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会展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输送。本文从会展学科地位现状入手,分析了会展学科属性,并基于两种属性,对会展学科体系进行了划分,最后在一流学科背景下构建了会展学科体系,对会展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会展;学科地位;学科属性;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02
会展业的高速发展,要依赖会展学科的日益成熟。用“会展”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截至2021年1月26日,共搜到“学术期刊”文献33808篇,其中中文文献11087,外文文献22721篇;其收录的有关会展的第一篇文章名为“Review of Pictures in the Exhibition Lately Opened in College-Green”,发表于1799年2月5日,发表在“The Anti- Union”上,是一篇有关大学展览的文章。中文文献中,关于会展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54年9月28日,名为“全国基建出土文物会展中所见的石器时代 ”,第二篇发表于1986年7月30日,名为“欲扬先抑——从《北京青年画会展》说起”。直到1996年,中国学术界对会展的研究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1 会展学科地位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将学科分类定义到一、二、三级,共设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382个三级学科。该标准指出,其主要收录已经形成的学科,而对于成熟度不够、或者尚在酝酿发展有可能形成学科的雏形则暂不收录;会展经济与管理只能归入管理学其他学科或是公共管理其他学科。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的学科划分中,分为门类、专业类和专业名称三个层级。该目录中共有门类13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专业类共有93个;专业名称共有703个。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属于管理门类下的旅游管理类;2019年文学门类下的新闻传播学类(交叉专业)开设了“会展”这个专业。
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代码)名称标准中,会展专业有两个,即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为110311S;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代码为050427S;S表示在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作为试点目录外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所对应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所对应的学科门类是文学,一级学科为艺术。截至2019年,全国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院校只有110所。
2 会展学科属性
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会展”的定义在不断扩展中,从最开始的狭义定义“会展指的是会议和展览”,到将原先代表“会展旅游”的MICE作为“会展”的定义,到现在将“会展”定义为“多人在特定时空围绕特定主题的集聚交流活动”,“会展”的研究范围已然扩展到了“活动”范畴。“作为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学科,会展是在吸收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管理学及传播学等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学科。”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
2.1 综合性
会展学是一門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研究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属于经济学范畴;它也需要研究参展商、专业观众等特定群体的行为特征,属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范畴;它还要研究会展产品的运作、营销以及推广,属于传播学范畴。此外,一场活动的前期策划、设计以及展台的设计、展示,都需要艺术学的介入,而展台的选材和搭建还必须有建筑学的参与,要实现“绿色会展”,还要涉及环境科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活动的现场管理、危机处理以及事后评估等都属于管理学范畴。还有,会展政策法规、会展物流等又与政策、法律、运输、口岸等学科相关。
2.2 应用性
会展活动由人类需求发展而来,会展学的任务就是要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进行现代会展的服务与实施。会展活动的策划是否能与时俱进、展台的设计是否能体现企业文化并吸引大众、招商招展是否能成功、现场管理是否能做到有条不紊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纸上谈兵,必须付诸实践,去实施、去检验,所以会展学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
3 会展学科体系划分
3.1 基于综合属性对会展学科体系进行划分
会展学虽然具有综合属性,但它是有核心和边缘之分的,也就是说会展学学科体系应该有核心以及围绕核心的几个圈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会展学学科体系的“圈层说”如下:会展策划、会展运营与管理是这个圈层结构中的核心,这是显而易见的;核心之外应该是为核心提供直接服务的二级层次服务层;再往外的三级层次是影响层,影响层包含了宏观影响层和微观影响层;最后是四级层次辅助层,是为开展会展学研究提供理论、方法等依据的层次。如表1所示。
3.2 基于应用属性对会展学科体系进行划分
会展学研究主要是解决人类在会展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因而,它属于社会科学,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又会涉及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它又属于自然科学。综上可知,会展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在具体的研究范畴中,既包括基础研究,也包括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一种纯理论研究,像会展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的基础研究理论都来源于其他成熟学科,毕竟学科理论的成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会展学的应用研究是对招展招商、营销服务等诸多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会展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具体技术问题,是会展学目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从应用视角来看,会展学要解决会展策划、设计、运营及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具体技术问题。就目前会展的研究范围可知,会展的类型包括展览、会议、节事活动、体育赛事、奖励旅游、婚庆等各种活动;会展策划就是对这些活动进行招展策划、招商策划、营销策划、现场活动策划、现场管理策划、预算等;会展运营与管理就是对这些活动进行实际的招展、招商、营销、活动组织、现场管理、危机管理等;会展设计主要指的是展台设计。此外,与会展相关的设计还包括场馆设计、展厅设计、舞台背景设计、广告设计、LOGO设计等。如图1所示。
4 一流学科背景下会展学科体系构建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12月28日,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区域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等五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来看,构建科学合理的会展学科体系是会展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
虽然会展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大学教育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能教会学生怎样去想,实践教学能教会学生怎样去做,缺一不可。所以会展学科体系应由会展基础理论学科、会展应用理论学科和会展实践学科三部分组成。
4.1 会展基础理论学科
会展基础理论学科研究会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会展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学科如会展概论、会展政策法规、会展心理学、会展史学、设计概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等。
4.2 会展应用理论学科
会展应用理论学科研究会展设计、会展策划、会展运营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议运营与管理、会展营销、会展物流、会展信息学、展示空间设计、会展经济学、会展旅游学、会展企业管理等。
4.3 会展实践学科
会展实践学科是将应用理论运用到实践的学科。包括会展策划实践(展览策划、会议策划、节事活动策划、体育赛事策划、奖励旅游策划、营销策划等实践)、会展运营实践、会展管理实践(信息管理、现场管理、危机管理等实践)、会展服务实践、会展设计实践等。
5 结语
会展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会展学科的健康發展,目前因为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各所大学在开设会展专业课时已然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会展教材也未能成为一个规范体系,而教材的不完善又导致会展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怎样跳出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展学科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会展学科最重要的两大属性就是综合性和应用性,综合性要求会展专业要开设经济、管理、设计、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打好专业基础;应用性要求会展专业要开设与会展策划、设计、运营管理相关的应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会展专业人才。综上所述,会展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它是一级学科的假设,从它的体系所囊括的内容来看,不管将其归为旅游管理、公共管理,还是新闻传播、文学艺术,都无法完全诠释它的内涵,所以呼吁将会展学设为一级学科,更有利于会展教育的开展,也更有利于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许传宏.会展的学科定位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3):108-109.
俞华.试论会展学学科体系的构成[J].中国会展,2003(18):28-29.
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19(01):75-77.
吴宇华.《旅游研究纪事》文献分析——兼论旅游学科体系[J].旅游科学,2004,18(02):4-8.
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5,20(01):21-26.
贵州商学院 龚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