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雨
摘要:好莱坞影片因其成功的跨文化营销系统畅销全球,好莱坞本身也逐渐成了“高质量美国大片”的象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被应用在好莱坞电影中,形成了一股“中国风”热潮。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好莱坞电影的“中国风”现象进行浅析,并给我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提供现实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好莱坞 中国风
一、好莱坞电影的“中国风”现象
1.发展历史
早在默片时代,就可以看见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然而,那时好莱坞仅仅是对中国元素的简单呈现和机械组合。电影的价值观仍然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核心,对中国文化、形象的理解有着刻板印象和误解。这类电影虽然凭借着神秘的东方色彩吸引了一部分外国观众,但无法真正实现跨文化传播,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21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全球化”为导向,推出了多部“中国风”电影,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
2.表现形式
(1)中国题材的运用
面对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好莱坞逐渐枯竭的电影题材,好莱坞陆续将中国故事搬上银幕。最具代表性的是1998年迪士尼以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为题材拍摄的《花木兰》。此外,许多成功的华语电影也被好莱坞改编和翻拍。
(2)中国电影明星的引进
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思维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如何使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对此,许多好莱坞导演和制片人都引进了中国知名的电影明星,如李冰冰出演《生化危机5》;《功夫之王》里的成龙、李连杰等。这些中国电影明星可以有效的增强电影的知名度,吸引中国观众。
(3)中国背景的选取
中国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成为好莱坞关注的重点。例如,《卧虎藏龙》在蜀南竹海取景;《碟中谍》中多次出现的东方明珠。大量好莱坞电影中选取了中国特殊的景观和人文风貌,充分展示了“中国风”的色彩,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
(4)其他中国元素的出现
好莱坞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中国元素,包括中国服饰、饮食、民俗等。像《生化危机5》中李冰冰身穿红色旗袍;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功夫、面条等等。有利于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更好的占有中国市场。
二、好莱坞电影“中国风”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1.营销手段
(1)明星效应
好莱坞的成功恰恰表明了,明星往往是一部电影的巨大卖点。好莱坞“中国风”明星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大力引进中国的知名演员,如成龙、李连杰、章子怡等。这些明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有利于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增加观众的兴趣,也为跨国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营销
好莱坞影片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会对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功夫熊猫》为例,其主人公是中国的国宝动物“熊猫”。同时,影片中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功夫、龙、兵器、面条等,迎合了观众的喜好,使其产生文化共鸣。此外,《功夫熊猫》是在2008年上映,恰逢中国的奥运年,展现了东西方的交流碰撞。
2.叙事模式
好莱坞影片常用戏剧化的情节、经典的正反人物形象以及大团圆的结局来将整个故事清晰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好莱坞的“中国风”电影也不例外。
好莱坞故事的展开和推动往往是以戏剧化的情节作为基础,故事发展依次递进直至高潮。例如《卧虎藏龙》的情节跌宕起伏;《功夫熊猫》的情节层层递进……而好莱坞的人物形象也呈现出正派与反派鲜明的特征。最后,好莱坞大团圆结局是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的组成部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百般磨难后获得成功,这样的大团圆结局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美好。
3.中国元素
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运用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实际的内涵和作用,其独特性和吸引力就无法更好的展现。通过对比好莱坞“中国风”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往往取得跨文化传播成功的是那些注重对中国文化深入挖掘的影片,其中既包括中国元素也包括中国思维。
电影《功夫熊猫》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并不是简单的呈现中国元素,而是将中国精神注入其中。首先,无论是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还是场景都很好的运用了中国元素。其次,《功夫熊猫》还深刻的诠释了中国文化。影片中多次体现了儒家思想、佛学思想等。
三、好莱坞电影“中国风”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1.对好莱坞“中国风”现象的态度
(1)乐观支持
对好莱坞“中国风”现象保持乐观支持态度的人认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能给中国本土电影提供启示。李连杰、成龙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功夫;《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民俗……另外,像《十面埋伏》等借鉴好莱坞模式的中国电影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2)抵制反感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观众都会全盘接受好莱坞“中国风”电影。很多人认为其所运用的中国元素仅仅是美国文化及价值观的一层外衣,对中国文化实际上是误读或妖魔化。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中国,或是他们想要表现的中国,很多与实际情况不符,引起观众的抵制和不满。
(3)警惕反思
据统计,好莱坞海外票房收入远超北美本土市场的票房收入,而中国在其中又占据了巨大的份额。好莱坞“中国风”电影的兴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本土电影,而且将带有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电影传递到中国,造成一定意义上的文化侵略。因此,无论是电影市场层面,还是文化传播层面,都对中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中国电影需要反思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传播效果的原因分析
(1)思维方式的不同
传播者和受众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文化理解的差异,产生误读。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重视和谐统一,而美国强调差别对立。第二,中国注重曲线思维,而美国喜欢直线思维。第三,中国偏好形象思维,而美国强调逻辑思维。
(2)价值观念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好莱坞按照美国式的价值观念进行创作,而中国观众是按照中国的价值观念进行理解,这就使得跨文化传播和解读出現巨大差异。例如,中国推崇“集体主义”,美国突出“个人主义”。在电影《花木兰》中,好莱坞将女主人公原本的替父从军、报效祖国,改为了实现个人追求的女权主义。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电影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好莱坞电影中很多中国人都是负面形象,中国社会也是以愚昧、落后为主。虽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形象有所改善,但刻板印象至今仍然普遍存在。
四、给我国电影对外传播的现实启示
1.正视好莱坞电影的“中国风”现象
好莱坞电影中大量运用中国元素,除了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宝贵。因此,中国电影必须正确对待好莱坞电影 “中国风”现象,制作出既能弘扬中国文化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
2.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中国电影要想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既要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也要顺应全球化的趋势,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元素。要做到精准抓住受众的心理,找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占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3.吸收借鉴好莱坞的成功经验
中国电影应该学习好莱坞优秀的运作方式和传播手段。紧跟时代的潮流,满足受众的需求。我们要吸收借鉴好莱坞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电影不能完全照搬和模仿,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机制和营销方式。