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活化传承路径研究

2021-09-10 17:46沈洁
百花 2021年3期
关键词:浙东活化场域

摘 要: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传承,也应结合时代需求进行新的认知、诠释与开发,以“活化”形式介入当下。“浙东唐诗之路”是国内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活化传承的现实意义与诉求,其主要实现途径是在分析其构成要素,即文本、文学发生地和文化场域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内涵与功能,通过构建并完善信息资源库以夯实文献基础;构建文学景观以实现文本与空间的高度交叠;在此基础上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形成活态化文化场域,实现其活化传承。

关键词: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唐诗之路”的概念最早由竺岳兵先生于1991年提出,其主要路线大致以杭州为起点,经萧山,由浙东运河入绍兴、上虞,再沿曹娥江入剡溪,经嵊州、新昌到达天台山。1993年正式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是历史上罕见的文学、文化、宗教、旅游复合体,具有珍贵的学术、社会价值。当前,对“浙東唐诗之路”的保护与开发或聚焦于学术研究,或追求经济效益,其本质属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更多以“文本化”“概念化”等静态孤立方式出现,未能与当下社会生活密切关联。

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和传承,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新的认知与诠释。“如果只是完成保护与留存的使命,则势必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逐渐丧失其活力。”[1]因此对“浙东唐诗之路”不能单纯地满足于学术研究和文化推广,更需要将其“活化”,对其进行“多样的,全面的,静态的,动态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大众欣赏性,具有教育性、信息性的开发”。[2]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激发“浙东唐诗之路”在当下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3],实现其推动大众文化自觉、构建当下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分析,提出其活化传承的有效实现路径。

一、“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分析

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遗产(有形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两大类,前者包括具有人类文明印记的文物、建筑等物质形态,后者包括与人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浙东唐诗之路”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双重属性,具体可分为文本、文学发生地和文化场域三个构成要素。

(一)文本

文本是“浙东唐诗之路”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唐人在浙东地区出仕、游览、隐居、朝圣,借由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抒发自身情感与思想,为后世了解浙东地区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样本素材。有唐一代,“浙东唐诗之路”范围内便诞生了本地诗人四十多位,隐居诗人二十多位,前来踏访、交游、吟咏的诗人多达四百人以上。[4]据不完全统计,仅天台山一地便有包括李白、杜甫、孟浩然等312名唐代诗人留下了三万余首与之相关的诗作,而广义的“浙东唐诗之路”范围涵盖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丽水、金华、衢州八地,名胜景观不可胜数,可想而知唐人在其间留下的作品会达到怎样庞大的规模。这些诗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写景、叙事、抒怀、咏史、唱和等多个主题。从中,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句,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跟随作者观赏景致、体验生活。例如,绍兴城南的若耶溪是唐朝文人争相前往的景点。崔颢在《入若耶溪》中描写了若耶溪的幽静之意:“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李白在《子夜吴歌》中则由若耶溪畔的浣纱石引发了历史联想:“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这些文本像一幅内涵丰富的全景地图,完整勾勒出唐代浙东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社会面貌,在学术研究和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文献参考与利用价值。

(二)文学发生地

任何文学作品的诞生均受到其所在地域,即文学发生地的影响。因此,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地点、景观乃至更广大的区域文学中的地理想象,是与其相关的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文学作品反过来会对文学发生地进行“重构”,对作品所处时空进行关注和描述。这意味着“‘文学叙事空间’和‘现实地理空间’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叠,即读者可根据文本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空间,其与现实空间之间存在很多对应,形成某种镜像关系”。[5]“浙东唐诗之路”便是这样一种由地域景观、作者与作品共同构建而成的“物质/文化”复合体。首先,浙东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吸引文人纷至沓来,为“唐诗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文人创作赋予景观深厚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沟通文学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展现者与欣赏者、本土与外部世界的媒介”。[6]

因此,在分析“浙东唐诗之路”的构成要素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作品与其发生地存在高度关联性。浙东地区的现实景观造就了唐人的诗作,也正是这些作者和作品实现了地域景观的人文化,两者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诞生。

(三)文化场域

布尔迪厄认为,对文学现象的解读必须语境化和历史化,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的场域空间之中”。[7]“浙东唐诗之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景观或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宗教多个领域的复杂场域。早在魏晋时期,大量北方士子南渡来浙,在玄学、佛学影响下,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文人寄情山水,使山水超越了单纯的客观物质存在,成为文人思想与情感的投射对象与精神寄托。到了唐代,探访浙东名山胜水已成为文人的“朝圣”之旅,众多文人在此游览、生活、叹赏吟诵。有些人慕名而来追寻魏晋余风;有些人隐居于山水田园之间;有些人以诗歌唱和赠答;还有些人则造访名寺古刹。这些个体与群体行为“形成了一个大的氛围与磁场,吸引着唐代诗人们去追寻、模仿,想见其声气”[8],进而形成一个不断加强的正向循环,实现其文化场域的构建。

“浙东唐诗之路”的场域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跳出文学和历史范围,在更广的维度和时空框架中对其进行解读,了解其形成发展的深层逻辑,探索其切入当下时代的实现路径。

二、“浙东唐诗之路”活化传承的有效实现路径

当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多简单采用“博物馆化”的收藏与展示,使得文化遗产与当下脱离,成为失去活性的僵化标本。而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则可以使其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密切关联,重新激发其生命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内涵与功能,通过构建并完善信息资源库夯实文献基础;通过构建文学景观实现文本与空间的高度交叠;通过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形成活态化文化场域,最终实现“浙东唐诗之路”的活化。

(一)构建并完善“浙东唐诗之路”资源库

要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必须让其真正介入当下,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就“浙东唐诗之路”而言,数量庞大的诗歌作品是其核心,也是其活化的重要对象。我们不仅要汇编作品,更要搜集整理诗人信息和相关史料,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文献数字化,形成系统化的在线数据库,从而将其从被保存的史料轉化为可运用的数据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文献资料。“浙东唐诗之路”涵盖浙东多个地域,且作品产生多属于作者个体性行为,在正史中少有记载,但在地方志、个人文集中仍能获寻。例如,宋人孔延之编订的《会稽掇英总集》选录了自秦始皇三十七年至宋熙宁年间805篇诗文作品,其中便包括唐人在越地游历、生活的诗歌创作,这些作品有不少在《全唐诗》中并无记载。同样,很多地方志中记录的文人事迹在正史中也难寻其迹。这些记录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因此,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种本地文献发掘“浙东唐诗之路”的相关信息,并将其补充到资源库中。

其次,所有的文献资料不仅要数字化,更要在线化,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设备和云计算技术让我们看到数据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当我们将文献资源数据化后,其用途和价值便会成倍放大。除了更加便于查阅古籍资料外,我们还可将所有文学现象都纳入统计分析领域,“所有作家的出生地、家族背景、家庭成员构成、求学、科举、游历、仕宦、爱好、作品数量、交游唱和情况、作品创作时地、文体构成比例、遣词用句习惯、时人和后人的相关评价、作品被选录情况等等按照预设要求瞬间以数据表的形式得到呈现”[9]。这不仅可运用到学术研究中,也可运用于文化推广和文创产业的开发中。如此,被封存于历史中的文献将被彻底“激活”,充分融入当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容易被人们认知,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由于“浙东唐诗之路”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在构建在线资源库时,除了实现文献数据化,我们还应制作数字地图、拍摄并上传文学发生地的图片与音视频素材等,从而与文献相辅相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资源库,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构建“浙东唐诗之路”文学景观

“浙东唐诗之路”是浙东景观风貌与文人创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景观风貌为文人创作提供了灵感与动机,而文人创作则“在文化层面对地域景观进行了重新塑造,即景观的‘人文化’”[10],从而实现文学与景观的互相作用。因此,对“浙东唐诗之路”的活化传承,应聚焦于文学发生地的发现、保护与重构,实现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让更多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产生文化共鸣与认同。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实现文学景观的构建与还原,实现文学的空间化与实体化。

今天,唐人诗作中描述的“浙东唐诗之路”沿途景观中有部分得到较好保留,如会稽山、大禹陵、天台山等;有些已不复存在,如镜湖、云门寺等;还有一些虽然尚存,但景观风貌已发生巨大改变,如若耶溪等。对于至今尚存,且无太多改变的景观,可在维持现状基础上进行适当修缮升级,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景区文化要素等方式加强其与“浙东唐诗之路”的联系。对于景观尚存,但风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则可采用环境改造的方式重现其历史风貌。例如,绍兴城南的若耶溪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景观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借鉴作品描述可对其文学景观进行复原。如在植被保存较好的河段多种植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荷、竹、柳等植物;在农村地区保留农田,复原传统村落及民俗。对于今天已不复存在,但在历史上又是重要文学发生地的区域,则视条件进行重建。例如云门寺原为浙东佛教圣地,原址已被村舍取代,可以通过对周边村舍进行拆迁改建,扩展景区范围重现云门盛景。

上述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唐人笔下“浙东唐诗之路”的景观风貌,但不少景观已无复原可行性。例如,镜湖原为越地名胜,唐代许多文人来此游历隐居,但由于围湖造田及湖区淤塞等原因,古镜湖已不复存在,不具备重建条件。同时,由于“浙东唐诗之路”横跨多个地市,景区繁多分散,要想真正串联成一条相对完整的线路存在很多困难,并且受到观光者时间、精力的诸多限制。因此,对于文学景观的复原还应着眼于虚拟“浙东唐诗之路”的构建。随着技术进步,VR虚拟现实、数字幻象成像等技术的普及为真实情境再现创造了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信息构建虚拟3D景观,还原重要历史场景,实现游客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从而为更多大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帮助其感知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浙东唐诗之路”世界。

(三)依托新媒体、新技术重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场域

文人隐逸情结和山水情怀的高度融合是“浙东唐诗之路”产生的必要条件,然而今天的人们对其所承载的时代背景与生命体验产生了很大隔阂,缺乏代入感与认同感。在此背景下,重新激发大众的文化想象与情感体验,以多样化的文化表达方式将其文化与价值内涵外化,是拉近双方距离的重要手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以诗歌创作、场景还原等方式重现唐诗之路的盛况,毕竟现代人与古人在生活环境、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存在巨大差别。但是,在艺术表达、情感体验和人性方面,今人与古人却是共通的。因此,实现“浙东唐诗之路”的活化传承并不是要将这一“文化/物质”形态完全“复活”,而是在当下语境中对其进行诠释,在把握当下时代人们精神面貌与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挥时下的传播特点和文化表达方式,以多途径、多方式推动“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参与到当下社会文化的构建中。

今天,移动通信、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重塑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模式。互联网具有高度交互性,它不仅可以高效存储、传播信息,更能够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在自媒体时代,人们更热衷于体验且分享事物的文化价值,而非简单的认知,而互联网技术可以确保大量文本、图像、音视频进行即时传输,空间限制已荡然无存,这也让文化的高效传播与多元化文化场域的生成变为可能。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依托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采用Vlog创作、网络直播、拓展“文学+”文创体系等方式激活“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的审美、人文价值。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制作呈现某个文学景观,以文字、视频和音乐的有机整合表达本人的所思所需,其完全可以视为“浙东唐诗之路”文学创作的再生长。这种表现形式与诗歌迥然不同,但就其思想和情感表达而言却足以与前人及其作品产生共鸣,构成独特的“互文”关系。再如,人们可采用在线直播方式即时分享在游览“浙东唐诗之路”沿途景观时的见闻,以自我表达和体验分享“强化文化感知,建立与他人高度参与和互动的文化交往空间”[11],其间,不同个体在文化和审美领域得以共鸣,全新的、活态化的文化场域也由此诞生。

三、结 语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文化遗产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其是否具有融入并参与构建当下社会生活的能力,即“过去的现存性”[12],文化传承的意义便在于个体将此时此地的感受经验与另一时空的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群体相联系,形成某种契合与共鸣,实现传统的延续与更新。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重要纽带。探索其活化传承的有效实现路径,可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与文物的保护与开发等文化活动提供有益参考和建设性思路。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淞:《植入、融合与统一:文化遗产活化中的价值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36页。

[2] Robertshawa. Living interpretation, Inhemsa, Block-eym,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London and New Toke: Routledege, 2006, P42.

[3]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83页。

[4] 邹志方:《绍兴名胜诗谈》[M].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0期。

[5] 余中樑:《“浙东唐诗之路”视域下若耶溪景区的深度开发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第99页。

[6] 陈晓兰:《旅行与文学“朝圣”——文学遗产与城市空间及国家形象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184页。

[7] 王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8] 邹志方、苏李:《浙东唐诗之路》[J].《文史知识》,2004年第9期,第26页。

[9] 郑永晓:《加快“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大数据”“云计算”理论与古典文学研究》[J].《文学遗产》,2014年6月增刊,第147页。

[10] 余中樑、沈洁:《略论山水文学对构建城市文化景观的作用——以绍兴为例》[J].《芒种》,2018年第10期,第51页。

[11] 柴焰:《关于文旅融合内在价值的审视与思考》[J].《学术前沿》,2019年第6期,第116頁。

[12]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83页。

猜你喜欢
浙东活化场域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