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坤 刘靖宇 侯状状 张庆亮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在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地上升,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法制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对青少年法治思维的培养,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科学制定有效对策,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
关键词:青少年;法治教育;法治思维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法治社会也在逐步健全。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逐渐上升,这反映出我国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偏弱,也反映出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法治思维是法制教育的核心,是用法、守法、遵法和护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现状,加强青少年法治思维培养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偏重形式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很多的学校中没有将法治教育的课程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之中,对学生开展的法治教育也很多都是走走过场,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都没有硬性的要求,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法治教育不够重视。在现阶段的青少年学习的中,除了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少量的对法律知识的讲解,学校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更多有效的教学指导,致使教师的教授杂乱无章,学生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使法治教育流于形式。
(二)教学内容死板
近年来,很多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普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的联系,致使很多教师不注重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另外,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使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以往学生在枯燥单板的知识点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致使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缺乏法制教育专职教师
目前绝大多数设立法制课的学校基本由思想品德课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法制老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制教育培训,也很少接触过法律书籍,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四)缺乏法治教育监督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家长以至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判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明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法制教育的内容,但内容和分值都不大,同时由于对法制教育成效的好坏缺乏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加上考核力度不大,使得少数学校产生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
二: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的作用
(一)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法治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对于个人而言是为了青少年全面发展,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个人成长。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素质,以进一步促进物质社会的发展。当前仍然是法治社会,青少年不可能改变这种事实,只能适应并提高个人法律修养。法治社会要求青少年用法治思维来判断分析事物、解决个人问题。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促使其成人成才。
(二)促使青少年法治思维融入社会
法治社会的青少年要想融人社会,必须培植法治思维。传统的依靠 “特权"、关系的办事方式在法治社会行不通。法治社会强调公平、程序,反对以人情、关系来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大众的平等,不同于传统的等级、特权思维,违背法治思维办事必然造成不良结果,这是对传统“法外人情"的否定。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一切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治思维来办事,有助于其融人社会。因此,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是其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合法性思维。
法治思维要求个人行为合法。遵纪守法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基础。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法治思维首先要引导其遵守法律,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将所有行为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违法乱纪的事情坚决不做。 青少年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将守法作为自己行为活动的最低准则,恪守法律底线。
(二)培养公平正义思维。
法治思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思维。公平正义思维主要指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 律平等、所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培养青少年公平正义思维,就是使青少年具有不歧视他人的观念和行为。青少年要抛弃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不为他人地位、钱财等外界因素所屈委,也不被这蚱因素影响而破坏他人所享有的权利。增强公平正义的责任感,要与破坏公平正义的行为做坚决斗争
(三)培养权利义务思维
法治思维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不承担义务的权利,也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青少年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一方面,青少年要有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和知识,懂得如何维权,还要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在自己享受权利的同时不破坏他人对权利的享受另一方面,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义务。法律规定必须作为的,要及时履行。法律规定不作为的,必须自觉遵循。
(四)培养程序性思维
法治思维注重程序公正。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才能防止主观任性、无序混乱,才能充分保障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程序与实体并重。培养青少年程序性思维,就是要让青少年懂程序、讲程序,不能把人情介人法律和权力领域。一切按照程序进行,不能以“关系"越俎代庖,破坏程序应用。
结束语
总之,在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有效地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为推进依法治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树勇·加强法治思维的养成[N]·人民日报,2013一05一29
[2]姚舒萌.学生社会活动对于社会化法学普及的研究[J]. 祖国,2016(17)
[3]彭晓娟.我国基层法治教育的时代审视和完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2)
课题编号:21BSH362
(山东现代学院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