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这个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HR、RR、pH、P(O2)、P(CO2)、氧合指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及生活质量比较。结果:监测组护理满意度为8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对照组12%(P<0.05),监测组HR、RR、P(CO2)均低于对照组(P<0.05),P(O2)及氧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提高(54.63{177;16.33)治疗前至治疗前(63.82{177;13.72)(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体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呼吸衰竭抢救中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能显著提高机体P(O2)和氧合指数,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比较流行和应用的。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非血管性呼吸道;综合护理;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48
引言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重型肺炎,病情发展迅速,气体交换紊乱和持续缺氧容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率非常高。显示死亡率高达30%-50%,认真对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抢救过程中,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机械通气,具有手术简单、呼吸支持传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良好的辅助呼吸道治疗效果在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公众对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完善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因此,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而护理质量与治愈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1 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146例,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各73人。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测量标准:低血糖、呼吸抑制或停止;有大量分泌物或黏膜的呼吸系统疾病;低血糖;严重的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排泄物、吸氧、解痉、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在监测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1.3呼吸管理
使用无创呼吸机前,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呼吸和呼吸循环清洁,电源和功能完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患者面部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进行通气,确定有效吻合口,保持相应的通气固定带的座紧度,根据病人的情况分析结果确定通气参数调整。使用无创呼吸机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积极冷静地处理呼吸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分析,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为177;标准差,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计数数据采用频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监测组达标37例,基本达标24例,不达标13例;对照组达标30例,基本达标19例,不达标24例。整体满意率为8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数比较
监测组HR、RR、P(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2)和产氧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拔牙及并发症比较
监测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4 评分比较
提高与护理前相比,监測组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体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高于对照组(P<0.05),而监测组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躯体疼痛和能量明显改善(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3 讨论
无创呼吸支持呼吸能打开肺泡,避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肺泡塌陷,同时能有效改善肺泡末端残余空气量和氧浓度的呼吸功能,提高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通气,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肌的工作,改善疲劳状态,并提供更好的通气插管和切开等有创治疗,最终降低死亡率、糖皮质激素的消耗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对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为临床有效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综合护理干预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集成。经过护理,监测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2%。监测组RR、P(CO2)均低于对照组,P(O2)和产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明确改进了,心理护理、呼吸、呼吸和排泄护理、环境和营养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体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密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改进。
参考文献:
[1]高丽渊,曹昕阳,钟永红.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6):566-568.
[2]李梅玲,程齐俭,瞿洪平,等.重症肺炎的抗炎辅助治疗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2):128-130.
[3]徐小雅,江美芳,王永生,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3,34(7):109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