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分析

2021-09-10 16:43:05张磊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控制措施

张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关于配网建设管理的理念、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全过程管理是近年来我国在电力工程配网建设期间所采用的一种主流管理模式,它指的是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实施对设计、施工、物资、安全等的全面管控,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均能落实到位,确保配网建设的各项流程得以顺利高效的推进,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深入探究全过程管理在电力工程配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十分有必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此展开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建设;全过程管理;控制措施

1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电力的供应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国内很多地区配电网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鉴于当前这一背景下,配电网改造及建设工作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配电网的实际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其改造效果的最优化,需要对配电网改造工作进行合理规范,同时,要根据建设思路进行改造,只有做好当前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证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以此来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进而促进电力事业实现全面发展。

2配网建设的全过管理概述

电力能源是国民生活所需的一类基础能源,想要确保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必须不断对电网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升级,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全过程管理作为保障配网建设质量的一种关键方式,在实际的工作期间所能发挥的效应极为显著,通过对配网设计与施工展开科学的规划和检验,能够有效提高配网建设的合理性,减少实践期间的失误及错误。另外,正如上文所述,由于配网建设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且施工的复杂性、技术性较强,所以必须对这个建设阶段的资金、能源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在增强工作系统性的同时,确保各项管理行为均具有针对性,为配网建设的效益最大化创建有利的前提。

3电力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配电网络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具体主要体现在:第一,电源布置问题: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国内诸多地区的配电网主要建设于早期,其中电源节点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同时,还存在供电半径长、线损高等问题,在当前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造成了资源方面的浪费较为严重。此外,由于电源不点不合理问题所限制,导致诸多地位的配电网系统存在运行质量差等现象,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整体结构不合理:在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配网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这对电力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鉴于当前这种情况下,导致电力运行灵活度较差。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一旦电力出现故障,则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将会限制电力的供应,对人们的生活用电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三,配电网络建设时通道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其配电网络建设要求架空线入地、电缆化等,通过当前这种模式的实施,有助于保证配电网络运行的顺畅性。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电缆沟道建设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成本为其提供保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阻碍,同时,资金问题成为电缆建设的主要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与电力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所要承担的成本也随之得到提高。第四,成本控制不足。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网建设及管理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在实际运行期间,成本管控仍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致使工作效果甚微。结合实践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在配网建设中仍会应使用陈旧落后、甚至严重破损的设备设施和工具等,这样非但未能对实际的施工效果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电量消耗,且易引发安全事故。从眼下我国配网建设的发展来看,成本管控不足已经成为限制电力企业快速进步的关键因素。

4电力配电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4.1科学地调整配电网结构

电力系统调节和控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配电网结构科学与合理性的影响,尤其是主干电网的规划和调节,会对配电网全方面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城市配电网建设的架构和范围提供明确的目标。在开展配电网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规划工作时为了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要严格依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且还要对电网的负荷性能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GIS系统平台进行科学布局和架设工作,开展线路优化布设,对线路网点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线损。

4.2合理规划电源及线路

在电力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电源选址于线路安排作为其规划建设的重点,在整个规划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如若电源选址于线路安排未能够得到规划假设,将会直接影响电力配网建设的资本投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的电能损耗,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电源及线路的合理规划建设,为了取得理想的建设效果。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搜集当前客户的相关资料,为后续规划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在基础材料的搜集过程中,数据搜集人员需要密切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用户的相关信息,并且要注重对用户的用电规律展开深入研究,以此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线路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市政工程的情况以及建筑物的情况,合理规划电线的线路。针对国内不同区域而言,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规划方案,通过选择相应的线路搭建方式,通过当前这种搭建模式的实施,不但保证了电力运行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其安全性。其次,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在电力配网规划建设中,为了保证其规划的效果,则需要密切加强与相关部分的沟通和交流,主要对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做出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规划建设提供保障。最后,从安全新与经济性角度进行开发,尽可能地实现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共赢的原则。

4.3强化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根据作业计划与进度安排,施工组织和物资管理需要做好下几点工作: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若经检查发现违规行为,管理人员要做出及时且科学的处理。如对于不具备从业资格的施工人员,应要求他们参加系统性的培训,在获取资格证之后方可上岗;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同时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各部门规避风险的能力;遵循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设置好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提前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类物资,如原材料、设备及工具等,并根据进度安排进行合理调配,避免出现“窝工”的情况。此外,安全管理与成本管理也是全过程管理所应侧重的重点。

由于配网建设的性质特殊,为保障各项施工项目的安全完成,可采取以下两点措施落实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生產规定,如现场的组织、技术措施等。同时,落实工作票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写工作票,保障生产安全;加强对施工期间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做好重点环节的日常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实现对配电建设的全方位把控。合理控制配网建设的成本投入,有利于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如何提高配网建设的质量也成为众多电力企业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在电力工程的建设期间,通过引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来提高管理工作的真实效能,能够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的稳定输送提供可靠的保障,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睿.分析电力工程配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J].决策探索(中),2019(05):67-68.

[2]黄亮标.配电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电力技术,2014,35(05):56-59.

[3]雷涛.全过程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5):187-188.

[4]李琦.配网工程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措施探讨[J].居舍,2020(34):109-110.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控制措施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土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防范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全过程管理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11:15:29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10:40:29
企业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系统研发
中国市场(2016年22期)2016-07-07 04:44:24
浅谈项目成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