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 郭琳
[摘要]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积极寻求文化产业转型,以创意为导向发挥区域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依托产教融合平台补齐自身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助力区域文化产品实现云端化升级转型,打造区域文化事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多元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西南地区;民族;创意;云端化
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假期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5.3%。据统计,截至2月18日0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国内经济发展稳步复苏,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后疫情时期公众消费习惯的变化、文化产品市场的重构以及国内外经济结构和政策的变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其只有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云端化转型和创新之路,才能激活区域民族文化、自然资源优势,完成后疫情时期的文化产业转型与升级。
一、后疫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
(一)疫情防控带来了公众文化产品消费习惯的新变化
疫情防控使各种“宅经济”线上消费行为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各类原本属于聚集型线下消费的文化娱乐活动转为线上进行。各种“云旅游”“云展会”“云娱乐”等云端新业态不断涌现。基于VR和数字技术,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推出的“VR故宫”“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及时地满足了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众多网络游戏、短视频互动平台等线上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其消费群体从以往的以青少年为主扩大到各年龄段的人群。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场景从线下全面转为线上,文化产品数字化消费的升级前景广阔。
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90后、00后将成为我国文化消费的主体,虚拟体验式、互动服务式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将成为主流。在此大背景下,公众文化产品消费习惯的转变客观上要求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区域内大量的民族文旅活动、民族文化产品亟待进行数字化开发,并依托线上平台和数字技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新业态催生了人才、技术等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
以云端化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迅速推广,不仅改变了公众文化产品的消费习惯,而且催生了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需求。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国内外远程办公产品为文化产业云办公、云协作提供了平台。通过平台,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咨询、协作等各环节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大幅下降,云端化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云端化新业态对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而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欠缺一直都是制约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三)国内外形势孕育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暗潮汹涌,基于全球化理念建立的“全球生产—消费链条”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大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遭遇断崖式下滑,甚至出现一定时期的零业绩。以动漫外包服务为代表的外销型文化企业和以线下经营为主的文化企业,由于资金链出现问题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因疫情防控而复工时间不同步等原因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很多文化企业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抖音、火山、快手等众多平台积极探索出线上文娱的消费模式。还有一些以网游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则通过运用大数据,研究居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及心理,不断更新文化内容,推动产品和服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其消费群体呈现几何式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与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全年实现正增长。这既得益于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也离不开企业自身攻坚克难,为生存发展而战的努力。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文化产业发展所出现的线上线下两种经营模式,文化产品消费群体和场景的多元化,及其存在的部分国内外文化企业因营收锐减、产业链断裂、融资困难等被淘汰的现实,这些都促使文化企业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我国文化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市场和资源再次实现优化配置,孕育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二、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云端化创新路径
(一)聚焦“创意+品牌”建设,助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营销、消费等各环节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必须加快自身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选择。如何让公共服务部门与消费者为自身创造的数字化文化产品、服务和体验场景买单,是文化產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1]。
2021年春节期间,国内文旅产业借助5G、AR/VR、无人机等技术,将各地特色文化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全景等多种线上形式呈现给公众,开启“沉浸式”云端体验模式。各类“云旅游”“云庙会”“云展演”,以多维度、多视角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产品消费体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意,而创意就是要不断满足并引领公众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提出“文化创意”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起,“创意+”理念已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关领域形成发展浪潮,并伴随经济全球化在世纪之交席卷世界。科技是“创意+”的基础和支撑,“品牌”则是“创意+”的核心和目的。“创意+”理念是以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是科技大发展时代科技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最终创意会向形成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品牌价值。
2021年初,河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唐宫夜宴》借助AR技术让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国宝文物形象和唐代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带着观众领略盛唐风采。“创意+”通过数字技术将虚拟与现实巧妙结合,使以往小众化、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吸引了众多普通受众的关注,并走向大众化。
品牌体现为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认知程度,是能够给文化企业带来增值的无形资产。西南民族地区蕴含着大量传统民间工艺和民族特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凝练,在国内外都拥有广泛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可。这是文化品牌创新发展的根本。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挖掘区域民族文化的现代元素,同时也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式展开精准营销,打造“网红爆款”。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应以数字化创意为核心,并借助直播、短视频和电竞等新业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短时间内让舆论焦点事件、品牌口碑呈现几何式扩散,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品牌创建、营销的时间和成本。
在做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创新设计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内容创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既是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自身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二)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后疫情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进程加快。借助数字化技术,文旅产业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线上平台结合,发展旅游直播、带货直播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通过运用5G、VR/AR等数字技术,文物单位与融媒体平台合作探索“云展览”“云游”等虚拟展示、虚拟体验、线上互动新方式;在5G、无人机、4K/8K超高清技术的赋能下,演艺产业推出线上剧院、数字互动剧场等新消费场景……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推动了文化产品向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的方向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尤其是满足青年用户群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线上体验会日臻完善,线上文化活动所带来的便捷性和舒适感,及其日益精进的真实感和体验感也会受到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青睐。与此同时,文化产品的线下活动作为文化展示的传统方式,会与线上文化产品一起融合发展。因此,“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将成为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可以积极探索“线上引流拓客,线下体验感受”的新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对自身文化产品和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而区域内的文化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虚拟空间树立品牌、吸引客源;另一方面可以用“线上理念”重组线下实体资源给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需要。
(三)依托“產教融合”平台,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共赢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虽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其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与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各省(区、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承担着维护边疆民族文化安全的重任,而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存在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与产业要素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可以借助云端化带来的便利,积极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引入高校优势资源来改善区域文化生态环境,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理念创新,文化产业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竞争。文化产业是一个囊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漫长的产业链,因此需要大量跨文化、跨区域、多层次的专业人才。而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企业借助各类办公云端平台与高校合作,双方联手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可以实现地方、企业与高校的多元共赢。2012年,教育部推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年又推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此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人才。
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文化企业可以利用5G技术建立“创新创业云平台”,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将大学生“双创项目”引入区域民族文化的资源开发和创新咨询服务,解决自身存在的在创意、人才、内容、理念、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动力。比如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开展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支持大学生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线上创业就业。
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文化企业可以抓住此类活动所带来的机会,积极与高校对接,让相关项目在区域内落地,借助高校在创意、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发和推广区域内民族文创产品、特色旅游等文化产品,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三、自贸区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云端化转型开拓了广阔空间
2019年,我国在广西、云南设立自贸试验区,这是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这两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通过改革创新助推整个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广西将深化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将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发展,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开放前沿。而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在此大环境下,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借助自身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中形成和积累的成功经验、文化共识及地缘优势,必将在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中抢占先机。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各国山水相接,在人口迁徙、跨境民族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形成共振,存在广泛共识的文化形态和认同理念。广泛的文化共识不仅可以提供庞大的潜在文化消费市场,而且也为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在当前,中国—东盟的文化产业的协作发展既是各国以文化产品的经济社会效益来体现民族认同和文化独特性的共同诉求,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内驱动力。
因此,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将产业关注点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向东盟国家,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展自主IP文创产品研发,树立区域文化品牌。如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公司,在广西自贸区设立前后,该公司与高校合作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将公司发展重心转型为运用数字技术研发本土原创动漫产品,并积极推进与东盟的合作。其原创动漫《铜鼓传奇》《喀斯特神奇之旅》已经成功登陆泰国主流电视台。该公司还与泰国联合打造以中泰友谊、“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动画连续剧《熊猫与小象》,目前双方已顺利签约。该公司创作的红色动画贺岁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也于2021年春节期间在全国院线公映。通过系列合作与项目的推进,区域文化产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國际影响力。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启动和相关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与RCEP涵盖范围内各地区文化产业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协定所覆盖范围内的技术交流与服务贸易将更加便利与快捷,投资合作方式将更加多元化。这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云端化转型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既面临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又恰逢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也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对内应以创意为导向,充分发掘区域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依托“产教融合”平台补齐自身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助力区域文化产品实现云端化升级与转型;对外要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广泛合作,传递和表达中国声音和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对我国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永林.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维关系与时代特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7):22-29.
[2]周泽超,周榆涵.西部地区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