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红
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世代相传的瑰丽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选取适宜、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应用到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国的民族精神,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教育;应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差异性,培养幼儿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我们应当创设饱含民族文化元素的环境、渲染民间艺术文化的氛围、选择适合幼儿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运用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引导幼儿感受和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增强民族意识,在欣赏和操作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
一、幼儿教育中民间艺术的特点
1、具有传承和发展性。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就是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同时幼儿民间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创造能力、交往能力、人品素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2、具有文化和教育性。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幼儿传递文化,培育祖国的花朵。教师通过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调动幼儿关注民族文化、学习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在有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
3、具有生活和审美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支撑,注重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幼儿能够根据已有经验迁移知识;以情感体验、审美教育为主线,使幼儿在活动中增长能力、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以此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
二、幼儿教育中民间艺术的选择策略
1、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育内容
在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中,应选择不仅能让幼儿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和优美、体验民间艺术带来的欢乐,还能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内容。
2、选择幼儿参与性强的教育内容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仅要考虑让幼儿了解代表性强的民俗文化,还要让幼儿真正参与进来,获得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如在民间音乐的课程中,可以请幼儿观看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和舞蹈,让幼儿自主地跟随音乐打节拍、跟随视频中的人物学习舞蹈动作,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共同创编舞蹈动作,使幼儿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
3、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很多民间艺术元素反映的是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并不贴近幼儿的生活。在筛选上,应当着重选择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价值、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艺术内容,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善。以“苗族服饰”为例,在活动中可以先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苗族服饰的特征(彩色珠子装饰),教师再引入主题开展“彩珠穿编”活动,教给幼儿穿编方法。
三、幼儿教育中民间艺术的应用
1、环境创设,吸收文化
我们应利用好环境这一项隐形课程,创设饱含民族文化元素的环境,渲染民间文化艺术的氛围,让幼儿从欣赏艺术作品入手,与环境对话、互动,使幼儿在积极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趣。在园所环境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楼道、墙面、门窗、屋顶等空间位置,设置富含中国元素、民族特色文化的物品装饰。
2、区角运用,提升技能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幼儿重要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区角中可以投放关于民间艺术的相关物件和图片,如在美工区我们可以投放彩色软纸、裁剪步骤图,请幼儿参照步骤进行裁剪,也可以让幼儿大胆创作,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在语言区我们可以让幼儿依据民族课程故事中的情节,创作头饰、服饰和道具,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在音乐区我们可以播放各类民族的音乐,投放沙锤、小鼓、手铃等,让幼儿搭配使用进行乐器演奏。在图书区我们可以投放关于民族风俗文化的相关书籍,让幼儿看图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艺术内容,将区角灵活运用起来,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民间文化、提升技能。
3、节日活动,体验风俗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幼儿园可以根据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如春节时我们可以开展制作春联活动,请幼儿积极参与,感受春节喜气的气氛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元宵节时和老师一起做汤圆、猜灯谜,制作手工灯笼,在幼儿园里开办灯笼展览会,邀请家人前来参观。端午节时开展亲子活动包粽子,在活动中理解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习惯。七月火把节时我们还能开展舞蹈表演、民歌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4、户外活动,共同游戏
户外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由于幼儿的身体各机能尚未发育完全,适宜的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免疫力、肢体协调性,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在户外活动中可以加入民间游戏,如“掷沙包”、“滚铁环”。由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比较简单,在应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改编的方式,将多个民间游戏结合在一起,让游戏内容更丰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鼓励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制定规则、互相交流意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规则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幼儿教育中民间艺术的重要作用
1、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内容有助于幼儿了解、感受、体验民间艺术独特的宝贵财富,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通过民间艺术主题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围绕在幼儿身边;传播民间故事,让民族英雄成为幼儿的榜样,让民族精神自然融入到幼儿的意识中,使幼儿的民族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民间艺术活动符合《指南》中的要求,它来源于自然和社會生活,幼儿能在审美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置身于艺术中,迁移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去表现美、创造美、欣赏美。
3、利于激发幼儿的智慧潜能
幼儿园开展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包含着感受与体验、欣赏与参与、操作与创新多个过程,幼儿不仅能直观的欣赏到民间文化,还能置身其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利用民间艺术结合形式大胆进行创作,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抒发对创作的灵感与心情。这一系列的过程能使幼儿体验到艺术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力量,也能对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起到积极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智慧潜能。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祖国的瑰宝。我们有责任筛选和收集优秀的民间艺术教育资源,以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运用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民间艺术很好地应用到幼儿教育中,让民间艺术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会彦.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才智.2017年第6期57.
[2]李晓杰.论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69-171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归朝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