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媒体融合成为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热点,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术成果传播的渠道,又是学术传承的工具,也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通过纸媒进行内容推广,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传统期刊的出版方式逐渐被数字出版取代,学术期刊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传统媒体优势渐失,媒体融合不断发展的今天,跟上智能化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发展新方式,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进行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是学术期刊必须完成的新任务。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0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规划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社科类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NYB202039
随着数字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纸质刊物迎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改变与更新,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热点。我们每天都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将学术期刊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是当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在传统媒体优势渐失,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媒体融合既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点阐述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任务[1],媒体融合再度成为媒体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学术传播主要媒介和阵地的学术期刊,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转型之路,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十六字方针为指导思想,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和应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促进我国的学术期刊不断发展。
一、媒体融合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挑战
(一)媒体融合对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的历史大潮中,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大有超越纸媒而占据出版中心之势。学术期刊的传统出版方式受到冲击,数字时代之前的学术阅读可归为传统阅读,而当下的学术阅读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受众移动化、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面临阅读方式变化的挑战,数字形态将成为未来学术期刊传播的主流形态[2]。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的历史大潮中,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数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阅读偏好改变,特别是青年群体逐渐远离传统媒体,新媒体逐步展现出独有的传播优势,人们对纸介质的依赖度不断降低。因此,可以说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学术期刊单向传播的模式。现在,出版行业正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方面面临国家政策扶持、鼓励体制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又面临行政保护力度减弱、市场竞争加剧、信息网络传媒冲击等严峻挑战。就学术领域而言,如果沿用传统的出版和传播方式,显然其创新与发展的步伐会严重滞后。在这一大潮中,学术期刊传统的纸质载体形式,难以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与青睐,根本无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陷入窘境,是对媒体融合价值的认识欠缺造成的。尽管一些学术期刊已经意识到了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开展了新媒体建设,但还有一部分期刊停留在把传统纸媒内容照搬到新媒体平台的阶段,没有实现实质性的融合发展。纸媒有悠久的历史,在互联网普及前,它是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以纸张为传播载体,接受者通过阅读获取有效的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基本特点如传播面广、保存时间长、新闻性突出等,逐渐凸显出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适应性、传播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学术期刊作为学界科研论文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是众多科研人员获取权威资讯的重要来源,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读者往往采用检索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阅读载体从传统书本逐渐向网络、手机移动端转移。
(二)媒体融合对学术期刊的产品形式提出了挑战
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形态上,数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是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学术期刊传统的纸质载体形式比较单一,受自身特殊性的限制,对用户个体需求的认知是局限的、不确定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读者的信息来源和学术资源范围日益广泛,以往期刊出版的纸质刊物,只能通过相对固定且较为单一的渠道,通过邮局发行到达受众手里,这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3],使读者对纸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弱。
(三)媒体融合发展冲击学术期刊的盈利模式
媒体融合的大背景,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发行方式和发行途径,学术期刊的受众流失,推广范围变窄,纸质期刊发行量变小,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使传统出版市场大幅缩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期刊出版单位的主要收入不断缩水。由于数字出版极大地缩短了出版时间,且可以按需印刷,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大多数学术期刊将其编辑出版的内容数字化,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数据库经营商,不仅使内容和版权资源被抢夺,而且使利润被分割[4]。纸质刊物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面临挑战,同时互联网文库的受众面不断扩大,致使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与数据库企业进行数字版权转让合作时,缺少议价的筹码。
二、传统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数字出版模式对传统出版业态造成了强烈冲击,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原有的体制机制难以满足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播要求,靠传统的“单打独斗”方式谋求发展,只能惨遭淘汰。学术期刊应打破陈旧的模式,找准自身定位,改变传统运营方式,加快数字化步伐,找到能凸显自身优势和取得发展突破的领域,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断提高。学术期刊要想保证学术资源快速传播,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更新理念,适应新媒体的要求,形成自身的特色,占据优势地位。
(一)媒体融合发展促使学术期刊编辑模式变革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学术期刊出版技术的创新必不可少,理念的更新刻不容缓。数字出版是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改变了学术期刊原有的生产模式。学术期刊传统的编辑模式速度滞后,只有每期内容完全确定后才能编辑出版,平均需耗时两个月,存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等问题。媒体融合背景下,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术期刊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过数字出版,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学术论文。一些学术期刊秉承着让学术信息更快传播的理念,变革学术期刊的编辑模式,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技术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开展了先网络发表论文再印刷发行的新尝试,大大缩短了论文发表周期。这种方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采用,有效缩短了出版周期,保障了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和快速传播,新媒体由此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重要媒介。
(二)借助媒体融合之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媒体融合不只是文字内容向网络的简单“移植”,而是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方式的创新。应在坚持自身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线上、线下的融合传播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和5G网络的构建,移动终端在信息传播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传播为学术期刊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传统学术期刊借助媒体融合之力,实现数字化发展,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利用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等多种融合形式,发挥中国知网等已有的商业化、社会化平台的传播优势,占据传播制高点,使具有创新性的文章能够较早地被大众学习与解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期刊的受众面,使较为偏远、难以享受纸质期刊订阅服务的地区的读者有机会获取更多国内外最新资讯与相关理论观点。要不断拓展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在保证严肃性的基础上用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传播学术内容。学术期刊还要不断增强互动性,通过移动传媒实现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及时掌握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组稿内容,打造兼具权威性和时效性的内容产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实现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三、发挥期刊集群化发展优势,完善期刊内容建设
(一)媒体融合发展丰富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加快了学术内容的传播速度。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模式主要是“作者—期刊—读者”的单向度传播,在这种传播模式下,读者是接收者,难以与作者互动或参与多向度分享,期刊对用户个体需求的认知也存在局限性;但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渠道极大拓展,传播技术极大发展,读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与作者、其他同行的互动与交流,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选择传播方式,成为信息的再传播者,原有的单一的纸质发行方式和发行途径得到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学术期刊资源的共建共享,保证了学术期刊的整体利益。
(二)内容为王,重点保障文章质量
学术期刊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信息传播载体如何变更,始终要将内容建设作为学术期刊出版的核心要素。内容质量的高低,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媒体融合过程中不能忽视的要点。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要把优质内容作为融合发展的立足点,因此学术期刊不能随波逐流,过分追求移动传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质量,要坚持以内容质量为中心,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成果的权威性。内容体现着学术期刊的精神内涵和学术价值,期刊的内容和质量决定着期刊能否可持续发展,体现着学术期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编辑部要建立良好的选题策划、审稿和出版制度,对于投稿的文章,要坚持层层把关,综合考虑稿件的学术价值。内容和人才是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学术期刊做到内容为王的重要保障[6],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要用严谨的办刊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内容吸引读者和作者。
四、数字出版发行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发展探索
当前,学术期刊大多以纸媒为基础,长期以来,大部分学术期刊由于发行量小,查阅不便,无法扩大社会影响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期刊出版业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数字出版已成为有别于传统出版的重要出版方式。在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下,数字出版不仅符合读者的口味,而且符合时代的潮流,拓展了学术期刊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出版领域。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国内不少学术期刊开始融入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介,借助多家综合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开展网页建设、移动出版,扩大内容出版渠道,并开设微信公众号和APP电子刊,实现了学术期刊内容的网络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术期刊的呈现方式,使新媒体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重要媒介。
创新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要努力实现出版流程、媒体平台、产业链、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发展,运用成熟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升级,将传统媒体的优质资源与新兴媒体的独有优势统筹起来,优化调整媒体种类,实现高效发展。
数字出版专业是建立在媒体融合基础上的新型应用性学科,体现了当今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出版是一种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出版方式,由于网络出版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纸质图书中加入二维码,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使传统期刊阅读更加立体,使读者在网络上交流纸质读书体会,使纸质期刊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二)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使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多种传播形式涌现出来,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出版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作为以内容为核心的出版业,对内容的深度开发与持续探索是重中之重。出版内容被拆分与重构,产业链逐步完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小批量、个性化的内容生产平台创造了条件,使得低成本满足小众需求成为可能。新媒体虽然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强烈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纸媒将被时代淘汰。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独具特色的期刊风格,并借此提升期刊的宣传力与影响力,是学术期刊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不少学术期刊拥有优秀的作者、读者、专家、科研人员,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建立人才智库,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支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资源的深度挖掘,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3]。另一方面,学术期刊要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拓展多种阅读渠道,以实现自身的转型与成长,进而推动融合,向全方位、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知名媒体人何承伟认为,“在信息的及时通达方面,纸媒完败网络新兴媒体,但在专业的深度剖析、解读方面,纸媒完整的逻辑、高质量的专业操作和特制的文本,依然是强悍的核心竞争力。”[7]
五、结语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传媒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学术期刊要想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必须不断创新理念,明确优势定位,提高质量,尽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趋势,形成特色,让自身的社会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要把握机遇,大胆创新更有效的媒体融合模式,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产业化发展理念,实现期刊的跨界融合,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转型升级路径,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拓展生存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辉,左源.军队学术期刊融媒体建设发展策略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12):02.
[2] 金平.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挑战与应对[J].中国编辑,2020(04):10.
[3] 邓立.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之路[J].新媒体研究,2017(01):211.
[4] 孟耀.学术期刊媒介深化发展问题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08):15.
[5] 张玲.媒体融合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转型发展实践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8(4):15.
[6] 李静丽.媒体融合视域下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品牌再造[J].西部学刊,2018(06):20.
[7] 刘平.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之路[J].电影评价,2019(03):30.
作者简介:董小英(1964—),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