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技术发展下的区域经济学变革

2021-09-10 07:22霍明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网络技术区域经济

霍明

摘要:本文中主要论述了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对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理论及耦合形式进行深入阐述。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通过网络技术聚合各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网络技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耦合

区域经济与网络技术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地方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基础,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与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机制,需要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只有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二者耦合协调进步。通过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的有效耦合,有助于我国实施区域性自主创新战略,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同时借助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布局,可以在社会中培育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进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述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呈现由此前的沿海与内地的非均衡发展逐渐转为先发展地区带动落后区域减少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技术学家金伯德格尔便在《经济发展与创新》中明确提出,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就是改善社会中居民的物质福利,解决并根除在当前社会中仍遗留的诸如贫困、人均受教育率低下、出生婴儿疾病、寿命短等问题,由此可以得知区域经济发展与传统的经济发展相比较,区域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更多。同时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代表着地区经济外延扩大和再生产,而这一过程的形成便需要地区科技进步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上升。由此可以得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与区域经济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包容性和互动性,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也表现出多层次、互动且长期的变动特性,而这一特性与当前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人民价值取向的选择直接相关。

2.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理论分析

2.1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過知识的外溢效应,进而带动技术产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但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伴随着网络技术人才的不断流动和转移,网络技术人才在大环境的驱使下,便会逐渐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网络技术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聚集,并且随着聚集规模的逐渐增大,该地区网络技术人才储备力量也随之上升,而这一现象便会带来较为明显的经济响应力,从而在该地区便会形成以网络技术人才和网络技术产业相结合的全新经济体制。在该经济体制效应下,就会吸引外来资本的逐渐聚集和积累,带动该地区网络技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在该区域的周边地区就会出现一条由科技知识外溢而形成的通道,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和网络技术良好的耦合发展。

2.2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要素

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中的主体要素主要包括技术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科学研发部门与企业等,在这一系列要素中政府是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和网络技术耦合协调的主要中转站,政府通过颁布相应的技术科技政策来扶持社会中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就可以为科技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增长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保障了区域经济与网络技术之间的顺利耦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便需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鼓励市场中的中小型企业与科技型企业或技术机构相结合,并依据国家宏观政策目标,有效配置企业在发展中的内部资源要素,进而为区域经济和网络技术的耦合效益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政府在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中也承担着财政资金的支持。如果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在耦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或区域性差异而造成的经济贸易风险,那么政府还可以通过搭建技术科技平台来确保技术科技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高效透明的流动机制,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来进一步规范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行为。

3.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形式

3.1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耦合

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耦合,主要是由不同属性的网络技术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在特定形势下产生的系统耦合,在该耦合形式下,技术机构中的内部要素会与此系统之间形成带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体系,在该体系中便可以反映出系统与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情况,进而揭露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单元和要素关系。例如,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形成以”技术-经济-科技”的结构,在该结构下便可以借助技术体系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再通过地区经济增长来促进地区科学技术发展,从而通过技术在局部区域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借助这种内在联动便可以推动整个地区的技术与经济在耦合效应一下协同进步。

3.2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耦合

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功能耦合,主要是指耦合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开放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物质、文化、技术、信息等要素之间的流动转化关系是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与网络技术直接所形成的功能耦合,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在创业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管理功能、技术科技资金配置功能、网络技术人才培育功能、科技产品创新与产出价值等,进而确保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之间可以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耦合机制。

4.通过网络技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措施

4.1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当前部分企业对外依赖性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本土培养的创新人才,不少核心技术也从国外引进。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这类企业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因为创新人才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围绕这些问题可以从宏观角度实施高精尖教育重点投入、人才培养优先发展,并贯彻培养激励并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则需要在内部定期地开展相应的科技培训,通过对企业中的年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培养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知识应用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通过这种内部培训也是培养本土人才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这些多维度举措所获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会带给企业自身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尤为重要,不少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的项目合作研发,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实力,还可以促进校企之间友好关系的深化推进,利于企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输入。在实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预判,根据企业实际所需来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来适应创新性发展的需求。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的引入和激励政策,这样既节省了人才和科学技术之间的了解磨合期,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我创新效率。

4.2完善创新资源分配

要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分配,地方政府先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体系,则需要地方政府确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与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相匹配,并拓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服务面和服务功能,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政府的职能部门在科技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实施领导决策责任制,制定出完善的科技资源配置方案,并监督各个企业对科技计划的执行力度。同时在科技创新资源的分配前期,当地政府要组织专门的小组对企业的项目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相应的科技项目与国际上的发展动态进行联系,来重点考察科技创新中的区域特色,这样就可以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5.结语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也随之不断深入,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学内容形式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新时期下只有将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完美地结合,才可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并为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本文中主要论述了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对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理论及耦合形式进行深入阐述。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通过网络技术聚合各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进而为通过网络技术耦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汪来喜.技术生态环境对技术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以中原经济区技术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J].企业经济,2012,3102:147-150.

[2]郭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四代领导人区域经济思想的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120-123.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网络技术区域经济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