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时政类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素养

2021-09-10 07:22李荣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逐步迈入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面临新要求。为保证工作水平,期刊编辑应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方式,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和素养,尤其是时政类期刊编辑。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新媒体时代时政类期刊编辑的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其面临的新挑战,以及新时代应具备的新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政类期刊;编辑;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215-02

一、前言

现代传媒技术快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多元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应寻找发展新路径,尤其是时政类期刊媒体,需要尽早对自身的发展路径进行调整,确保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而时政类期刊编辑作为时政类期刊变革的核心因素,应对存在价值进行重塑,增强自身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二、时政类期刊编辑面临的新挑战

(一)信息真伪辨识难度大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互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类型不断增加,通过各种移动终端,任何人都可成为信息发布者,信息的产生速度加快,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信息的传播成本和门槛降低。同时,信息泛滥、传播源头多样化、传播内容主观化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更多信息发布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他人的关注,其真实性低,甚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信息视听。新时期,媒体为提升信息的获取速度,经常从网络动态中收集素材,而信息数量的庞大以及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使时政类期刊编辑在信息辨识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二)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传统媒体开始进军新传播平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渐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南都周刊》《半月谈》《中国新闻周刊》以及《Vista看天下》等知名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始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开辟新传播渠道,信息传播效果良好。同时,新传播媒体建立矩阵后,媒体内容生产机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升了新时期时政类期刊发展的活力,但对时政类期刊编辑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尤其是发展规模有限和人力及财力不足的时政类期刊单位,编辑不仅需要落实传统纸质媒体工作职责,而且需要做好新媒体编辑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编辑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并有效利用新平台和新模式。因此,时政类期刊在编辑能力方面具有较高要求[1]。

(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兴媒体信息传播软件出现且更迭速度加快,媒体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时政类期刊也面临较大压力,不仅需要与同类型期刊竞争,而且需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其他类型媒体的冲击。尤其是直观、便捷、有趣的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前提下,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同时受新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的影响,时政类期刊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时政类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素养

(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时政类期刊不同于其他媒体,不仅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而且是群众获取真实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政策的下达以及民情民意的上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时政类期刊编辑在开展相应工作时,应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原则,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混乱的信息易对群众产生误导,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切身利益,编辑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始终将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开展新闻工作的基础,从人民的角度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挖掘对人民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始终走群众路线,保证新闻符合人民的需求[2]。

(二)舆情分析研判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时政类期刊编辑会接收到海量信息,为加强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应重视其舆情分析研判方面的能力,有效进行舆情分析研判,也是舆情工作合理开展的重要环节。新媒体时代,为增强时政类期刊编辑的工作能力,必须提升其舆情分析研判能力,这是时政类期刊编辑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时政类期刊与娱乐等其他类型的期刊不同,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生产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以及公信力方面,而社会热点与新闻热点事件则是此类期刊关注的核心,也是期刊新闻引发舆论的中心地带。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场产生的思想内容更加多元化,角度更加多样化,编辑对新闻的发生原因、发展动向以及变化态势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从多种声音中寻找到群众关注的重点和主要争论点,以此为依据编辑新闻内容,提升新闻信息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因此,时政类期刊编辑在新时期必须具备舆情分析研判能力。而为保证舆情研判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并坚持“客观均衡、法律和道义、求真务实以及动态反应”原则,在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做好对新闻事件的追根溯源工作,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全面性,且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其次,提升编辑对舆情研判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为其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编辑应通过培训和网络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自身的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篩选辨别等能力,避免事实与细节审核不到位以及信息源干扰等造成错误判断,提升新闻信息的可靠性。

(三)期刊内容创新策划能力

在期刊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期刊内容生产占据媒体传播产业与价值链顶端位置,保证其在内容上占据优势,对促进时政类期刊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新环境下时政类期刊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传统媒体在进行内容生产时,更重视新闻的独家性,而时政类期刊凭借独家专访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新闻独家报道的机会。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传统新闻媒体的独家优势受到严重影响,独家新闻成为稀缺性资源,传统媒体经营难以将独家新闻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为保证自身在内容方面的优势,时政类期刊编辑应重视内容策划创新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合理分析,从新颖的视角深度挖掘热点事件,保证内容的创新性。同时,在内容创新的过程中,为保证新闻符合时政类期刊的要求,必须立足于现实基础,持续跟进具有前瞻性意义的话题,并考虑新媒体平台的新闻需求,多角度、多形式对新闻内容进行解析,保证内容的新颖性、真实性,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四)转换话语表达方式能力

时政类期刊内容的展现方式较为规范刻板,新闻语言要求具有严肃、谨慎的特征。在以往的新闻信息发布中,此类语言风格有利于保证其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介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导致人们对传统时政新闻的关注度降低,影响了时政类期刊媒体的发展。因此,新环境下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时政类期刊编辑应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吸取新媒体的经验,对传统时政类期刊进行改进,弥补自身不足,对以往采用的话语形式进行转换,确保其符合当前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不断扩大时政类期刊的传播范围,增强期刊影响力。在具体进行策划编辑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在选题环节,应保证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将新闻内容与时事政治热点、读者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保证内容及其语言符合受众喜好。其次,使用新媒体平台对传统纸质新闻内容进行传播时,为保证期刊内容符合新媒体要求,编辑应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内容编辑能力,确保语言风格和话语形态符合新媒体传播平台对相关内容的要求。最后,时政类期刊编辑在掌握传统媒体语言风格的同时,应熟练使用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利用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形式,并根据新闻平台的特征,适当调整传统媒体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主题、篇幅和风格,关注受众阅读体验,通过话语形态的转换,满足新媒体平台受众的需求。

(五)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素养

现代科学技术在新媒体中的应用,使新媒体实现了快速发展,而时政类期刊编辑要想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并提升期刊内容编辑效率,应重视对新媒体相关技术的有效利用,如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编辑技术等。因此,应加强对时政类期刊编辑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强化时政类期刊编辑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以往工作中“期刊本位”的思想,培养其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本位”思维,提升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重视程度。时政类期刊编辑策划编排内容时,应从受众角度出发,结合其阅读需求,对新闻内容表现形式与篇幅进行相应调整,保证受众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应遵循平等、共享和开放的原则,避免媒体新闻展现形式出现雷同的现象。另一方面,应提升时政类期刊编辑对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力,如在时政新闻编辑过程中,为优化编辑效果,利用软件进行信息搜索、信息筛选、视频剪辑等,不仅可以提升编辑对新闻内容的处理速度,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结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新媒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促使新时期媒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传统时政类期刊编辑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对其工作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往业内重视编辑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新时期不仅需要对这些基础素质进行强化,将其应用到工作中,而且需要掌握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更多与新媒体环境发展相符合的新素质,为时政类期刊的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茂园.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9,5(10):118-119.

[2] 尹菊梅.時政新闻编辑必备创新意识与能力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197+199.

作者简介:李荣(1979—),女,湖南郴州人,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视频制作出版策划。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