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 合作至上

2021-09-10 19:14王丽丽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能科学课堂教学

王丽丽

【摘要】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在我们课堂中根深蒂固。教师一直不放心把课堂交给学生。随着 “小组合作”的这种教学模式的进行,学生的胆子大了,表达能力强了,分析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如何把“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呢?本文我就自己对“小组合作”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科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的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 科学教学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是学生的时候,自己总是跟在老师的后面学习,老师教什么,我们学什么,可到头来对知识还只是一知半解。可当我们成为老师,即使是新的知识,通过把知识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后,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知识运用能力都会高于学生之上。这说明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亲临学习的过程,主动学习,并能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他人讲解,与他人沟通,就能对每个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小组合作”就是一种能够达到以上效果的方式。

上课不是作秀,老师不是演员,更不能把自己当做是课堂的主角。但我们必须得是非常称职的导演。“小组合作”不能只留于形式,老师们应该能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课堂中每个小组合作的环节来解决本节课中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能达到最大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主动快乐地学习。

科学课堂要体现科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1]。

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呢?

一、小组分配

首先,要对所有的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有所了解,选定当中科学素养和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在组长的参与下,把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分为ABCD等,进行分组。再由组长组织讨论每个学生的任务分配情况。

如:一个4人小组中,可以分配组长、资料查询员、记录人员、发言者等,组长固定,其他分配可由不同情况进行,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等参与进来。

二、导学案运用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的导游图,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自己找到出口。一节有成效的课要把三成的精力花在课前,要让学生在课前就清楚学习内容,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习的斗志。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准确地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时间分配

据统计,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如在《动能》一课中,前5分钟引出动能的概念,提出思考的问题:

1、生活中那些物体具有动能?

2、你觉得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实验中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如何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方案。

课堂中前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引发一些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和任务,使他们能够知道在本节课中他们要做的事情,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探究今天的内容,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省去教师枯燥无味且少数人听的讲解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我在提出相应问题和要求后的10分钟便是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讨论过程中,我对每一组学生的讨论问题详细聆听,会发现很多从教师角度无法考虑到的问题,如有些学生会问:“动能大小是否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课堂中产生的新的问题会带动学生的思维,擦出新的“智慧火花”。

四、学生展示

在小组讨论后要留有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讨论或时间的成果,可以练练学生的胆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也能让台下的学生学会聆听,并细心地找寻别人在知识点上的问题,增加每位学生的记忆点。

五、课堂设计的层次性

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导演,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小组的合作,不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聊天、分心、做与讨论的问题无关的事情,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合作问题,让每位学生能够有合作的欲望,就必须要能把一节课的问题设计得有梯度,要有层次性。如《物质的构成》一课,进芝麻和黄豆混合来模拟事业。在实验后我提出第一个思考:本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这空隙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第二个思考:“秋天黄沙扑面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吗?”。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立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去探究,都能得到发展。

六、课堂评价

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评价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课堂评价的方法很多,我所运用的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积分制。用积分的形式,简单明了地总结各小组在本节课总的表现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激励。

在黑板的一侧准备表格,展示本节课每组学生预习、合作、展示等学习情况,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个组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也会运用语言来评价学生,如:“某某同学回答的太好了,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有考虑到,可见他的细心。”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很值得思考,谁能帮他解决?”

“平时不爱讲话的某某同学,今天的发言太精彩了,大家都太佩服你了。”

……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要引导他们寻找学习的乐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小组合作”就能让我们科学老师告别枯燥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带领学生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科学课堂中探索新知,体验科学课堂的乐趣,感受科学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耀村,胡柳蔚.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浙江省义乌市福田街道荷叶塘初中

猜你喜欢
动能科学课堂教学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探寻新动能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科学拔牙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