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的必要途径。加强农村经济产业化,有利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升级,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将对农村经济产业化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意义,探讨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问题;策略
从我國当前农业发展状况来看,需要加快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利用科技力量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现状。加强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基本概述
1.1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内涵
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指的是从科技方面入手,实现对传统农业模式的改造和升级,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产业化的本质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市场化以及科技化,实现农业的集中投入,统一生产,优化农业资源,将农业推向市场,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1.2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意义
1.2.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处于自给自足的模式中,缺乏先进技术和科技产品的有效投入,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能够改变传统分散经营的生产状态,利用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产业的革新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村经济产业化将会改变以往的农业劳作方式,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人工,在存储、运输以及产品加工等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快农产品快速流通,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1.2.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村经济产业化有助于将农村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引入企业化管理,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增加农产品深加工、运输及销售等中间环节,使农业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在满足消费者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
1.2.3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将会改变原有的农村原有产业面貌,许多具有较大规模、掌握先进科技技术的企业将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大量农业劳动了将解脱出来,投入到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当中,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加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
2.农村经济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首先,从当前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状况来看,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发展的层次依然较低,机械化生产的程度不高,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以往手工劳作的生产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农村基础建设的力度,改善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但是,农村地区长期受到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接受先进科技的能力有限,导致一些科技方面的信息在农村传播效率低下,农民对新科技缺乏足够的认知,进而制约了农村产业科技化发展。
2.2市场机制不健全
2.2.1市场结构不完善
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试讲机制不健全,市场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市场供、需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导致在市场环境下,两者所处的地位不平衡,农产品收购条件由收购方决定,供货方处于被动地位,进而导致农村经济产业化缺乏市场导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2.2.2市场中间机构不健全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大多由企业进行收购,市场中间机构在供、需关系平衡中未能发挥出积极的调节作用,不能妥善处理供、需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农村市场布局,导致农产品市场化形式主义严重。此外,目前农产品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市场经营秩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降低农业生产者在市场环境中的风险。
2.2.3政策落实不到位
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各级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许多惠农的法规和政策,但是,这些具有支持性的政策却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许多农村地区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给予了融资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借贷中,许多农户和企业因为缺乏质押物很难得到资金方面的支持;而且,许多能出地区贷款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进而影响到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
3.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要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放宽农村地区融资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当地龙头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农村经济产业化建设项目中;另一方面,加强拓展政府的职能,对惠农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帮助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扫清执行中的障碍,突破执行难的壁垒,从而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进程。
3.2加强农村地区人才方面投入
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对科技信息吸收能力较差,不仅影响到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推广,还导致农产品市场信息方面的不对等。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地区在人才方面的投入,给予返乡人才更多政策方面的扶持,带动农村人口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3.3加强市场的监管
当前,市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给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给农产品市场化带来诸多消极影响。政府部门需要发挥自身协调职能,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平顺衔接,避免出现“欺农”现象的发生,营造农业市场规范的经营秩序,给农产品销售提供有力的市场环境保障。
4.结束语
农村经济产业化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拓展政府职能,极大政府监管、协调和引导力度,将有助于改善产业化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任.荆州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17.
[2]田长路.新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8:249.
作者简介:文锋(1966-),男,汉,重庆市南岸区人,本科,单位: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研究方向:社会学、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