月2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重庆市交通局在四川达州召开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进会,并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运发展 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合作备忘录》,提出将共同打造长江上游港口群,构建重庆“3核心8重点10一般”港区布局体系;打造四川“两核六翼多点”港口群;积极推进川渝长江干线重要港口一体化运营,全面整合泸州、宜宾、乐山、广元、南充、广安港口资源,加强与重庆主城、万州、涪陵、忠县等港口的合作。
2020年10月,嘉陵江航运首趟集装箱班轮——四川广元至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仪式在广元港举行。
2020年12月3日,四川省港投集团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合作建设的重庆万州新田港一期正式进入运营阶段。5天后,四川港投集团与重庆市、万州区等多方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建万州新田港二期建设项目,万州新田港将成为四川东向出海的一大重要通道。
今年2月10日印发的《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加强港口协作、航道联建”被提上日程。同时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构建“一干两支六线”衔接顺畅的高等级航道骨架,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能级,强化港口分工协作和集约发展,推动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设。按照规划,到2025年,改善千吨级航道500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5000吨级单船可常年满载通达寸滩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
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庆将围绕航运建设,实施长江朝天门至涪陵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开工嘉陵江、乌江、涪江航道整治提升工程,加快万州新田港二期、涪陵龙头港建设。
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To Promote Opening and Cooperation at Higher Levels
建设协同开放示范区是国家首次提出的跨省域自贸试验区合作。去年6月3日,重庆市商务委和四川省商务厅就已签署了工作方案,启动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认为,这是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有利于发挥川渝自贸试验区在西部地区的开放引领作用,共同打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也有利于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新机制,为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展开联合调研。委员们了解到,川渝启动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以来,两地自贸区加强信息互通、交流互动,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例如,重庆两江、西永及果园港片区与四川天府、高新、青白江、泸州等自贸区域合作频繁,联手开展了多式联运“一单制”等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园区合作;重庆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与四川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签署了《川渝自贸区司法合作共建协议》;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等,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协同开放示范区发展的问题,诸如改革赋权授权不足、政策协同性不够、统筹推动力度有限、产业发展雷同等。
为破解当前困难和问题,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吁请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谋划和积极支持——
同时,建议由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进一步加强对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导,与川渝两地一起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川渝协同开放的实施范围、路径、机制和政策举措,高标准制定《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总体方案》,适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实施。
毫无疑问,加强对川渝携手打造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谋划和支持,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更高水平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助推两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3月8日,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第二批)》的通知,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第二批)》包含了115项政务服务事项,涵盖了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民政人社、交通住房等方面,包括办税、道路运输、医疗保障、残疾人证迁移变更等事项,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实现通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对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全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包含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无差别政务服务、加强数据交换共享、强化跨区域协同监管、共同打造一流市场环境、加强两地交流培训等六大类型,细分成43项重点工作任务,并相应明确了两地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
不论是两会上的热点议题,还是不断落地见效的利好信息,都明确而强烈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以加速度不断走深走实,发挥出越来越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