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21-09-10 07:22熊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熊清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单纯的知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老师要摒弃传统师本教育思想,从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的发散思维,展开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思维能力是指获取信息后大脑通过储存、分析、加工后对事物的特征与规律进行探索、发现、认知、判断的能力。思维能力通常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抽象力、推理力、判断力、概括力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思维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启蒙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借助数学学科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推理、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知识探究中学会动脑思考,借助活跃的思维活动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数学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数学知识的讲解上,务求将全部的课堂时间都用来进行讲解,但是大容量的知识讲解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持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有的数学老师认为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来自于一板一眼的教学和完全按照例题思路进行解题,加大的数学知识的枯燥性,阻碍了小学生的活跃思维,导致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采取了机械记忆的方法,不再愿意独立的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更依赖于老师的单向灌输,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学生对数学知识逐渐陷入了思维困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

三、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多样化的问题来进行思维训练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积极的围绕问题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和探究,而多样化的问题训练则能够使学生由单向思维活动逐渐转化为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

1.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发散式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发散式数学问题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去进行思考。比如学习“分数”这课后,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分数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班级内女生与男生的比例为4比5,那么都能够如何表述呢?学生很自然想到,班级内女生相当于男生人数的4/5,也就是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5,女生比男生人数少了1/5,接着学生就陷入的思维定势,老师就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还能如何来进行表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还可以从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与班级内总人数的占比角度来进行表述,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5/9,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4/9,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总人数的1/9……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学会了面对问题借助发散式思维来走出思维壁垒,提高了学会思维的灵活性。[2]

2.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陷阱式问题

在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精心设计的陷阱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面对问题去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比如四年级学习“三角形”这课后,老师围绕三角形内角和来为学生设计陷阱式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现在将这个三角形分为两个三角形,那么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的一半,也就是90°对吗?学生很容易在惯性思维中忽略三角形大小与内角和之间并没有关联这一因素,老师可以借由这种判断类型的陷阱式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了从问题中去发散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互逆式问题

在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反向思维能力也是尤为重要,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互逆式问题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反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有助于学生的举一反三。比如學习“小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老师针对小数点移动与数大小变化设计了互逆式问题: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出现什么结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出现什么结果?小数点向右移动比想向左移动会大多少?在互逆式的问题训练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反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在教学中用语言训练带动思维发展

在小学生思维活动中,思维与语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往往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进行解说练习,解说的同时思维也会处于活跃状态,学生解说的条理清楚体现出了思维清晰,因此语言训练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比如小数应用题解题练习,由于流感高发口罩厂要进行赶工,计划生产67000个口罩,现在已经生产了4.5天,平均每天生产8200个,剩下的部分要在3.5天完成,那么需要每天生产多少个口罩?在解这道题目时,老师鼓励学生边思考边进行解说训练,首先梳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总生产数量为67000个,4.5天是已经完成的时间,3.5天是剩下的生产时间,8200个是前部分生产时的效率,现在求的是剩下时间的生产效率。梳理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后,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第一步将前部分生产的口罩总量求出,然后求剩下的工作量,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剩下的生产时间就得到了后部分生产的效率。学生在思考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由开始时思路不清晰逐渐变得有条有理,从而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三)在教学中用操作训练带动思维发展

我们常说心灵手巧,说明了手与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课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胶水、火柴棒来制作长方形木框,然后鼓励学生动手拉一拉,观察角的变化,引导学生将长方形的图形特点与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模仿梯形的图形去进行制作,使学生在操作、观察、分析中从长方形的图形知识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点上,轻松理解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特点,使学生在拼一拼、拉一拉中完成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探究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J].数学大世界.2017(004).

[2]孙文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家长.2019(001).

(重庆市云阳县双江小学 40450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