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君艳
摘 要:来华汉语言进修生是高校国际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春夏学期浙江大学640名汉语言进修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开展学生访谈,归纳汉语言进修生的特征,并从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同伴关系、对学校的认知四个维度呈现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同时,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个角度探究提高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的路径,旨在为高校汉语言进修生管理工作的政策改进提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62-02
来华汉语言进修生以学习中文为主要的留学目的,属非学历进修生,在整个来华留学生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类留学生群体人数众多,生源复杂。进修生中有优质的潜在学位生、全球高校的交流生、各国外交工作人员、跨国企业职员、中国文化爱好者等。合理利用汉语言进修生的资源,一方面有助于国际化校园建设,另一方面也将极大促进高校的国际声誉,吸引优质学位生生源,对讲好中国故事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言进修生群体特点
本文所调查的640名学生来自82个国家,分布在五大洲。其中,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这4个亚洲国家学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8%。近59个国家仅有5个及以下的学生。从年龄分布来看,该学期在读语言生中,18至28岁的有322人,占总人数的80%,28至38岁的也有近100人,年龄最大的已经是63岁。从年龄差异也能看出学生们学习汉语目的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在中国求学、从事中外贸易工作、外交事务等。这也决定了他们对校园生活不同的需求。浙江大学通常将汉语言进修生以经费来源分为四大类别,包括自费生、政府奖学金生、交流生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自费生人数最多,往往在管理上更为困难,他们的流动性强,学生个体情况差异大。奖学金生和交流生受到奖学金管理政策和交流协议政策等限制,相对更容易接受学校的管理。
汉语言进修生以一个以学期为招生单位,且最长学习期限不超两年。这意味着,每个班级在读的学生中,在校时长一到四学期不等。但学习时间长短并不意味着汉语能力的高低。同样,每学期进来的新生汉语水平也不一致。在跨文化的校园适应中,语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学生对校园适应的程度和速度不同。
总体来说,汉语言进修生群体国籍众多,文化背景差异大,并且年龄跨度大,个体差别大,同时他们的汉语能力参差不齐。
二、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情况
对来华留学生的校园适应研究,有两大主题,其一是阶段性研究 [1]。有学者提出了文化适应曲线模型来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其二,从不同维度分析汉语言讲修生适应情况,通常包括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刘潇肖将来华留学生校园适应分为校园人际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 [2]。本研究将从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师生和同伴关系、对浙大的认知四个角度分析该校汉语言进修生的校园适应现状。通过对学生访谈,分析汉语进修生目前的校园适应情况。
(一)学业学习
根据前人研究结论,一般可通过教学模式、课堂表现、作业与考试、学术资源使用这四大维度来评估来华留学生的在学业方面的适应情况。汉语言进修生以学习汉语为主,课程分为听说读写和文化体验。虽然学生差异大,但因语言学习的规律性,教学有规可依。通过访谈可知,大部分学生满意现有的教学模式。课堂表现方面,通过和汉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文化背景高度相关。亚洲文化的学生上课更为安静、认真;欧美文化的学生则更积极、喜欢提问。
进修生没有毕、结业的学分和成绩要求,但在访谈中,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学习汉语是为了日后进一步在中國申请学位学习,压力比较大。这部分学生会花大量时间自主学习。同时这类学生中大多数也表示,没有使用过诸如图书馆这类校内学术资源。
综上所述,在学业学习方面,浙江大学目前的汉语教学模式已经可以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小班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在课后,学生们喜欢在宿舍区的公共区域三五聚集,合作学习。除因升学等对汉语能力有极高需求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无课业压力。
(二)校园生活
汉语言进修生的课余时间比学位生更多,较低的课业压力也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外。根据对汉语言进修生和行政管理老师的访谈发现,汉语言进修生在饮食适应和住宿适应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具体表现在,学校无法保证留学生宿舍内都配备公共厨房。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便利的外卖满足了日常饮食需要。饮食适应方面,适应难度最大的是穆斯林学生。
宿舍方面,留学生宿舍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单间、独卫的条件。在宿舍分配时,虽然也考虑了宗教等因素,但由于资源总量的限制,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也可能同住。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向宿舍管理人员寻求帮助时语言沟通困难。但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对学校便利的商超设施和周边便利的环境感到满意。
(三)师生和同伴关系
王冬燕总结前人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的交际网络分为三大类,一是本国人组成的网络,其功能是对文化来源的肯定和表达;二是与东道国成员组成的网络,其功能在于促进学术和职业目标的达成;三是多国别的网络,其主要功能是娱乐 [3]。
受访学生均表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交到朋友,不存在人际交往焦虑,同班也能形成良好的人际网络。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与中国学生成为朋友。一方面,汉语言进修生的学习模式导致他们几乎跟中国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交集,也很少参加校内社团和组织。访谈发现,体育运动是语言进修生认识中国学生最常见的途径,但该类型的人际网络只限于运动场上,往往不会形成日常互动。
本国学生形成的交际圈是最常见的,但多国别网络也很寻常。大部分学生会通过班级找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公共区域时常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学生共同学习。由上可知,汉语进修生之间通过班级、宿舍等形成了良好的群体网络。大家同在浙大,共同面对留学生活的难题,分享资源。客观条件上,汉语言进修生和浙大的中国学生交往受限;主观上,进修生主动建立与中国学生交际网络的意愿不强烈。
(四)对学校的认知
汉语言进修生在浙大的学习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个学期,长则两年。对一所大学的了解程度能够有益于进修生学业完成后归国的辐射影响。研究发现,进修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少主动了解浙大,对浙大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网络上的介绍。利用汉语言进修生宣传浙大是很好的途径,尤其是学位教育,但目前,这一途径尚未打通。大量的汉语言进修生只完成了学业学习,对浙大的学位教育和整体情况欠缺深层次的了解。
三、提高校园适应的措施
近年来,文化育人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大学文化是大学育人的软实力 [4]。学者陈章龙提出大学文化具有教化性、导向性和独特性。他认为可以将大学文化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面 [5],并且要通过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教化人。本文结合汉语言进修生的群体特点和校园适应情况,从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环境文化三大方面着手,为提升汉语言进修生的校园适应寻找路径。
精神文化以校训、校风、校歌等为载体,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主要途径是校史、校训、校纪、校歌等的宣传教育。提高进修生对浙大的认知度,要发挥校史馆的作用,将校史馆作为实践课程的活动场所之一。通过生动的校史介绍,让进修生对浙大有整体的了解。在进修生的始业教育环节,增加对校训、校歌的介绍。
行为文化是大学师生在日常行为和校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规范和风尚,是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的动态体现。汉语言进修生对教职工的最大需求是语言沟通顺畅。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增强对留学生服务部门教职工的语言培训是必要的。良好的沟通是学生适应学校的必要条件,是教育管理制度落实的基础。在服务学生时,教职工需去除刻板印象,提高服务态度,做到国内国际学生一视同仁。各部门应协调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鼓励中国的学生组织积极主动吸纳国际进修生,构建进修生参与校内组织、社团的常态化渠道。
环境文化是基础和保障,楼宇、设施、景观乃至一草一木等物化形态均属于环境文化的范畴。环境文化的营造成本高,周期长,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与维护。学校可在宿舍区,打造公共学习、休闲区,公共厨房应成为国际学生宿舍的标准配置,并且也对中国学生开放,为中外学生营造互动的场域。同时,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应配有多国语言标识。
四、结语
在国际学生管理中,汉语言进修生的人数多、流动性强,且生源类别复杂、文化背景悬殊。学生在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同伴关系等方面依然面临适应难题,同时在深入了解大学文化上也缺乏途径。为更好地发挥汉语言进修生对高校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作用,高校应结合汉语言进修生的群体特点,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方面着力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校园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郝玉洁. 来华预科留学生校园适应阶段实证分析[D]. 山东:山东大学,2017.
[2] 刘潇,肖艾忻. 来华留学生校园适应现状研究[J]. 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2008(12).
[3] 王冬燕.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规则提取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4] 姚媛. 我国文化育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1)84-86.
[5] 陈章龙. 大学应成为文化的引领者[N]. 光明日报,2012-02-22.
(荐稿人:吴华,浙江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