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素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2021-09-10 23:39:24杨婧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敏感期音乐素养

杨婧

摘要:音乐能力,作为多元智能的重要智能之一。3岁是建立儿童“绝对音感”的黄金关键时刻。如何才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去滋养,让音乐这种智在孩子的身体里生根发芽,成长,为他所用,作为前线教师的我们要从自身理念,教育方法考虑,孩子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去考虑和执行。

关键词:音乐素养;音乐兴趣原动力;敏感期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它和我们如此相亲,当欢欣的旋律流淌,伤痛便慢慢被疗愈;当悲情的旋律出场,心中好似欢乐枯竭,伤感的漩涡锁住了心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音乐教育呢?我们应该塑造的是孩子心中那团向往音乐与音乐交互的心,从而带来了不断锻造技能的内在动能与音乐素养及在基础音乐能力之上的创造与创新。

“旋律之于音乐,正如形象与情感之于诗歌一样,是一朵可以自然开放的鲜花。”崔晨崔老师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音乐核心素养基于音乐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外部事物有较深层次的感悟能力。最终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等音乐学科素养与其他学科的素养有机结合,形成个体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包含联系密切的多项内容,着眼于个体音乐能力的发展及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与不断深化。这使得音乐核心素养具有了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1]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国际学校的幼儿教师,我们更需要拥有科学发展观,用国际视野,致力将培养幼儿核心音乐素养列入音乐课程及其日常教学之中。

一、完善自我,重新丰腴我们的教学理念。

(一)“学”音乐,要先“爱”音乐。

“学音乐一定要先学会爱音乐”。音乐核心素养,之所以被称作为“素养”,就代表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滋养培育,由内而外自然生成并长期保持的,切不可“急功近利”。学前教育的音乐素养核心教育内容是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他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我们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评估等等的进行都要围绕着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高音乐兴趣和能力为目标,以确保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为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提供相匹配的丰富的教育环境.音乐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

(二)音乐教育者同样需要国际视野。

孩子们都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的成长中点缀了长长短短的多个“敏感期”。在此阶段内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握好时机,让孩子参与其中,感受到我“能”,并从中体会与音乐互动乐趣。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是具有高精尖艺术技能的“音乐人、艺术家”,更应该是具有音乐知识底蕴、学前音乐教育前沿理念、了解幼儿音乐审美心理,能够引领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属于未来的,“脑手合一”的音乐人才!

我们要明白单纯技能和知识灌输的错误性导向。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动力的激发,兴趣的指引,才能长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和核心内容的选择,滋养出音乐教育的“有机体”。

(一)体验式和参与式将会是孩子们的最爱。

因为只有唱歌跳舞的时候,身体离音乐才最近。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曾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要学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何割断历史,全盘否定传统的音乐教学思想都不是正确的.”无论是那种方法,教学应该“从孩子的本我”出发,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完善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载体和工具,变“听课式”的教学为学生互动式,体验式的综合。[2]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特别是在音乐审美感知和音乐文化理解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不同的音乐流露出来的音乐之美截然不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观点告诉我们,和诸多学前教育实践一样,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建立在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之上。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学会考量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将它适度适时的融合到各个主体中去,有了洪荒之力,要学会控制。

三、作为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音乐素质能力尤为重要。

老师是幼儿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在教学中的展现也如同可适当书本一样展现的幼儿面前,带给幼儿丰富的养分。“什么话,不说,就全都明白;什么言,不讲就已经存在……”老师需要时刻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核心音乐素养,才能形成“流动”的教学,而非一潭死水。

四、重视教学评估的环节,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考量教学成果。

教学评估是作为唯一能直观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存在。音乐核心素养的包含大量隐性知识和态度层面,能力的要素.[3]因此需要教學评价内容、方式多元化.而当前教学评价更多地停留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上,不能全面反映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水平。崔晨老师建议:“应加入学生在学习音乐兴趣、态度、习惯等态度层面和隐性知识的测评。[4]是否乐于参与音乐学习,是否有学习兴趣;是否能通过音乐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健康方面:是否乐于合作分享、表现自己;在思维方面:逻辑对应能力及学生个体思维的艺术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养成上,是否有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感知觉能力方面节奏感,听觉记忆力,听觉分辨力等。教学评估需要能真实反映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核心音乐素养提升。

人的大脑很神奇,6岁前就完成了80%的脑重量的成长。而主管人类音乐,情感部分的右脑先于左脑先成长。着手提高幼儿的音乐核心素养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能力水平,无疑是为孩童们孕育一双坚毅的翅膀,准备翱翔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冯巍巍.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2]通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探究——基于音乐课程教学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宋瑞兰.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60-61.

[4]佟贺,尹爱青.中小学音乐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探析——基于“MPCKS”理论模型[J].文艺争鸣,2017(10).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敏感期音乐素养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26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 05:07:58
完美捕捉孩子数学敏感期,这些绘本少不了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5
向音乐老师学习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53:07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9:16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49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2:22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1:41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