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

2021-09-10 16:13李俊容
健康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

李俊容

摘要:维护患者的病患人身安全为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血管外科住院病患有着凶险的特点。这些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病患在住院期间内极易出现诸如压疮、主动脉夹层等等危险。因此需要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在人身安全。特此,本文全面分析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关键词: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安全护理

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医学学科划分的更为细致。在此背景下,临床医学发展趋势也逐渐趋于专科化[1]。血管外科属于临床外科内重要分支,其中又以老年患者居多。这些患者身体机能大不如前,病情复杂,患者的猝死率较高。因此,做好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情况,现综述如下。

1.当前对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1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坠床事件

和其他科室患者相比,血管外科患者发生坠床事件的概率更高。这些患者往往病情严重,存在躁动不安的情况。甚至有些病患在深夜时会出现诸如癫痫等等异常化精神表现。上述危险情况需要提高床栏的防护能力,用以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针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全面寻找造成病患坠床的风险,如果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予以解决。

1.2病患在恢复期内极易摔倒

相关调查表明:血管外科患者在疾病恢复期内往往存在行动不便的不良问题。其也为病患需要接受住院治疗的重要因素。由于存在这种情况,不但加大了医院方面针对于血管外科护理人员投入量,同时也要纳入更多的临床护理内容。有的血管外科患者存在运动失调的不良情况,且同时合并程度不一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也为病患病情恢复期极易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倘若未能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跌倒时未能及时扶好病患,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3腹主動脉瘤破裂以及主动脉夹层破裂

以上两类高危险性并发症均属于破裂出血。患者们很可能由于失血性休克就此死亡。通常情况下,主动脉夹层瘤急性期特别是发病之后48小时之内危险性最高。而腹主动脉瘤的瘤体直径越长,患者发生意外破裂的风险则越高。这一点重点体现在瘤体直径大于5cm的患者群体之中,其发生破裂的机会明显增加。

1.4下肢DVT形成

血管外科患者非常容易合并肺栓塞疾病。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和血栓脱落有关。如果直径过大的血栓进入到患者的肺动脉之中,会造成诸如肺循环障碍等等系列性综合症。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威胁到患者的人身安全。

1.5出血

血管外科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疗,在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抗凝剂包含华法林、阿加曲班、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特殊性,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在此其中出血为最常见并发症。具体表现为伤口渗血、鼻部出血、牙龈出血等等。如果情况严重,患者还会表现出颅内出血的情况。

1.6皮肤压力性创伤

压力性创伤的发生和身体局部皮肤受压时间过长有关。在此情况下患者受压过度位置皮肤会出现血流循环障碍的情况,进而形成皮下组织坏死[2]。值得说明的是,如果血管外科患者同时合并II型糖尿病,其皮肤抵抗能力更弱。因而更容易出现压疮。另外长期卧床者也是压床高发群体。

1.7搬运患者过程中发生意外

如果在运送患者过程中方法应用不当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患者坠落以及碰伤等等危险出现。

2.对血管外科住院病患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

2.1全面预防主动脉夹层和副主动脉破裂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有效控制血压。患者应保持平卧位修养、绝对卧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告知病患不得突然起身转身或者坐下,以免发生意外。另外患者也不要挤压、按摩或者热敷腹部。患者在术后需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饮食。通过有效方法维持大便畅通性,如果患者存在便秘的情况,应实施低压灌肠。告知患者不要用力大便,以免发生夹层瘤破裂的不良情况。

2.2.全面预防出血并发症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遵循医嘱,对患者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在发现意外之后要马上上报给主管医生,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抗凝剂使用剂量。当病患经皮下注射完毕低分子肝素之后,应在穿刺点按压时间在20分钟左右。输液完毕时按压患者皮肤针眼,时间为15分钟。患者在平日里需要应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告知病患查看自身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护理人员。护士如果发现患者手术切口大量出血,要在第一时间使用无菌纱布压迫其切口。另外也要及时联系主管医生,做好紧急处理工作,实施加压包扎。倘若患者出血主要因抗凝剂应用过量所引致,则有必要减量应用抗凝剂。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可以对患者使用拮抗剂。护理人员需要每周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在通常情况下需要把患者的 INR的水平控制在2.0~3.0之间。

2.3防止患者意外坠床

针对于存在躁动不安以及意识模糊的患者。护理人员有必要强化巡视力度,安排专人陪护病患合理就用床。同时也要查看病患所使用的床栏是否完好。如果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护士应当协助其翻身。在搬运病患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实施现场指导。且在应用轮椅或者平车搬运患者时,要提前为患者系好安全带。在转移危重病患时,需要单设护理人员予以陪同。

2.4预防压疮

针对于长期卧床的病患或者压疮高发群体,要为其发放翻身卡。定期对患者实施叩背、翻身等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使用充气式防褥疮气垫,同时也要维持患者衣物和床铺平整清洁。确保病患局部皮肤干爽,每天都要使用温水清洁患者受压皮肤。并在容易出现压疮的位置粘好透明贴。通过这种办法也能够达到预防压疮的效果。此外,II型糖尿病患者要使用有效方式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值。

参考文献:

[1]高晓峰.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119.

[2]李芡芡.护理安全品管圈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6):102.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四川成都 611130)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
2011—2015年住院前十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浅谈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浅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