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摘要:地下室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与施工过程与地表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地下室由于排水功能的限制,其渗漏问题十分常见。渗漏问题发生的原因复杂,与其设计结构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的关系。地下室的渗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使用,同时还对建筑的形象与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为提升地下室的建筑质量,防止渗漏情况的发生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问题;施工技术
引言:建筑工程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渗漏问题需要进行高度重视,以免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地下室饿施工质量,研究施工中的技术创新,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竣工后的养护过程,通过全过程的、整体性的防渗保护满足地下室的防水需求。
1、地下室防渗漏工程的重要性
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如果忽视采取有效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忽视质量控制,容易导致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发生,增加维护成本。严格落实技术措施能确保工程质量,预防事故发生,不仅能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还有利于提高地下室工程综合效益。如果防渗漏不到位,地下室工程出现渗漏现象,不仅影响结构美观与稳固,还可能诱发安全问题。通过采取防渗漏施工技术,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不仅能预防质量缺陷,还能保证地下室结构外形美观,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固。通过采实现对渗漏和地下室工程质量缺陷的有效控制,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工程质量提高。
2、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的现状
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有较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我国地下室渗漏情况严重。地下室渗漏问题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论施工阶段还是后续保修阶段都将付出大量代价,并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局部漏水,根据地下室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设计及施工不同,其漏水形式和部位也是不相同的,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2.1 地下室常见开裂及渗水位置
第一、 底板虽无明显裂缝与渗水部位,但大面积潮湿。第二、地下结构构件(基础底板、挡土墙、顶板)施工(冷)缝位置;第三、局部严重渗水;第四、后浇带两侧接茬部位开裂渗水;第五、 地下室挡土墙导墙开裂渗水;第六、 电梯井与集水井(坑)内渗水;第七、后浇带封闭后,结构荷载验算较小处开裂渗水;第八、地下室挡土墙预留套管处渗水;第九、地下室出地面结构周边渗水。第十、地下室挡土墙穿墙止水螺杆处渗水。
2.2 渗漏水的表现形式
渗漏水的表象与结构形式的设计、场区地质条件及所属的气候、季节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 涌水:受地下水水压影响,渗水的水流加大,致使渗水不断上涌;第二、径流:地下结构的漏水沿着砼既有裂缝,流出一条地下径流;第三、渗漏:地下室的漏水是在砼构件的某一表面多处有水渗透滴漏;第四、波动漏渗:受地下室压力的波动影响,有的时候会渗漏,有的时候却无渗漏情况。
3、常见渗漏原因分析
3.1设计因素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仅针对环境类别来确定保护层厚度,而对防渗漏参数及过程控制并无要求。如此易造成施工单位对其忽略。另外,不同专业设计与施工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图纸理解偏差与错漏及设计师的经验等,都可影响地下室出现渗漏。
3.2施工因素
在施工阶段,由施工单位承接工程后,其主要精力与方向集中于主体工程,对防水工程只是根据相应资质需求,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单位招标,并无针对工程特点进行材料、方案等针对性要求。同时由于过程控制(旁站监督、过程检查)不到位、细部加强措施不到位,致使最终出现问题,影响使用。除此之外,在钢筋周围施工时,没有采用粒度较小的施工材料,导致了骨料不能充分的充填钢筋周围的空隙,形成大大小小的孔洞和蜂窝,进而导致抗渗性能下降。在墙壁内部留设管道时,没有采取防渗措施,形成漏水通道。施工时,混凝土只是通过压力泵输送到指定地点,没有进行振捣,导致了上面砂浆比较厚,而裂缝连接处混凝土比重较轻,进而造成渗漏。
4、地下室防渗漏防治措施
4.1 地下室底板渗水防治
首先、后浇带中垃圾、积水处理不到位,会导致砼夹渣,强度降低等影响后浇带砼质量,增加渗漏风险,可以从后浇带的节点设计上来预防此类通病, 建议优化其处理做法,在后浇带的底板截面加大100mm以上,若后浇带内有垃圾未能清理干净,但此部分垃圾将沉积在底部预留空间,并不会影响底板设计厚度范围内的砼质量。其次、后浇带布设位置作为防水的薄弱部分,极易出现砼不密实与根部裂缝,应考虑避开高低跨交接位置。最后、连通口渗漏建议连通口增加一道排水措施,采用直径50的排水管,从结构层引到集水井。如此堵排结合,才能将连通口的渗漏问题更好地解决。
4.2 地下室顶板渗水防治
首先、控制管线位置裂缝建议顶板施工时在管线位置增加钢筋网片,其规格可视板厚确定,约束砼裂缝的扩展。顶板配筋设计时考虑细而密的方式,同时考虑将顶板中的预埋管线布置在地下室橋架;其次、顶板养护与荷载控制,顶板结构构件养护将直接影响裂缝控制,应对其做好蓄水养护,并不少于14天。多数施工方在顶板结构浇筑完成后,便在其上堆放材料、布置加工场,甚至在未采取任何加固、顶撑措施情况下任由施工车辆行驶,造成构件开裂并产生渗漏;再次、后浇带的模架支撑与成品保护,后浇带的模架建议采用独立支撑体系,由此,当地下结构模架拆除时,仍能保留其支撑体系不动。后浇带处梁板构件为悬臂结构,施工中应限制其上部荷载,不得产生堆载;最后、在光面的结构上做柔性防水层,还需要保证原材料质量,对于基础设施的处理、混凝土的配比等不完善的问题及时的处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对于重点以及经常渗漏的地方加强防护,加强施工的技巧,对于混凝土模控制并合理的拆除,防止没有牢固导致螺栓的裂缝;施工的构成严格的监督并及时的记录,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成品的保护和维修工作。
4.3 地下室外墙渗漏防治
首先、地下室设计中外墙柱的位置,各构件钢筋交接在一起,钢筋过度集中,造成振捣不密实,甚至存在空洞。建议此种部位适当加大构件截面,从而加大钢筋间距,同时尽量统一钢筋规格,便于钢筋在支座位置拉通,避免钢筋堆积的情况。其次、地下室出墙预埋套管处常出现渗漏情况。消防管等钢管建议直埋,避免管道与套管之间因填塞不严导致的渗漏。最后、墙板上尽量不要设置施工缝,如需二次浇捣的,应预埋止水钢板。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处理干净,并将螺杆外露部分切割,凿出垫块,并用防水砂浆封堵,然后加设一层附加层。加强防水层施工质量与成品保护等等。
总结: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地下室渗漏问题为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过不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和改善,将对整个建筑工程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其使用的寿命和使用效率都大打折扣。因此,在日常防渗漏工总中,一定要从设计阶段进行控制,提升施工技术,保证防水材料质量。只有从各个环节对渗漏问题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雨林.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7).71,76.
[2]谢小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4).32~33.
[3]张欣欣,秦硕,.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