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外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07:22梁佳齐子森倪嘉成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思政教育案例

梁佳 齐子森 倪嘉成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环境下,本文针对外训层次教学特点开展学员学情分析,提出在外训专业课程中实施“线上+线下+X”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环节以“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为例,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合思维导图梳理、规划线上环节课程内容;线下环节紧密衔接线上学习内容,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员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X”环节灵活采用情境式教学、实地考察教学等方式,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展现我国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风貌,加深学员对我国的认知与认同。研究发现,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探索及实施,有效提升了学员工程能力素质,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思维导图;“案例”式;X环节;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C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32-04

一、信息化教学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线上教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传道受业解惑”的方式不断改变,且线上学习成为广泛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 [1]。线上教育平台及资源平台也呈现出多元化,从最初的视频公开课、精品课到慕课、微课等,线上教育平台也经历了从专业网站、微信到雨课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再到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ZOOM等的过程 [2-3]。这些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无不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但通过有关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发现,完全采取线上教学并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4],应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根据学校、专业、课程及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6]。

本文在对空军工程大学外训雷达专业学员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线上+线下+X”的混合授课模式。本研究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结合学员个人情况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学,强调理论知识运用,并结合实地场景教学,突出技能培养,促进相互沟通认知,培养良好的国际关系,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

二、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空军工程大学外训雷达专业期班主要面向西语国家军事留学生开设,期班人数为20人左右,学员主体为雷达、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部分教员,培养年限为1年。表1为雷达专业2019年期班学情分析情况。

从学情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期班男女比例为10∶1,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上学员占比高达77%,40岁以上学员占比50%,学历非雷达专业人数占比54.5%,工作岗位非雷达方向人数占比81.8%。从以上数据可知,学员年龄及专业基础差距明显,男女学员由于思维逻辑的不同,对理论知识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语言掌握能力方面,熟练掌握英语和中文人数占比不足30%,且目前教材方面缺少针对性的西语或英语专业教材。学员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为教员的课堂讲授及辅助课件,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学员的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在外训层次教学中开展线上学习,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微课、微视频让知识条理化、碎片化、直观化,实现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能力学员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

2. 外训教学对象均为已在具体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任职教育培养。以表1为例,外训学员中工程师占比高达81.8%,学员具备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需求更为迫切,更希望得到技能上的培养,这与学位培养追求的理论知识创新具有明显差异。线下实践课程的开展可有效解决外训教学这一突出问题。

3. 在X模块中通过实地实装教学,结合思政教育,可对外展现我国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培养良好国际关系,增强国外对华友谊,同时,该过程可加快教员对于外军装备现状及需求的了解。

基于外训学员的学情、培养目标及能力提升、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分析,课程“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采取“线上+线下+X”的混合授课模式是十分必要且符合现有情况的教学策略。

三、“线上+线下+X”教学模式

(一)线上环节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是指以期班為单位开展的在线课程学习,包括核心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在外训课程内容设置上,应以外训学员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处理实测数据为目的,选取学员期望的应用案例,围绕案例的实践环节,搭建该课程理论知识系统框架,并整合线上资源,打破传统章节学习,合理设置讲授讨论专题;各专题内部构建思维导图,通过录制微课或短视频将知识条理化、碎片化、可视化;通过学习调查问卷、思考题等环节构建学习情况反馈机制,掌握每位学员学习情况。对于小班授课,教员可针对每位学员布置学习内容,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整体授课质量。同时,学员应依靠课程知识系统框架及思维导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时间上和知识点上自主选择在线学习,实现学员个性化、差异化学习,系统完成课程理论知识学习。

以“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围绕无人机载Mini SAR的成像问题,构建理论框架及思维导图(图1、图2),课程内容设置四个专题:一维距离成像、一维方位成像、一般二维SAR成像、稀疏SAR成像。四个专题从一维成像问题逐步拓展到二维成像问题,从基础理论知识到专业前沿理论,从简至难层层加深,符合学员的一般认知规律。

(二)线下环节教学模式

从学员自身情况和培养目的出发,外训层次教育更加贴近任职教育,强调专业技能培养,故线下教学环节应加重实践比例,通过设置学员期望的教学案例,将案例工程化、模块化,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案例实践中,教师通过线上学习情况回馈机制,对学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合理分组,确保各小组实践案例具备可行性且难度适宜。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建立讨论交流机制,营造小组内“小导师”助教和“同伴学习”互教的学习气氛,小组间形成合作竞争机制。线下考核阶段采用小组汇报形式,由授课教员与其他小组共同评价确定小组实践成绩,充分锻炼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以“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为例,实践环节基于现有无人机载Mini SAR设备对应线上教学的四个专题分别设置实验,结合学员专业基础进行差异化学习实践,为基础薄弱、学习进度较慢的学员分配一维距离成像及一维方位成像内容;为专业能力居中的学员分配一般二维SAR成像内容;为专业基础深厚且长期从事雷达专业方向工作的学员分配稀疏成像内容。

(三)“X”环节教学模式

“X”环节主要是指根据每个期班开班前的学情分析,利用学校及所在城市的军工资源所开展的实地或实装情境式教学。该环节采用实地实装情境式教学,在内容上可以满足学员期望,跳出单纯的课本内容,拓展课程内容外沿,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境式教学,学员对知识的获取更加深刻,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学校也可根据学员该环节的学习情况及诉求,邀请军地专家教授采取讲座课或“双导师”制进行学员培养;在思政教育方面,通过参观军地单位及相关讲解介绍,展现我国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增进国际友谊,增强学员对华信心,也可增强授课教员及军地单位对其他国家装备发展现状、装备需求、技术瓶颈等内容的了解。

以西语雷达专业为例,在对学员学情调查后,了解到学员期望学习无人机检测、驱赶及相控阵雷达等内容,其所在国家的相关需求也比较强烈。2019年,学校组织学员参观了无人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河防务、兵器206所、烽火等军地单位,教学效果明显,学员还就某些技术细节要求开展技术讲座。

四、培养效果

从线上反馈的理论学习效果来看,学员通过自主线上学习和教员线下指导,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较2018年期班学员有明显提高。经考试测试,卷面平均成绩为84.8分,较2018年学员平均成绩提高3.6%;85分以上人数占比提高约20%,90分以上人数占比提高约5%。

學员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从单一的MATLAB仿真到实践操作,实测数据的处理有效反馈了软件仿真,解决了往年学员就仿真程序中运动补偿等疑问。从分组答辩情况来看,各小组均完成各自任务并进行了讲解答辩,学员人均完成6个软件及硬件实验。

在课程思政与对外关系方面,学校通过实地实践教学和组织学员参观较为先进的外贸雷达,首先,开拓了外训学员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学员的实践认知,加强了其对雷达装备发展的了解和认知,使其了解了我国雷达发展水平和国际雷达装备发展前沿,学习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其次,通过交流研讨,为外训人员进行了技术答疑和经验介绍,为其回国后的雷达升级改造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信任,增进了国际友谊;第三,通过沿途所见所闻,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政宣传,加深了外训学员对我国经济、科技、社会、民生等发展的认同和了解,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间接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外训学员的间接宣传,拓展了外军对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的国际认知,间接扩大了我国、我军的国际影响力,为后续的军事交流合作、军品外贸与国际关系发展、政治互信起到了间接推动作用。

五、结论

本研究在对外训教学及学员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为例,探索性地开展了“线上+线下+X”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思维导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学员的差异化培养;通过“案例”式实践课程教学有效增强了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X”环节实地教学、参观访学等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及手段,对外训学员的思政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雷达新体制与新技术”课程为尝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相关经验及做法为外训教学、研究生教学等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今后在外训教学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改革,其必将能快速适应并推广至整个外训层次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珊珊,刘丽杰,李波. 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下课堂教学的实施[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44-45.

[2] 辜娇峰,李科林,李芸,等. SPOC基于泛雅平台的《环境生物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16):115-116.

[3] 唐双英,周小兰,向守书,等. COOC线上教学平台的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5(12):41-43.

[4] 姜玉丽. 混合式教学在《基于python的网络数据分析》中的应用[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5] 杨维. 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透视成人教育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7):30-32.

[6] 刘芳. 浅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优势[J]. 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6-197.

(荐稿人:林永照,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思政教育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