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

2021-09-10 15:00高仲爱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神思维能力

高仲爱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小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一、转换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动手实践。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摆、拼、剪、折、量、捏、画等活动中,体会主动参与的学习乐趣,提高自主参与的能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实践操作的兴趣。

例如:教学劳动课中的《制作蛋壳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激趣提出:“谁能把制作步骤和方法讲清楚,谁就是小教师。”学生听后,会认真地看起书来,把书上讲的制作过程找出来,甚至会想出其它的制作方法,举手争当小教师,这也就达到了激趣的目的,然后推荐一名小教师,口述制作步骤及方法。当大家准备勾出画的轮廓时,教师再及时引导:蛋壳上一定要画花吗?这样一问,就能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蛋壳花,有可能出现全班有几人就有几幅不同的色彩艳丽协调的画。这就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转换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懒动手”为“我要做”。通过动手动脑议一议、做一做,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发现,引发质疑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就是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侠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陶行知先生有过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教师善于激发学生追本溯源的兴趣,点燃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好奇之火,帮助他们树立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质疑时,往往提不到点子上,教师应给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提问,使他们达到爱问,更善问,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质疑,不断提出疑问,才能获得新发现。

例如:教学小学语文课中《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师生可采取“回答法”学习狐狸和乌鸦的第一次对话。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不能过于简单,要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然后利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有的学生会模仿教师提问的方式和角度来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尽管有时是乱猜测、闹笑话、出差错,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学会发现,提出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引导创新行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合作学习,勇于创新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多出主意,提出不同想法、看法,也能获得新发现。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的“拼图案”活动课时,首先让学生记住,每个圆都表示数1,每个长方形都表示数2,每个三角形都表示数3,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利用这些教具拼出一个房子图案,并计算出这个图案表示多少,列式算出结果。”接着把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利用学具(硬纸剪的圆、长方形、三角形)拼图并计算,在愉快的合作学习气氛中,学生边操作、边思索、边计算,每组学生拼出了一幅幅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并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结果。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解决了身边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还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平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社会课堂,实践创新

学生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程度上。衡量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看他的概括归纳能力,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并利用节假日和闲散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活动,一方面使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显露的时机;另一方面,使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体验。

五、教师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思考的一种追求,对于学生要舍得放开,不要一味地手把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了自我的主导地位。例如:教学科学课中《制作小水轮》一课时,自己担心学生制作得不够完好,所以照本宣科反复的讲解制作方法和演示制作过程,没有给学生創新的空间。其实,学生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水轮”。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师生之间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好且带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而言将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上述途径和方法外,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题访问,参观考察等课外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只要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身体力行地去做,就能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廖丽芳;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2010年9月

[2].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2010年9月

[3].柳秀梅.决定一堂课的关键;2010年4月

(德宏州盈江县第一小学  云南省  679300)

猜你喜欢
精神思维能力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